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小学STEAM教学综合体空间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27 04:12
  当今世界正处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孕育期,科技创新对社会的引领作用愈加凸显,经济转型对高素质人力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如何培养面向未来的新型人才,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已经成为各国共同面临的时代课题。现如今,全球为提高综合竞争力,纷纷将STEAM教育列入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措施。STEAM教育不仅是在信息时代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理念;它也是“以人为本”和以真实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式。我国同样开始大力发展STEAM教育建设,无论在教育课程体系上还是教育建筑方面中,都出现了不小的变化。同时,小学校园空间作为基础教育的载体,其空间组合模式和空间功能分布都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重大影响,因此为了使教育建筑满足STEAM理念的需求,使校园空间充分发挥教育职能,小学校园的改革亟待发生。基于上述背景,本文首先从STEAM教育相关概念进行剖析,将STEAM教育理念衍生到STEAM教学综合体的概念上,同时提出STEAM教学综合体的系统结构组织。再从小学生心理行为问题出发,总结出不同年龄段对于校园STEAM教学综合体空间的需求。再以四所小学作为主要的调研对象,通过对其校园空...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小学STEAM教学综合体空间设计研究


图4.1普通教室向普通教学区的转变作者自绘)??"李曙婷.李志民.周昆.张靖.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中小学建筑空间模式研宄[J].建筑学报,2008??28??

功能图,作者,功能,空间


质发??展息息相关。为进一步提高STKAM教学综合体的利用宇.,可在寒署假期间,开放校??园,使得社丨X居民也能使用图15馆、休自'中心、艺术中心等公共空间,进行学习,??实现校园教育资源最大化利用。同时,综合体的空间毕竟有限,学生也可以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公园、广尝博物馆等都可成为学生的学习场所。(图4.2)??12??11_二?1???10,?一?A2'????9?.琴艺体中心作?3????囪?j?w????8廿“靜,4.??rainT???7?6?5.??(图12艺体中心在不冏时间段的功能作者自绘)??4.?2?STEAM教学综合体空间组合模式??4.2.1普通小学空间组合模式??W内普通小学教室的比例通常会占到70%到80%,集屮布罝在教学区屮。音美、??史地等专业教室基于保持普通教学空间安静的前提下,被整合在另外的独栋教学楼??成者是综合楼的单独一J2。各个功能空间组织模式较为独立。(阁4.?3)??大多数我国建造时间较M的普通小#受用地而积限制以及应试教育的影响,空??间介局主要以“L”型或线型为主。各功能空间相互分离,其功能作用也较为明确,??彼此之间以廊道相连。这样的空间纟U织形式,使得学生以一种既定的模式去进行学??习生活:在教室里上课,在操场上活动,在食堂里就餐。??该组合模式的问题在于功能分丨<过于明确,且单元之间都以纵向串联的交通轴??为主,这样太长的交通空间会使人感觉单调,长时间处于其中会让人感到厌倦枯燥。??29??

模式图,空间组合,小学,作者


硕士学位论文??MASTLR'S?THIiSIS??同样各功能单元距离较远也不利于师生之间的交流,使得校园内的交往活动减少。??[T'?I?I?I? ̄ ̄|??__r??'????a运动场?不同功能空间??(图4.?3普通小学空间组合模式作者自绘)??4.?2.?2?STEAM教学综合体组合模式??0前国内大部分小学的校园空间布局的各自独立和空间均质的特点,与其不同??的是,STEAM教学综合体呈现出共享和开放的特性。笔者着重分析以下三个类型:??(1)院落型??这种类型的空间组合模式是以庭院为中心、将不同功能的空间四面分布,围合??出不同大小的院落楼组。该组合模式之中,行为流线通常是层层互通,各空间功能??明确、既有距离又有一定联系(图4.4)。院落之中的空间可依照院落的聚合形状、??尺寸大孝界面封闭程度来进行变化。各种形态各异的院落,能够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空间、活动空间,能够为师生提供多层次的交往空间,能够刺激学生的交??往活动,为学生的校园生活增添趣味性。同时,这样的布局可使学生与室外接触更??为直接,给学生的室外活动空间提供更多可能。??不同功能空间?????-???:—??/.:::::為(?\??:?庭院;:庭院?;??......??□?mu?不同功能空间??(图1.4院落型组合模式作荇_绘)??30??


本文编号:33050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33050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f65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