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聚丙烯混杂纤维高强混凝土耐久性试验研究与评价方法分析
本文关键词:钢—聚丙烯混杂纤维高强混凝土耐久性试验研究与评价方法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以聚丙烯纤维、钢纤维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单掺纤维混凝土和混杂纤维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的试验研究以及耐久性评价分析。分别将聚丙烯纤维、钢纤维按照0.25%、0.5%、0.75%的体积掺加率单掺,以及聚丙烯纤维与钢纤维以体积比1:1、1:2、2:1混杂后仍按0.25%、0.5%、0.75%的体积掺加率掺入C60混凝土基体中对其28d的抗压、抗折、劈裂抗拉性能与耐久性相关的抗冻融、抗渗透以及抗硫酸盐腐蚀性能进行试验研究。得到如下研究成果:(1)纤维的掺入降低了混凝土基体的抗压强度,混杂纤维混凝土比单掺纤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降低幅度更大;纤维的掺加对混凝土基体的劈裂抗拉强度有很大提高,混杂纤维系列混凝土在大体积掺加率下对混凝土基体的影响明显优于单掺系列混凝土,聚丙烯与钢纤维以体积比1:2混杂且体积掺加率为0.75%时的混杂纤维混凝土表现最好。不论单掺还是混杂纤维混凝土,纤维的掺加对混凝土基体的抗折强度都有较大幅度提高,混杂纤维系列混凝土比单掺纤维系列提高幅度更大,聚丙烯与钢纤维体积比为2:1且体积掺加率为0.5%时的混杂系列提高幅度最大。(2)不论单掺还是混杂纤维混凝土,纤维的掺入对混凝土基体的抗冻性能均有较大幅度提高。50次冻融循环后混凝土的强度损失与质量损失表现最好的均为1:1混杂纤维且体积掺加率为0.5%的混杂纤维混凝土。(3)单掺聚丙烯纤维以及混杂纤维混凝土提高了混凝土基体的抗硫酸盐腐蚀性能,但单掺钢纤维混凝土降低了混凝土基体的抗硫酸盐腐蚀性能。混杂纤维系列混凝土的抗硫酸盐腐蚀性能要好于单掺纤维混凝土。混凝土浸泡于硫酸钠溶液7d的腐蚀作用下,表现最好的是聚丙烯与钢纤维体积比为2:1且体积掺加率为0.25%的混杂纤维混凝土;混凝土浸泡于硫酸钠溶液14d的腐蚀作用下,表现最好的为纤维体积比为1:2且掺加率为0.75%的混杂纤维混凝土。(4)纤维单掺或是混杂掺入均降低了混凝土基体的抗渗性。单掺聚丙烯纤维对混凝土基体的抗渗性能降低幅度较大,单掺钢纤维则对混凝土基体的抗渗透性能降低幅度较小;在相同体积掺加率下,混杂纤维系列混凝土对混凝土基体的抗渗性影响大于单掺钢纤维但小于单掺聚丙烯混凝土。所有系列中对抗渗性降低程度最小的为纤维掺加率为0.75%的单掺钢纤维系列混凝土,对混凝土抗渗性降低程度最大的为纤维掺加率为0.25%的单掺聚丙烯纤维系列混凝土。(5)根据已有评价体系,结合本文钢-聚丙烯混杂纤维高强混凝土的相关试验结果,拟合出钢-聚丙烯混杂纤维高强混凝土50次冻融循环强度损失和14d抗硫酸盐溶液腐蚀的抗压强度耐蚀系数分别与抗渗性的函数关系,建立了钢-聚丙烯混杂纤维高强混凝土以其抗渗性评价其耐久性的相关函数关系。
【关键词】:钢纤维 聚丙烯纤维 混杂纤维 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 混凝土耐久性 评价体系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528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2
- 1 绪论12-19
- 1.1 混凝土耐久性的研究背景与研究进展12-15
- 1.1.1 混凝土耐久性的研究背景12-14
- 1.1.2 混凝土耐久性的研究进展14-15
- 1.2 纤维混凝土的研究进展15-17
- 1.2.1 纤维混凝土的发展简史15-16
- 1.2.2 单掺纤维混凝土与耐久性的研究现状16
- 1.2.3 混杂纤维混凝土及其耐久性的研究现状16-17
- 1.2.4 钢纤维、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简介17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目的17-19
- 1.3.1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17-18
- 1.3.2 本文研究的目的18-19
- 2 试验设计19-26
- 2.1 试验材料及性能19-21
- 2.1.1 水泥19
- 2.1.2 骨料19-20
- 2.1.3 水20
- 2.1.4 纤维20-21
- 2.2 配合比设计及试件设计21-23
- 2.2.1 试验概况21
- 2.2.2 配合比设计21-22
- 2.2.3 试验设计22-23
- 2.3 试件制做流程、养护及试验所用设备23-26
- 2.3.1 试件制作流程23-24
- 2.3.2 试验所用模板及设备24-26
- 3 钢-聚丙烯混杂纤维高强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试验研究26-36
- 3.1 抗压强度试验研究26-29
- 3.1.1 试验步骤及结果26-28
- 3.1.2 试验结果分析28-29
- 3.2 抗折强度试验研究29-31
- 3.2.1 试验步骤及结果29-30
- 3.2.2 试验结果分析30-31
- 3.3 劈裂抗拉强度试验研究31-34
- 3.3.1 试验步骤及结果31-33
- 3.3.2 试验结果分析33-34
- 3.4 本章小结34-36
- 4 钢-聚丙烯混杂纤维高强混凝土抗冻性能试验研究36-44
- 4.1 混凝土抗冻性能介绍36
- 4.2 试验方法及步骤36-37
- 4.2.1 试验方法36
- 4.2.2 试验步骤36-37
- 4.3 试验结果记录及分析37-42
- 4.3.1 试验结果37-39
- 4.3.2 试验结果分析39-42
- 4.4 纤维改善混凝土抗冻性能机理分析42-43
- 4.4.1 混凝土冻融破坏机理分析42-43
- 4.4.2 纤维改善混凝土冻融破坏机理分析43
- 4.5 本章小结43-44
- 5 钢-聚丙烯混杂纤维高强混凝土抗渗性能试验研究44-53
- 5.1 混凝土抗渗性介绍44
- 5.2 试件密封44-49
- 5.2.1 试件密封论述44
- 5.2.2 常用的试件密封方法44-45
- 5.2.3 中性硅酮胶密封方法步骤45-49
- 5.3 试验方法49
- 5.4 试验结果与分析49-52
- 5.4.1 试验结果49-51
- 5.4.2 试验结果分析51-52
- 5.5 本章小结52-53
- 6 钢-聚丙烯混杂纤维高强混凝土抗硫酸盐腐蚀性能试验研究53-61
- 6.1 混凝土抗硫酸盐腐蚀性能介绍53
- 6.2 试验方法及步骤53-54
- 6.2.1 试验方法53
- 6.2.2 试验步骤53-54
- 6.3 试验结果记录及分析54-58
- 6.3.1 试验结果54-55
- 6.3.2 试验结果分析55-58
- 6.4 纤维混凝土抗硫酸盐腐蚀机理分析58-60
- 6.4.1 混凝土抗硫酸盐腐蚀机理分析58-59
- 6.4.2 纤维混凝土抗硫酸盐腐蚀破坏机理分析59-60
- 6.5 本章小结60-61
- 7 纤维混凝土耐久性评价方法分析61-68
- 7.1 混凝土耐久性相关内容介绍61
- 7.2 从混凝土的抗渗性来评价其耐久性61-64
- 7.2.1 混凝土抗渗性与耐久性的关系62-63
- 7.2.2 混凝土耐久性综合评价体系的建立63-64
- 7.3 以抗渗性评价钢-聚丙烯混杂纤维高强混凝土的耐久性64-67
- 7.3.1 纤维混凝土耐久性综合评价体系64-65
- 7.3.2 以抗渗性评价钢-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耐久性65-67
- 7.4 本章小结67-68
- 8 结论与展望68-70
- 8.1 结纶68-69
- 8.2 展望69-70
- 参考文献70-74
- 致谢7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靓;;浅谈混杂纤维混凝土的增强机理[J];科技信息;2011年03期
2 张冲;宁博;;混杂纤维混凝土地铁管片数值模拟研究[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12年10期
3 周明芳;;混杂纤维混凝土动力特性的试验研究[J];江西科学;2008年04期
4 晁俊豪;;混杂纤维混凝土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建筑;2010年07期
5 方和江;李新;;混杂纤维混凝土疲劳试验研究[J];建材世界;2010年06期
6 王成启;;不同几何尺寸混杂纤维混凝土物理模型的研究[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10年06期
7 杨昌泉,农升河,陈自德;掺超混杂纤维喷射混凝土的研究[J];铁道标准设计;1999年Z2期
8 付兆岗,李铁翔;混杂纤维配筋喷射混凝土技术[J];铁道建筑技术;2000年05期
9 王量;鞠丽艳;胡春花;;混杂纤维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6年04期
10 黄忠;;混杂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J];福建建筑;2008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明晖;刘逸平;黄小清;汤立群;;混杂纤维混凝土的弯曲疲劳性能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实验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潘炳衡;刘逸平;汤立群;黄小清;;混杂纤维混凝土冲击压缩特性的试验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实验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黄忠;;混杂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A];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及其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鞠艳丽;张雄;;混杂纤维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黄忠;郑芸芳;;混杂纤维混凝土强度性能研究[A];高性能砼与高性能减水剂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张元元;徐礼华;徐浩然;;钢-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强度试验研究[A];第19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10年
7 史文革;田稳苓;王晓伟;张海辉;;混杂纤维混凝土性能的试验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纤维混凝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焦红娟;刘丽君;史小兴;;混杂纤维在喷射混凝土中应用的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纤维混凝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9 李晗;高丹盈;赵军;;高温后混杂纤维高强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A];第十二届全国纤维混凝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10 杨礼明;余红发;麻海燕;;高性能混杂纤维增强膨胀混凝土的硫酸镁应力腐蚀[A];全国混凝土新技术、新标准及工程应用——“全国混凝土新技术、新标准及工程应用”学术交流会暨混凝土质量委员会和建筑材料测试技术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尤志国;混杂纤维自密实混凝土梁式构件的弯剪性能[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刘胜兵;混杂纤维增强高性能混凝土深梁受剪性能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丹丹;钢—聚丙烯混杂纤维再生混凝土梁抗裂性能试验研究[D];延边大学;2015年
2 杨龙超;混杂纤维—箍筋受弯构件抗剪性能试验研究[D];华北理工大学;2015年
3 周云龙;混杂纤维替代箍筋梁抗剪性能试验研究[D];华北理工大学;2015年
4 李小龙;混杂纤维/水泥基轻质保温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济南大学;2015年
5 胡星宇;聚乙烯醇、玄武岩混杂纤维混凝土性能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6 李习波;混杂纤维高强混凝土动态损伤本构关系[D];广州大学;2015年
7 朱安标;钢—聚丙烯混杂纤维高强混凝土耐久性试验研究与评价方法分析[D];辽宁工业大学;2016年
8 董衍伟;混杂纤维混凝土高温和碳化性能试验研究[D];华侨大学;2009年
9 李琳;混杂纤维混凝土抗弯性能的细观力学分析[D];广州大学;2011年
10 梅国栋;混杂纤维混凝土抗裂性能试验研究[D];武汉工业学院;2010年
本文关键词:钢—聚丙烯混杂纤维高强混凝土耐久性试验研究与评价方法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39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313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