分阶段屈服装配式混合连接框架抗震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30 04:14
本文主要对分阶段屈服装配式混合连接框架进行静力弹塑性、动力弹塑性分析。首先对影响框架节点变形的组成成分进行研究并从理论上验证了其可行性,接着对分阶段屈服装配式混合连接框架的节点进行建模分析,并对比了其与普通混合连接框架节点的不同。然后对分阶段屈服装配式框架节点的耗能钢筋配置进行了优化并对其进行参数分析。最后以两种节点为基础分别设计了两棍框架(两榀框架除了节点构造不同外,其余都相同)进行时程分析,对比两种节点框架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通过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资料,简单概括了近几十年国内外专家学者对预制装配式结构抗震性能的研究成果以及未来研究趋势。详细介绍了分阶段屈服装配式混合连接框架节点的构造形式和作用机理。(2)采用简化分析方法对分阶段屈服装配式混合连接节点进行了理论上的公式推导,从理论上证明分阶段屈服混合连接节点对减小震后残余变形的可行性。(3)以董挺峰博士论文里的混合连接节点为基础,运用OpenSEES分析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利用模拟结果对比试验结果以验证建模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普通混合连接节点的改造来模拟分阶段屈服混合连接节点。通过对分阶段...
【文章来源】:安徽理工大学安徽省
【文章页数】:8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1分阶段屈服装配式混合连接框架节点??Figl.l?Staged?flexing?garment?matching?hybrid?joint?frame?node??
图1.3?PRESSS第三阶段空间结构试验丨12】??Figl.3?PRESSS?third?stage?spatial?structure?testI12)??
图1.5混合连接框架有限元模型【32]??Fig?1.5?Finite?element?model?of?hybrid?connected?frame[32]??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后张预应力预制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 种迅,孟少平,潘其健. 土木工程学报. 2012(12)
[2]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的研究与应用[J]. 陈子康,周云,张季超,吴从晓.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2012(04)
[3]预制预应力混凝土装配整体式框架拟动力试验研究[J]. 柳炳康,黄慎江,宋满荣,周安,蒋亚琼.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010(05)
[4]基于OpenSEES的预应力装配双肢墙低周往复试验数值分析[J]. 蔡小宁,孟少平,孙巍巍,陈佳佳.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2010(S1)
[5]新型装配式不对称混合连接节点试验研究[J]. 梁培新,郭正兴. 施工技术. 2010(03)
[6]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及其抗震性能研究[J]. 董挺峰,李振宝,周锡元. 建筑技术. 2006(11)
[7]预压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接合部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 柳炳康,张瑜中,晋哲锋,施法科,昌献峰. 建筑结构学报. 2005(02)
[8]装配式结构体系的发展与建筑工业化[J]. 严薇,曹永红,李国荣.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2004(05)
[9]预制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研究与应用进展[J]. 薛伟辰. 工业建筑. 2002(11)
[10]日本基于性能结构抗震设计方法的发展[J]. 小谷俊介,叶列平. 建筑结构. 2000(06)
博士论文
[1]剪力墙结构构件变形指标的研究及计算平台开发[D]. 陈学伟.华南理工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分阶段屈服装配式混合连接节点抗震性能研究[D]. 胡小强.安徽理工大学 2018
[2]混合连接自复位混凝土框架结构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D]. 綦露.重庆大学 2016
[3]混合连接自复位框架结构的初步研究[D]. 王康.重庆大学 2015
[4]基于规范设计的预应力及非预应力框架抗震能力对比研究[D]. 习林青.重庆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108840
【文章来源】:安徽理工大学安徽省
【文章页数】:8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1分阶段屈服装配式混合连接框架节点??Figl.l?Staged?flexing?garment?matching?hybrid?joint?frame?node??
图1.3?PRESSS第三阶段空间结构试验丨12】??Figl.3?PRESSS?third?stage?spatial?structure?testI12)??
图1.5混合连接框架有限元模型【32]??Fig?1.5?Finite?element?model?of?hybrid?connected?frame[32]??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后张预应力预制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 种迅,孟少平,潘其健. 土木工程学报. 2012(12)
[2]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的研究与应用[J]. 陈子康,周云,张季超,吴从晓.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2012(04)
[3]预制预应力混凝土装配整体式框架拟动力试验研究[J]. 柳炳康,黄慎江,宋满荣,周安,蒋亚琼.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010(05)
[4]基于OpenSEES的预应力装配双肢墙低周往复试验数值分析[J]. 蔡小宁,孟少平,孙巍巍,陈佳佳.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2010(S1)
[5]新型装配式不对称混合连接节点试验研究[J]. 梁培新,郭正兴. 施工技术. 2010(03)
[6]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及其抗震性能研究[J]. 董挺峰,李振宝,周锡元. 建筑技术. 2006(11)
[7]预压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接合部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 柳炳康,张瑜中,晋哲锋,施法科,昌献峰. 建筑结构学报. 2005(02)
[8]装配式结构体系的发展与建筑工业化[J]. 严薇,曹永红,李国荣.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2004(05)
[9]预制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研究与应用进展[J]. 薛伟辰. 工业建筑. 2002(11)
[10]日本基于性能结构抗震设计方法的发展[J]. 小谷俊介,叶列平. 建筑结构. 2000(06)
博士论文
[1]剪力墙结构构件变形指标的研究及计算平台开发[D]. 陈学伟.华南理工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分阶段屈服装配式混合连接节点抗震性能研究[D]. 胡小强.安徽理工大学 2018
[2]混合连接自复位混凝土框架结构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D]. 綦露.重庆大学 2016
[3]混合连接自复位框架结构的初步研究[D]. 王康.重庆大学 2015
[4]基于规范设计的预应力及非预应力框架抗震能力对比研究[D]. 习林青.重庆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1088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31088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