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火车站交通转换空间商业设施布局研究
本文关键词:地下火车站交通转换空间商业设施布局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国内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及都市圈的形成,人们的出行需求显著增加。由于空中客运及高速铁路的普及,长途客运的时间大大缩短,而高速的客运网络需要更高的科技成本和基础配套设施,需要大量的客流来分散成本形成规模经济,因此交通建筑的巨构化和综合体化因此成为现代设计的主流。超大型城市交通综合体的出现使城市内的交通节点分布更为集约,在提升城市形象和缓解大规模客运高峰方面的能力远超传统的小规模分布式车站,问题在于如今城市核心区寸土寸金的一线城市修建如此规模的综合体并不实际,如果在城郊设站,商务旅客从城市中心区到城郊的大型客站所花费的时间甚至要超过市域间的交通时间,综合以上两点考虑,地下火车站正是为满足一线都市圈内客流密集的近地商务通勤线路需求应运而生。相较于传统的长途客运人流,中短途商务通勤旅客具有更高的时间成本,他们没有时间精心准备随身行李、因此即兴消费能力更强。地下火车站的交通转换空间更是此类高消费人群的主要聚集场所,这使得地下火车站交通转换空间存在巨大的、可拓展的商业能力。第一、二章通过对相关城市发展理论以及经济、社会等城市效益的研究,论证了地下火车站的发展潜力及交通转换空间商业开发的合理性及必要性。第三、四章在对国内在建地下火车站的实地调研及目标人群问卷发放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实例,总结出地下火车站与传统车站的主体客流特征区别及动线差异,并就其对地下火车站商业布局的影响作出预测分析;第五章着重研究地下火车站的交通空间与商业空间的耦合关系,通过问卷数据分析乘客的主观感受,对国内外实际案例分析进行客观分类,依靠anylogic软件对调研收集进行仿真模拟,然后通过对模拟结果进行优化。最终结合三四五章的分析结果总结出适用于地下火车站交通空间内的商业布局策略,即通道商业控流、边界商业减少、尽量使用独立商区和开放商区的结论。·试着为相关类型建筑的商业空间设计提供一种可靠思路;同时,以期“以点带面”,从建筑设计的角度对缓解我国城市化矛盾和改善城市结构进行初步的探索。
【关键词】:地下火车站 交通转换空间 仿真模拟 商业设施布局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921
【目录】:
- 致谢5-6
- 摘要6-7
- ABSTRACT7-12
- 1 绪论12-17
- 1.1 研究背景及范围12-13
- 1.1.1 研究背景12-13
- 1.1.2 研究范围13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13-14
- 1.2.1 研究目的13
- 1.2.2 研究意义13-14
- 1.3 研究方法14
- 1.3.1 理论研究14
- 1.3.2 实地调研14
- 1.3.3 量化分析14
- 1.3.4 归纳总结14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14-16
- 1.5 研究框架16-17
- 2 地下火车站发晨现状17-27
- 2.1 相关理论现状17-18
- 2.1.1 中介空间理论17
- 2.1.2 觅路理论17-18
- 2.1.3 anylogic仿真模拟18
- 2.2 国内外地下火车站实际现状18-27
- 2.2.1 土地价值的成功置换——德国斯图加特21世纪轨道交通枢纽综合体18-20
- 2.2.2 京津通勤的景观枢纽——天津于家堡交通枢纽站20-22
- 2.2.3 城市网络的地下心脏——深圳福田站22-23
- 2.2.4 中心商区的空间整合——伦敦金丝雀码头城市设计23-27
- 3 地下火车站的客流性质27-41
- 3.1 地下火车站的客流组成27-31
- 3.1.1 目标客流的性别比例28
- 3.1.2 目标客流的年龄组成28-29
- 3.1.3 目标客流的学历组成29-30
- 3.1.4 目标客流的收入组成30-31
- 3.2 客流性质对消费倾向的影响31-37
- 3.2.1 目标客流特征分析31-32
- 3.2.2 目标人群的消费需求及倾向32-37
- 3.3 客流性质的改变对商业布局的影响37-39
- 3.3.1 中高端品牌店的比例上升37-38
- 3.3.2 金融类及线上服务设施比例上升38-39
- 3.3.3 独立商业区域更受欢迎39
- 3.4 本章小结39-41
- 4 地下火车站的动线41-57
- 4.1 站前广场的萎缩41-51
- 4.1.1 传统车站进站方式41-42
- 4.1.2 地下火车站的进站方式42
- 4.1.3 地下交通转换层取代站前广场职能42-47
- 4.1.4 进站方式的改变对交通转换空间商业布局的影响47-51
- 4.2 候车空间的精简51-55
- 4.2.1 传统车站的候车问题52
- 4.2.2 地下火车站的候车趋势52-54
- 4.2.3 候车方式的改变对交通转换空间商业布局的影响54-55
- 4.3 本章小结55-57
- 5 交通与商业的空间耦合与仿真分析57-84
- 5.1 互动影响57-59
- 5.1.1 商业空间与交通空间的位置关系57-58
- 5.1.2 商业设施的引导标识58-59
- 5.2 耦合方式59-63
- 5.2.1 立体耦合60-61
- 5.2.2 平面耦合61-63
- 5.3 福田站仿真模拟63-71
- 5.3.1 物理环境建模63-64
- 5.3.2 行人逻辑建模64-66
- 5.3.3 仿真数据收集66-68
- 5.3.4 福田站优化模拟68-71
- 5.4 于家堡站仿真模拟71-82
- 5.4.1 物理环境建模71-72
- 5.4.2 行人逻辑建模72-74
- 5.4.3 仿真数据收集74-76
- 5.4.4 于家堡站优化模拟76-82
- 5.5 本章小结82-84
- 6 交通转换空间内的商业布局策略84-97
- 6.1 商业规模设计策略84-86
- 6.1.1 现有常规计算方法84-85
- 6.1.2 原单位法85-86
- 6.2 商业空间布局策略86-91
- 6.2.1 通道商业86-87
- 6.2.2 边界商业87-88
- 6.2.3 独立商区88-89
- 6.2.4 开放商区89-91
- 6.3 人性化商业布局策略91-96
- 6.3.1 商业设施网络化92
- 6.3.2 商业标识层级化92-94
- 6.3.3 商业空间地域化94-95
- 6.3.4 商业业态多样化95-96
- 6.4 本章小结96-97
- 7 结论97-99
- 参考文献99-101
- 附录A101-103
- 附录B103-106
- 附录C106-108
- 附录D108-111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111-113
- 学位论文数据集11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诗华;严丹凤;杨梦雨;;商业空间的美化问题的初探[J];上海商业;2009年12期
2 王云龙;;商业空间设计[J];现代装饰(理论);2011年07期
3 管驰明,崔功豪;中国城市新商业空间及其形成机制初探[J];城市规划汇刊;2003年06期
4 易水;商业空间的创造与整合[J];时代建筑;2005年02期
5 方滨,王黎;商业空间的高价值创造[J];室内设计与装修;2005年04期
6 许十文;;商业空间:演出中[J];21世纪商业评论;2005年01期
7 赵晓龙;刘德明;;商业空间环境创作中的文化拟像解析[J];城市建筑;2009年05期
8 扈晓天;张伟;;商业空间营造对商业价值实现的影响[J];四川建筑;2009年S1期
9 常运红;李卫国;;浅析现代商业空间的构成元素[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年07期
10 唐哲人;;城市商业空间设计[J];上海商业;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峥;;商业空间设计——一门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综合性学科[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2 刘坦;柴所成;;商业空间研究[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孙贵珍;陈忠暖;;1920年代以来国内外商业空间研究的回顾、比较和展望[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刘博敏;;现代城市商业空间形态发展的多维性——以南京商业空间系统演进为例[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李粼粼;廖轶;;轨道交通构建城市可持续发展商业空间[A];2012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2年
6 孙钦毅;刘宰;;浅析街道的非正式商业空间:成因及趋势——以广州市东圃大马路为例[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2-城市设计与详细规划)[C];2013年
7 吴思敏;周轩;;商业空间动态展示设计方法的分析与应用[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2卷)[C];2009年
8 纪李梅;;北京老城区商业空间变化趋势研究——景观记录方法在城市商业空间格局变迁中的应用[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9 林静;;高等院校商业空间展示设计课程教学的探索[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10 刘碑;廖成璐;苏慧雯;朱永莉;;商业空间中花卉造景形式及其应用[A];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2013)[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赵林;颠覆传统 未来商业空间的“黑洞化”[N];经理日报;2007年
2 早报记者 郑依菁;利用商业空间培养艺术受众[N];东方早报;2013年
3 王欣瑶 山西财经大学助教;商业空间内部景观设计的作用[N];山西经济日报;2010年
4 上海鼎视环境设计有限公司 周娲;商业空间:人与城市的奇妙黏合剂[N];中华建筑报;2013年
5 王耀章;新燕莎MALL营造人性化商业空间[N];中国商报;2004年
6 张晨;传统素材融入时尚构图[N];中国花卉报;2014年
7 汤淼;张仲超;世博会财富效应已隐约可见[N];中国商报;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卉;旅游景区商业步行街消费行为与空间引导设计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2 甘沁宇;空间的语境:论消费文化时代中的商业空间设计[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3 苏甜;O2O模式下商业空间体验设计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4 刘聪;商业空间中儿童教育氛围的营造[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5 王焕成;城市商业空间无障碍生态化设计研究[D];齐鲁工业大学;2015年
6 李二曼;小型商业空间与环境景观“交互性”设计研究[D];武汉纺织大学;2015年
7 程丽昀;浅谈视觉语言在商业空间中的应用[D];河北工业大学;2015年
8 曲琳琳;叠加效应在商业空间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大连工业大学;2015年
9 董赛;商业空间“经济性”设计的研究[D];大连工业大学;2015年
10 刘育成;STP理论在商业空间室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大连工业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地下火车站交通转换空间商业设施布局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09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330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