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声环境规划视角下不同噪声强度的城市步行空间优化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15 18:24
  城市步行空间,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城市道路联系密切。而交通噪声占据了城市声环境比重的60%以上,是污染城市步行空间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声景研究提出,针对不同噪声强度,除噪声控制外,还应考虑声景营造。本文明确界定高、中、低三类噪声强度限值,以及对应的城市步行空间,并总结欧盟声环境规划项目“SONORUS”中的研究方法与实践案例,从而展开具体研究。其研究结论如下:(1)对于高噪声强度的人行道空间,证明了路口间距对交通噪声影响,与竖向道路的交通状况具有密切关系。研究开发了基于微观交通仿真的噪声预测系统,虚拟添加竖向道路改变路口间距及交通量,进行多场景动态噪声模拟比较。研究发现,若不考虑交通组织与管理,竖向道路的交通量增大,减小路口间距会使等效A声级及峰值增大,且存在最高值,同时会使背景噪声值减小。(2)对于中噪声强度的步行广场,明确了随交通声衰减下声环境感知的空间变化规律。研究选取临干路步行广场,邀请62名被试进行现场评价,获得372份问卷,并采用语义细分法获得声环境感知维度。研究发现,随距道路距离增加:愉悦感与事件感是两个稳定的声环境感知维度,且与交通声和自然声在高噪声区相关性... 

【文章来源】:大连理工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1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声环境规划视角下不同噪声强度的城市步行空间优化策略研究


测量点声压级(作者自绘)

微观交通仿真,噪声预测,系统原理,作者


图 3. 3 基于微观交通仿真噪声预测系统原理 (作者自绘)Fig. 3. 3 Based on real-time traffic flow noise prediction system学指标等效连续 A 声级 LAeq连续 A 声级是以平均能量为基础的公众反应评价量,用单值表示一个连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校教室声环境感知研究[J]. 陶畹琪,祝培生,郭飞,刘曦东,周凯宇,李德民.  低温建筑技术. 2018(12)
[2]住区声舒适营造策略[J]. 陈小辉,刘伊甸,刘淑虎.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4)
[3]滨海空间的声环境感知比较——以大连为例[J]. 路晓东,郭飞,刘卓群,祝培生.  声学技术. 2018(05)
[4]城市路网间距对交通噪声动态变化的影响研究[J]. 路晓东,刘曦东,张梦迪,陶畹琪,杨琳.  电声技术. 2018(08)
[5]交通噪声主导下的声环境感知规律研究[J]. 刘曦东,路晓东,陶畹琪,杨琳,张梦迪.  电声技术. 2018(07)
[6]《健康建筑评价标准》舒适章节解读——声舒适[J]. 闫国军,吴伟斌,赵启元,江涛.  建筑技术. 2018(05)
[7]环形交叉口交通噪声动态模拟及分析[J]. 李锋,林郁山,蔡铭.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7(10)
[8]从环境噪声控制到声景营造[J]. 康健.  科技导报. 2017(19)
[9]基于噪声事件的道路交通噪声评价新进展[J]. 路晓东,杨琳,祝培生.  电声技术. 2017(Z2)
[10]结构方程模型应用中样本和参数估计问题探析[J]. 张丽.  科教文汇(下旬刊). 2017(01)

博士论文
[1]街区制环境下的交通体系规划设计研究[D]. 李媛.长安大学 2017
[2]声环境优化视角下的城市高层高密度住区设计方法研究[D]. 杨青.天津大学 2017
[3]城市商业街声景观研究[D]. 于博雅.天津大学 2017
[4]城市规划层面的道路交通噪声控制研究[D]. 路晓东.大连理工大学 2013
[5]基于学生参与理论的高校学生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赵晓阳.天津大学 2013
[6]声景研究和声景设计[D]. 李国棋.清华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路网规划要素对交通噪声的影响规律研究[D]. 安航.大连理工大学 2018
[2]街区制居住小区交通噪声预测模型研究[D]. 李盟.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
[3]街区尺度城市形态对交通噪声空间分布的影响规律[D]. 潘宁.大连理工大学 2017
[4]城市公共步行空间的设计控制研究[D]. 吴颖婷.华南理工大学 2016
[5]基于交通噪声复合评价的临干道建筑优化设计[D]. 王卫玲.大连理工大学 2016
[6]城市型居住街区空间布局研究[D]. 王红卫.华南理工大学 2012
[7]城市交通噪声主观烦恼社会调查[D]. 柳小毅.浙江大学 2011
[8]城市步行空间人性化设计研究[D]. 孙俊.同济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1398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31398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f0d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