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土建筑的材料呈现
发布时间:2021-05-16 15:48
在众多关于建筑材料怎么“用”的研究中,我们可以清晰的感受到大多数研究视角处于特定材料、特定区域、特定文化的限制中,陷入一种泛文化性、泛地域性的狭隘。确立对材料使用理性的、科学的、技术的视角展开研究尤为迫切。新乡土建筑是对乡土建筑语汇进行现代化的转译,赋予乡土建筑现代功能特征的建筑形式,故而本篇论文借助新乡土建筑展开材料呈现研究。材料呈现是建筑师根据材料特性对外界影响因素做出的反应,梳理材料呈现的内容和手法后,明确材料与新乡土建筑之间的关联,借助整体观理论中地域因素的分类,对新乡土建筑材料呈现进行细致的剖析,地域因素分别“地域气候”,“地域景观”,“地域文化”。“地域气候”作为“笼罩”建筑的影响因素总是多种气候因素交织在一起的,材料在应对不同气候特征时展现材料自身属性对建筑形态的影响。如果“地域气候”是“笼罩”建筑的隐形要素,“地域景观”则是建筑的底图,建筑与触目可及的景观结合是人对自然的思考,进而与不同地域景观形成或融合或对比的姿态。除了受到气候与景观的影响,建筑还受到历史、社会形态、场所精神等“地域文化”因素影响,材料通过技术性呈现和材料自身属性呈现实现地域文化表露和地域情感契合。结...
【文章来源】:长春工业大学吉林省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
1.5 名词释义
1.5.1 材料呈现
1.5.2 新乡土建筑
1.6 研究方法及框架
第2章 材料呈现与新乡土建筑
2.1 材料呈现的内容与手法
2.1.2 材料呈现的内容
2.1.3 材料呈现的手法
2.2 .新乡土建筑的演绎
2.3 新乡土建筑与材料呈现的关联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形式追随气候”——材料呈现的气候相宜性
3.1 动态稳定——材料的“控温”
3.2 生存考验——材料的“防水”
3.3 光热来源——材料的“适光”
3.4 形态来源——材料的“睦风”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多维一体营造”——材料呈现的环境适应性
4.1 建筑存在的多维空间
4.1.1 空间维度中的新乡土建筑材料呈现
4.1.2 时间维度中的新乡土建筑材料呈现
4.2 “自然环境”的材料呈现
4.2.1 原始的场地“自然环境”
4.2.2 原始的回应“场地解读”
4.3 “人居环境”的材料呈现特征
4.3.1 新旧的角力“人居环境”
4.3.2 新旧的融合“人居环境”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文化的物质载体”——材料呈现的人文认同性
5.1 表露地域文化的材料呈现
5.1.1 表露地域文化的材料技术呈现
5.1.2 表露地域文化的材料非技术呈现
5.2 符合地域情感的材料呈现
5.2.1 符合地域情感结构隐喻
5.2.2 符合地域情感的表层象征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新乡土建筑材料呈现策略
6.1 传统材料的表皮化
6.2 材料建造的工艺替换
6.3 材料呈现的现象学转向
6.4 传统材料观念的批判继承
6.5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当代文化建筑材料表现的设计策略研究[J]. 黄瑜,郑少鹏. 南方建筑. 2019(05)
[2]建筑材料的艺术表现魅力[J]. 林向武. 花炮科技与市场. 2019(02)
[3]现代建筑创作理念、思维与素养[J]. 何镜堂. 南方建筑. 2008(01)
[4]关于建筑的意义——《西方建筑的意义》译跋[J]. 李路珂. 建筑师. 2006(04)
博士论文
[1]建筑表皮材料的地域性表现研究[D]. 产斯友.华南理工大学 2014
硕士论文
[1]当代乡村建筑中材料的“在地化”应用与艺术表现[D]. 郝佳.鲁迅美术学院 2019
[2]筑舍解乡愁—文化符号学视域下的新乡土建筑特征研究[D]. 刘璐.合肥工业大学 2019
[3]基于营造视野的西南新乡土建筑实践研究[D]. 田荣荣.贵州大学 2018
[4]建筑材料选择及组合方式对建筑效果影响的研究[D]. 黄河.天津大学 2018
[5]基于知觉体验的建筑时间维度研究[D]. 傅智聪.厦门大学 2017
[6]传统建筑材料在现代建筑表皮中的新运用[D]. 陈怡.武汉纺织大学 2017
[7]城市地铁出入口建筑的地域性风貌设计研究[D]. 宋妮欣.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
[8]触觉体验视角下的现代建筑空间设计研究[D]. 顾晓慧.南京艺术学院 2016
[9]竹、木、砖、瓦:当代建筑中乡土材料的运用[D]. 俞禹滨.南昌大学 2012
[10]基于自然风利用的建筑设计研究[D]. 王珣.天津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189969
【文章来源】:长春工业大学吉林省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
1.5 名词释义
1.5.1 材料呈现
1.5.2 新乡土建筑
1.6 研究方法及框架
第2章 材料呈现与新乡土建筑
2.1 材料呈现的内容与手法
2.1.2 材料呈现的内容
2.1.3 材料呈现的手法
2.2 .新乡土建筑的演绎
2.3 新乡土建筑与材料呈现的关联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形式追随气候”——材料呈现的气候相宜性
3.1 动态稳定——材料的“控温”
3.2 生存考验——材料的“防水”
3.3 光热来源——材料的“适光”
3.4 形态来源——材料的“睦风”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多维一体营造”——材料呈现的环境适应性
4.1 建筑存在的多维空间
4.1.1 空间维度中的新乡土建筑材料呈现
4.1.2 时间维度中的新乡土建筑材料呈现
4.2 “自然环境”的材料呈现
4.2.1 原始的场地“自然环境”
4.2.2 原始的回应“场地解读”
4.3 “人居环境”的材料呈现特征
4.3.1 新旧的角力“人居环境”
4.3.2 新旧的融合“人居环境”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文化的物质载体”——材料呈现的人文认同性
5.1 表露地域文化的材料呈现
5.1.1 表露地域文化的材料技术呈现
5.1.2 表露地域文化的材料非技术呈现
5.2 符合地域情感的材料呈现
5.2.1 符合地域情感结构隐喻
5.2.2 符合地域情感的表层象征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新乡土建筑材料呈现策略
6.1 传统材料的表皮化
6.2 材料建造的工艺替换
6.3 材料呈现的现象学转向
6.4 传统材料观念的批判继承
6.5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当代文化建筑材料表现的设计策略研究[J]. 黄瑜,郑少鹏. 南方建筑. 2019(05)
[2]建筑材料的艺术表现魅力[J]. 林向武. 花炮科技与市场. 2019(02)
[3]现代建筑创作理念、思维与素养[J]. 何镜堂. 南方建筑. 2008(01)
[4]关于建筑的意义——《西方建筑的意义》译跋[J]. 李路珂. 建筑师. 2006(04)
博士论文
[1]建筑表皮材料的地域性表现研究[D]. 产斯友.华南理工大学 2014
硕士论文
[1]当代乡村建筑中材料的“在地化”应用与艺术表现[D]. 郝佳.鲁迅美术学院 2019
[2]筑舍解乡愁—文化符号学视域下的新乡土建筑特征研究[D]. 刘璐.合肥工业大学 2019
[3]基于营造视野的西南新乡土建筑实践研究[D]. 田荣荣.贵州大学 2018
[4]建筑材料选择及组合方式对建筑效果影响的研究[D]. 黄河.天津大学 2018
[5]基于知觉体验的建筑时间维度研究[D]. 傅智聪.厦门大学 2017
[6]传统建筑材料在现代建筑表皮中的新运用[D]. 陈怡.武汉纺织大学 2017
[7]城市地铁出入口建筑的地域性风貌设计研究[D]. 宋妮欣.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
[8]触觉体验视角下的现代建筑空间设计研究[D]. 顾晓慧.南京艺术学院 2016
[9]竹、木、砖、瓦:当代建筑中乡土材料的运用[D]. 俞禹滨.南昌大学 2012
[10]基于自然风利用的建筑设计研究[D]. 王珣.天津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1899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3189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