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珲春市渤海国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31 15:31
  本文以珲春市渤海国建筑遗产为研究对象,在实地勘察的基础上,结合现有的考古发掘报告以及历史文献资料,采用综合学科的研究方法,探索符合珲春市自身实际情况的渤海国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对策。鉴于此,本文共分五个部分对珲春市渤海国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对策予以探讨:第一章,绪论。主要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意义、研究内容和框架方法,并重点梳理了珲春市渤海国建筑遗产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二章,珲春市渤海国建筑遗产概况。主要概述珲春市历史沿革、自然概况,通过分析珲春市渤海国建筑遗产构成与特征,总结出珲春市渤海国建筑遗产具有历史研究价值、城市存在价值、多元文化价值、建筑形制价值和科学技术价值。第三章,珲春市渤海国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现状分析。通过对珲春市渤海国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现状分析,总结出建筑遗产保存主要受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影响,及其目前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为第四章珲春市渤海国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对策提出作依据。第四章,珲春市渤海国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对策。首先,根据相关法律法规阐述了珲春市渤海国建筑遗产保护应遵守的相关原则。其次,结合国内外建筑遗产保护先进理念和经验,以及珲春市渤海国建筑遗产特征,... 

【文章来源】:吉林建筑大学吉林省

【文章页数】:1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珲春市渤海国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


981-2017年有关珲春市渤海国建筑遗产相关文献量统计图(www.cnki.net)

珲春市,珲春


吉林建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位于东经 130°03′21〃至 130°18′30〃,北纬 42°25′20〃至 43°30′18〃。珲春市西部及西南部隔图们江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咸境北道相望,中朝边境珲春段全长 139.5 公里;东部及东南部以珲春岭为界与俄罗斯滨海边疆区的哈桑区接壤,中俄边境珲春段全长 246 公里;北部以老爷岭为界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汪清县毗邻,西北部与图们市相邻,东北部与黑龙江省东宁市为邻[15]。珲春市与朝鲜隔江相邻,与俄罗斯陆路交壤,与韩国、日本隔海对望,独特地理位置促成了“一眼望三国、人旅观三家、虎游食三边、犬吠闻三疆”[1]这一大特色。

珲春市,吉林省,位置,珲春


吉林建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位于东经 130°03′21〃至 130°18′30〃,北纬 42°25′20〃至 43°30′18〃。珲春市西部及西南部隔图们江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咸境北道相望,中朝边境珲春段全长 139.5 公里;东部及东南部以珲春岭为界与俄罗斯滨海边疆区的哈桑区接壤,中俄边境珲春段全长 246 公里;北部以老爷岭为界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汪清县毗邻,西北部与图们市相邻,东北部与黑龙江省东宁市为邻[15]。珲春市与朝鲜隔江相邻,与俄罗斯陆路交壤,与韩国、日本隔海对望,独特地理位置促成了“一眼望三国、人旅观三家、虎游食三边、犬吠闻三疆”[1]这一大特色。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人类学视角的建筑遗产保护[J]. 杨洁,赵玉玲,胡良玉.  城市建筑. 2018(35)
[2]存旧续新:以创意助推历史环境复兴——海口南洋风骑楼老街区整饬与再生设计思考[J]. 常青.  建筑遗产. 2018(01)
[3]建筑遗产价值评估方法[J]. 张军,王室程.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2017(10)
[4]历史廊道地区总体城市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探索——京杭大运河杭州段案例[J]. 王建国,杨俊宴.  城市规划. 2017(08)
[5]城市人文遗产保护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价值[J]. 万勇.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4)
[6]文化遗产背景环境的景观尺度研究——以杰斐逊白杨树林为例[J]. 霍丹,齐康,孙晖.  城市规划. 2017(05)
[7]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的粤北古村落保护规划研究——以河源苏家围为例[J]. 范红蕾.  现代城市研究. 2017(01)
[8]我国遗产廊道研究进展[J]. 张定青,王海荣,曹象明.  城市发展研究. 2016(05)
[9]中国大遗址“公园化”当中的“原真性”问题再思考[J]. 李骥,翟斌庆.  中国园林. 2016(05)
[10]文化景观的叙事呈现——以隋炀帝陵考古遗址保护展示为例[J]. 朱渊,沈旸,李永辉,姚昕悦.  中国园林. 2016(04)

博士论文
[1]空间视域下的渤海国五京研究[D]. 佟薇.东北师范大学 2017
[2]渤海国城址研究[D]. 韩亚男.东北师范大学 2015
[3]南水北调工程影响下京杭大运河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策略研究[D]. 张茜.天津大学 2014
[4]南京明城墙遗产廊道保护与构建研究[D]. 王燕燕.南京林业大学 2015
[5]渤海上京城宫城主要建筑群复原研究[D]. 孙志敏.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4
[6]北京河道遗产廊道构建研究[D]. 王玏.北京林业大学 2012
[7]中国建筑遗产保护基础理论研究[D]. 林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7
[8]京杭大运河江南段工业遗产廊道构建[D]. 朱强.北京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基于功能分区的杜陵考古遗址公园规划设计研究[D]. 祁睿.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
[2]辽西遗产廊道旅游资源价值评价与协调发展研究[D]. 魏斌.渤海大学 2018
[3]宁波古城门遗址保护开发概念性方案设计[D]. 姚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7
[4]宁波古城门遗址保护开发概念性方案设计[D]. 张茜.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7
[5]宝鸡市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保护现状调研报告[D]. 李文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7
[6]山西城址类大遗址现状及保护利用方法研究[D]. 纪超文.太原理工大学 2017
[7]山东菏泽十里铺北堳堆遗址保护展示设计研究[D]. 王旭.山东建筑大学 2017
[8]城市遗产廊道保护与规划控制研究[D]. 左昊川.东南大学 2017
[9]渤海国遗址申遗与保护开发研究[D]. 张志禹.延边大学 2016
[10]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设计的创新思考[D]. 赵倩.东南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1116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31116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a40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