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市浚县顺河村传统村落空间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06 00:16
传统村落作为记录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孕育了许多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中国五千年文明的有力见证者。但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镇化的步伐加快,我国的传统村落数量呈严重下降趋势,传统村落空心化、村民无序性建设等一系列问题导致我国部分传统村落的传统风貌、民居建筑、生态环境等方面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如何使传统村落得到有效的保护与发展是当下学术界热议的话题之一。本文以浚县顺河村为研究对象,运用了建筑学、统计学、旅游管理学等多学科知识,通过文献调查、实地调查、问卷调查、因子分析和旅游资源评价等方法对顺河村传统村落空间进行深入调研与分析,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支撑,探讨出适宜顺河村传统村落空间发展的设计策略,最后围绕设计策略中“提升顺河村空间宜居环境”和“发展乡村旅游”两大主题对浚县顺河村传统村落空间进行规划与设计。全文共分五个章节,第一章节为绪论部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法。第二章节是顺河村传统村落的概述,分别对村落概况、历史沿革、社会经济、道路交通、民俗文化方面进行实地调查,结合文献调查的形式对实地调研内容进行补充并归类概述。第三章节内容共分为两大方面,分别为...
【文章来源】:河南工业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12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浚县顺河村码头与航运来源:浚县档案馆
112顺河村传统村落概述2.1村落概况图4鹤壁市浚县与顺河村地图来源:作者自绘顺河村(如图4所示)隶属于河南省鹤壁市浚县,浚县的县域面积为966平方公里,耕地108万亩,辖1乡6镇4个街道办事处,438个行政村,30个居委会,总人口71.3万人。东距濮阳45公里,西距鹤壁约25公里,南距新乡约77公里、郑州约165公里,北距安阳约50公里。地理环境处于太行山与华北平原过渡地带,以平原为主,局部分布有丘陵。地形地貌由山、河流、土岭、沙地等组成。气候上,属暖温带半湿润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3.7℃。水文上,浚县境内河流总长435.5公里,分属黄河和海河两大流域。顺河村,顾名思义是一个沿河而建的村落,它隶属于鹤壁市浚县卫溪街道办事处,紧邻浚县古城,位于浚县古城西侧,西邻隋唐大运河永济渠浚县段(今卫河),东依姑山和浮丘山,北起浚县古城墙,南至菜园村,下辖鱼市街(因古城改造整体搬迁)、顺河街、纸坊街三个自然村。全村面积约0.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66亩,共有560户,户籍人口2020人,常住人口1836人,辖12个村民小组。据顺河村村支部书记朱绍民介绍,顺河村是一个因河而兴(水运码头)的村落,村落形成于元代,在清中时期商业
132.4道路交通2.4.1古代交通图5卫河浚县顺河村段航运图片来源:浚县档案馆据顺河村村民高学福回忆到,与卫河河道走向相同并贯穿顺河村南北的这条顺河大街旧时是汴梁(今开封)通往彰德府(今安阳)的唯一陆上通道,南来北往的人有很多,人们在这里进行贸易或歇脚。村民大多居住在顺河大街东侧,顺河大街的西侧便是卫河(隋唐大运河永济渠),途径以及在顺河村西侧装卸货物的船只很多,从云溪桥往南,卫河东岸长达700多米拥有十多个码头,所以过去顺河村称半条街码头。因陆上交通和水上交通(如图5所示)的发达,铸就了顺河村的商贸繁荣,旧时的顺河村商贾汇集,呈现一片繁华的景象。2.4.2现代交通顺河村对外交通便利,南邻浚县南环线白云路,北接浚县古城西大街和云溪路,顺河村村头到浚县汽车客运总站仅2公里。村落内部主干道顺河大街位于村落中心,贯穿村落南北,村内道路全长700余米,路面宽约7米,云溪桥、浚县古城墙、山陕会馆旧址、狗门胡同、火神庙、土地庙以及各个历史民居等历史遗存沿主干道两侧分布。全村南北长、东西窄呈带状,次级道路就是顺河村的胡同,它们的宽度大多集中在2m-3.5m范围内,主要以步行或使用两轮代步工具为主。村落内胡同纵横交错、连通性良好,增强了村落可达性,便于村民的出行和邻里之间的交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时代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立法的基本原则[J]. 杨春娥. 青海社会科学. 2019(05)
[2]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应重点抓好四大关键环节[J]. 徐勇. 中国发展观察. 2019(10)
[3]“乡风文明”与乡村特色文化产业的协调发展[J]. 李小燕,赵相斌.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3)
[4]传统村落的“面子”与“里子”——来自衡阳祁东县风石堰镇沙井老屋调研报告[J]. 欧阳国辉,伍景. 湖南社会科学. 2019(03)
[5]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传统村落的产业发展[J]. 王莹. 住宅与房地产. 2019(09)
[6]浅谈乡风文明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J]. 王丛. 现代经济信息. 2018(19)
[7]我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研究[J]. 胡延福,师伟伟. 大连大学学报. 2018(01)
[8]浚县运河简考[J]. 杨士恒.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01)
[9]浚县云溪桥现状调查与保护研究[J]. 杨华南,吕红涛. 文物建筑. 2013(00)
[10]中国高跷起源与发展的探讨[J]. 张典英,付成君. 贵州体育科技. 2012(03)
博士论文
[1]海南岛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研究[D]. 杨定海.华南理工大学 2013
[2]湘南汉族传统村落空间形态演变机制与适应性研究[D]. 何峰.湖南大学 2012
[3]兴凯湖湿地生态旅游资源评价、监测与开发研究[D]. 曾涛.东北林业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乡村振兴视域下南沟村地坑院的变迁研究[D]. 程彬彬.河南工业大学 2019
[2]川南传统村落生产空间保护发展策略研究[D]. 彭宇.西南科技大学 2018
[3]由信仰驱动到市场驱动:文化生态视野下河南浚县民间社火研究[D]. 李文阳.重庆工商大学 2018
[4]甘肃省传统村落空间格局及成因分析[D]. 林燕.兰州大学 2018
[5]乡村振兴战略下吕梁山区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研究[D]. 郭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
[6]基于晋南花馍文化传承的品牌形象设计研究[D]. 杨诗琪.四川美术学院 2018
[7]陕西石船沟村传统村落景观设计研究[D]. 宋龑.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7
[8]基于Logit回归模型的通勤者出行行为与个人主观幸福度的研究[D]. 周丹青.重庆交通大学 2017
[9]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其传承村落共生保护研究[D]. 王世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7
[10]传统村落空间格局规划保护与应用研究[D]. 李紫薇.大连工业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213192
【文章来源】:河南工业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12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浚县顺河村码头与航运来源:浚县档案馆
112顺河村传统村落概述2.1村落概况图4鹤壁市浚县与顺河村地图来源:作者自绘顺河村(如图4所示)隶属于河南省鹤壁市浚县,浚县的县域面积为966平方公里,耕地108万亩,辖1乡6镇4个街道办事处,438个行政村,30个居委会,总人口71.3万人。东距濮阳45公里,西距鹤壁约25公里,南距新乡约77公里、郑州约165公里,北距安阳约50公里。地理环境处于太行山与华北平原过渡地带,以平原为主,局部分布有丘陵。地形地貌由山、河流、土岭、沙地等组成。气候上,属暖温带半湿润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3.7℃。水文上,浚县境内河流总长435.5公里,分属黄河和海河两大流域。顺河村,顾名思义是一个沿河而建的村落,它隶属于鹤壁市浚县卫溪街道办事处,紧邻浚县古城,位于浚县古城西侧,西邻隋唐大运河永济渠浚县段(今卫河),东依姑山和浮丘山,北起浚县古城墙,南至菜园村,下辖鱼市街(因古城改造整体搬迁)、顺河街、纸坊街三个自然村。全村面积约0.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66亩,共有560户,户籍人口2020人,常住人口1836人,辖12个村民小组。据顺河村村支部书记朱绍民介绍,顺河村是一个因河而兴(水运码头)的村落,村落形成于元代,在清中时期商业
132.4道路交通2.4.1古代交通图5卫河浚县顺河村段航运图片来源:浚县档案馆据顺河村村民高学福回忆到,与卫河河道走向相同并贯穿顺河村南北的这条顺河大街旧时是汴梁(今开封)通往彰德府(今安阳)的唯一陆上通道,南来北往的人有很多,人们在这里进行贸易或歇脚。村民大多居住在顺河大街东侧,顺河大街的西侧便是卫河(隋唐大运河永济渠),途径以及在顺河村西侧装卸货物的船只很多,从云溪桥往南,卫河东岸长达700多米拥有十多个码头,所以过去顺河村称半条街码头。因陆上交通和水上交通(如图5所示)的发达,铸就了顺河村的商贸繁荣,旧时的顺河村商贾汇集,呈现一片繁华的景象。2.4.2现代交通顺河村对外交通便利,南邻浚县南环线白云路,北接浚县古城西大街和云溪路,顺河村村头到浚县汽车客运总站仅2公里。村落内部主干道顺河大街位于村落中心,贯穿村落南北,村内道路全长700余米,路面宽约7米,云溪桥、浚县古城墙、山陕会馆旧址、狗门胡同、火神庙、土地庙以及各个历史民居等历史遗存沿主干道两侧分布。全村南北长、东西窄呈带状,次级道路就是顺河村的胡同,它们的宽度大多集中在2m-3.5m范围内,主要以步行或使用两轮代步工具为主。村落内胡同纵横交错、连通性良好,增强了村落可达性,便于村民的出行和邻里之间的交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时代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立法的基本原则[J]. 杨春娥. 青海社会科学. 2019(05)
[2]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应重点抓好四大关键环节[J]. 徐勇. 中国发展观察. 2019(10)
[3]“乡风文明”与乡村特色文化产业的协调发展[J]. 李小燕,赵相斌.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3)
[4]传统村落的“面子”与“里子”——来自衡阳祁东县风石堰镇沙井老屋调研报告[J]. 欧阳国辉,伍景. 湖南社会科学. 2019(03)
[5]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传统村落的产业发展[J]. 王莹. 住宅与房地产. 2019(09)
[6]浅谈乡风文明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J]. 王丛. 现代经济信息. 2018(19)
[7]我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研究[J]. 胡延福,师伟伟. 大连大学学报. 2018(01)
[8]浚县运河简考[J]. 杨士恒.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01)
[9]浚县云溪桥现状调查与保护研究[J]. 杨华南,吕红涛. 文物建筑. 2013(00)
[10]中国高跷起源与发展的探讨[J]. 张典英,付成君. 贵州体育科技. 2012(03)
博士论文
[1]海南岛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研究[D]. 杨定海.华南理工大学 2013
[2]湘南汉族传统村落空间形态演变机制与适应性研究[D]. 何峰.湖南大学 2012
[3]兴凯湖湿地生态旅游资源评价、监测与开发研究[D]. 曾涛.东北林业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乡村振兴视域下南沟村地坑院的变迁研究[D]. 程彬彬.河南工业大学 2019
[2]川南传统村落生产空间保护发展策略研究[D]. 彭宇.西南科技大学 2018
[3]由信仰驱动到市场驱动:文化生态视野下河南浚县民间社火研究[D]. 李文阳.重庆工商大学 2018
[4]甘肃省传统村落空间格局及成因分析[D]. 林燕.兰州大学 2018
[5]乡村振兴战略下吕梁山区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研究[D]. 郭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
[6]基于晋南花馍文化传承的品牌形象设计研究[D]. 杨诗琪.四川美术学院 2018
[7]陕西石船沟村传统村落景观设计研究[D]. 宋龑.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7
[8]基于Logit回归模型的通勤者出行行为与个人主观幸福度的研究[D]. 周丹青.重庆交通大学 2017
[9]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其传承村落共生保护研究[D]. 王世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7
[10]传统村落空间格局规划保护与应用研究[D]. 李紫薇.大连工业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2131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3213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