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道文化在青城山景区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16 15:06
  文化是旅游的强劲后盾。文化与旅游的融合是促进当今旅游产业再度升级的源泉与动力,是社会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也是景区空间是否具有精神文化内涵和能否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衡量标准。道文化作为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传统文化,在中华文化的传承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独特的象征意义。随着时代的发展,道文化旅游景区出现了传统旅游所共有的产品单一、体验单薄、缺乏内容等问题。因此,在景区的发展规划中,深厚的道文化资源被寄予厚望,承载着带动景区文化市场繁荣的重任。想要成为受欢迎的高品质景区,在呈现形式上需要研究向国际化、年轻化的全新模式转化。通过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传统文化与现代人精神生活相契合的文旅圣地,从而达到在旅游景区中传承与创新共举的目的。本文借助相关典籍资料,对于中华道文化和青城山的道文化起源传承分别进行了力求全面的梳理,提炼相关概念以及可以运用到景区设计中的内容等。同时,通过运用实地调研法和案例借鉴法,对道文化景区的发展历程和景区发展现状进行深入的分析,得出道文化旅游景区的服务特性与设计原则。运用多维比较研究的方法,对“旅游+”时代下道文化景区的客群分析和城市设计中... 

【文章来源】:燕山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8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道文化在青城山景区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应用研究


人口年龄增长结构图

金顶,景点,图片,来源


武当之巅-金顶景点(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武当山,龙头,景色,图片


武当山龙头香景色(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青城山发展养生旅游的SWOT分析[J]. 廖光萍.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13)
[2]中国宗教名山旅游开发——以青城山为例[J]. 李欢欢,何艳.  宜春学院学报. 2013(08)
[3]葛洪的医药思想探微[J]. 归潇峰.  中国道教. 2012(04)
[4]中国旅游业发展趋势研究[J]. 张洁.  中国商贸. 2012(09)
[5]论武当山道教文化旅游品牌的整合开发[J]. 陈曦.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01)
[6]武当山遗产旅游开发中的问题及启示[J]. 颜丽丽.  农业考古. 2010(03)
[7]古蜀人文化想象力的“创新”[J]. 谭继和.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6)
[8]道教旅游文化与道教文化旅游辨析[J]. 胡锐.  宗教学研究. 2008(04)
[9]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旅游景区规划与开发建设[J]. 罗明义.  学术探索. 2008(01)
[10]重阳节与道教文化[J]. 丁波.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08(01)

博士论文
[1]道教科仪与宋代文学[D]. 周密.浙江大学 2018
[2]武汉城市宗教场所空间形态研究[D]. 宋会访.武汉大学 2015
[3]中国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研究[D]. 陈雅岚.江西财经大学 2013
[4]庄子的理想世界[D]. 万勇华.华东师范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文化旅游背景下的宗教景区规划设计研究[D]. 张颖.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
[2]宗教文化的康养旅游开发研究[D]. 宁晓梅.四川师范大学 2018
[3]武当山道教养生文化旅游发展研究[D]. 李利芳.广西师范大学 2017
[4]论国产动画的视觉表现与文化认同[D]. 朱欣怡.武汉纺织大学 2017
[5]以道教文化为主题的风景区景观设计研究[D]. 郑书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
[6]山地旅游度假区规划设计[D]. 陈丹阳.北京林业大学 2016
[7]道文化主导下的沿江风光带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 蒋喆.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5
[8]道教文化遗产活化研究[D]. 储小丽.东南大学 2015
[9]旅游景区设计中文化的运用与打造的研究[D]. 杨攀攀.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4
[10]道教文化在楼观台度假山庄中的研究与实践[D]. 刘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2872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32872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e4d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