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边激励的绿色建筑开发内生动力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01 23:47
绿色建筑是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为推动绿色建筑的快速发展,我国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措施,然而由于这些激励措施过多关注了外部激励手段,忽视了内部激励的作用,特别是没有重视对开发商内生动力的激发,导致绿色建筑的发展并不尽如人意。因此从内、外部激励两个角度构建开发商的激励机制,从而激发其开发绿色建筑的内生动力,是推动绿色建筑发展最持久、稳定的动力。本文运用行为经济学理论、群体行为动力学理论在对绿色建筑开发商和政府的行为特征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基础上,通过激励理论分析了激励作用机理及其对开发商的作用;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和博弈理论构建了政府和开发商的博弈分析模型,分析内、外部激励及双边激励对开发商内生动力的影响;在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模型对影响开发商内生动力的重要因素识别基础上,从内部激励、外部激励两个视角深入分析了激发和催化开发商内生动力影响因素转化为现实的内生动力的激励机制,并基于内、外部双边激励下的构建了绿色建筑开发商内生动力机制。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1)开发商行为受自身内在需要和外部环境的共同作用,并以内在需求为主;(2)内、外部激励都会对开发商产生激励作用,内部激励的效果来自于对内...
【文章来源】:江西财经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2.1激励过程示意图??Figure2.1?Schematic?diagram?of?the?incentive?process??2,2行为经济学理论??,“”,??
致的。根据认知说激励理论和群体行??为动力学理论,虽然外部环境因素和内在需求因素都会对个体行为产生影响,但??个体行为主要是一种具有信念和意识的内部激励行为,外部激励手段对于个体行??为的刺激作用是有限的,内在需求才是对个体行为决策产生主要作用的因素。因??此,在设计对绿色建筑开发商的激励机制时,应该充分考虑开发商的行为特征,??从内部激励与外部激励两个方面来考虑,并且在过程中要强调内在需求和动机的??重要性。??利益影响&相互博弈??政策机制雕?w??:?—??绿色建筑??图3.1政府与开发商的相互关系??Figure?3.1?Relationship?between?government?and?developers??17??
态度产生更重要的影响,因此,相比外部激励,内部激励能??对行为者产生长期的影响和效果。还有学者提出了“外部激励无效论”,Kdman??(1958)认为外部激励既不会改变个体的行为态度,也无法让个体产生对行为的??承诺,只是确保了个体的暂时性服从,当外部激励消失时,个体又会恢复到原来??的行为习惯[71],即外部激励不会改变个体行为背后的态度与意愿。相比于外部激??励,内部激励还更能激发个体的工作热情和工作行为。张红岩通过分析内部报酬??与外部报酬的激励作用,做出了激励效用的关系图,如图3.2所示,其中内部报??酬是边际效用递增的,而外部报酬是边际效用递减的,而激励曲线在0点以上,??说明个体在没有受到激励的情况下,由于内部激励的存在,其自身也具有一定的??自发性[72]。??^?内部报酬??励?/??效?/??用??外部报酬??0?报酬??图3.2内部报酬与外部报酬效用分析图??Figure?3.2?Analysis?of?the?utility?of?internal?and?external?compensation??来自社会心理学和经济学的研究表明,在某些情况下,外部激励与内部激励??之间存在拥挤效用,即当组织把外部报酬作为对个体工作行为的激励时,个体从??工作行为本身获得的内部奖励就会减少。这一现象在社会心理学中被称为奖励的??隐性成本或外生激励的腐蚀效应,在经济学中被称为外部激励对内部激励的挤出??效应[73]。WAmabile?(1996)和Deci?(2000)为代表的认知学派基于自我决定理??论也提出,外部激励具有控制属性,个体会因为感知自我决定能力的丧失从而损??害内在动机,不利于激
本文编号:3210393
【文章来源】:江西财经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2.1激励过程示意图??Figure2.1?Schematic?diagram?of?the?incentive?process??2,2行为经济学理论??,“”,??
致的。根据认知说激励理论和群体行??为动力学理论,虽然外部环境因素和内在需求因素都会对个体行为产生影响,但??个体行为主要是一种具有信念和意识的内部激励行为,外部激励手段对于个体行??为的刺激作用是有限的,内在需求才是对个体行为决策产生主要作用的因素。因??此,在设计对绿色建筑开发商的激励机制时,应该充分考虑开发商的行为特征,??从内部激励与外部激励两个方面来考虑,并且在过程中要强调内在需求和动机的??重要性。??利益影响&相互博弈??政策机制雕?w??:?—??绿色建筑??图3.1政府与开发商的相互关系??Figure?3.1?Relationship?between?government?and?developers??17??
态度产生更重要的影响,因此,相比外部激励,内部激励能??对行为者产生长期的影响和效果。还有学者提出了“外部激励无效论”,Kdman??(1958)认为外部激励既不会改变个体的行为态度,也无法让个体产生对行为的??承诺,只是确保了个体的暂时性服从,当外部激励消失时,个体又会恢复到原来??的行为习惯[71],即外部激励不会改变个体行为背后的态度与意愿。相比于外部激??励,内部激励还更能激发个体的工作热情和工作行为。张红岩通过分析内部报酬??与外部报酬的激励作用,做出了激励效用的关系图,如图3.2所示,其中内部报??酬是边际效用递增的,而外部报酬是边际效用递减的,而激励曲线在0点以上,??说明个体在没有受到激励的情况下,由于内部激励的存在,其自身也具有一定的??自发性[72]。??^?内部报酬??励?/??效?/??用??外部报酬??0?报酬??图3.2内部报酬与外部报酬效用分析图??Figure?3.2?Analysis?of?the?utility?of?internal?and?external?compensation??来自社会心理学和经济学的研究表明,在某些情况下,外部激励与内部激励??之间存在拥挤效用,即当组织把外部报酬作为对个体工作行为的激励时,个体从??工作行为本身获得的内部奖励就会减少。这一现象在社会心理学中被称为奖励的??隐性成本或外生激励的腐蚀效应,在经济学中被称为外部激励对内部激励的挤出??效应[73]。WAmabile?(1996)和Deci?(2000)为代表的认知学派基于自我决定理??论也提出,外部激励具有控制属性,个体会因为感知自我决定能力的丧失从而损??害内在动机,不利于激
本文编号:32103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3210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