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社区目标下的厦门中山路片区商业街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08 23:24
目前,我国处于城市建设转型的重要时期,城市发展建设重点逐步从“城市增量”转向“城市存量”。旧城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发达的交通基础设施以及密集的人口分部吸引旅游经济、外来游客介入,在此背景下如何对外展示地方文化,形成“见物见人见生活”的历史社区是旧城发展中需要思考的关键问题。商业街是旧城内各类人群汇集的公共空间,是旧城文化对外展示的窗口,也因此成为旧城更新中的重要抓手。中山路片区是厦门文化积淀丰富的旧城区,在既有的更新实践中,商业街“一层皮”式的更新方式使得游客与居民相分离,真实的地方生活与文化被埋没。针对中山路片区现状的发展困境,在历史社区的目标下,探讨商业街的发展提升路径是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在研究过程中,运用文献研究法、PSPL调研法、归纳分析法、系统分析法多种综合研究方法开展研究,论文的主要内容包含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基础研究,包括第1章、第2章。就文章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内容及方法、研究框架等进行了叙述;对国内外商业街研究进展及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并构建了围绕空间、功能、社会三个层面展开的历史社区目标下的商业街分析框架。第二部分为主体研究,包括第3章,第4章。第3...
【文章来源】:华侨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18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商业公共空间示意图(图片来源:文献资料,文献资料来源:宋桐庆,
7重要集结地。下面本文将对我国商业街的发展历史进行梳理,明确商业街从传统单一商贸职能向商业公共空间的复合属性转变的过程。同时对于旧城商业街的特征进行总结,以理解旧城商业街在城市中的作用与意义。(1)中国商业街发展的历史溯源在我国商业街的产生起源于“市肆”。剩余产品和私有财产需要交换,起初,这种交易不是固定的,也没有专业的商人。后来,交易范围越来越大,需要有一个固定的交易场所,这可能是“市潮的最早形式。然而,商品集中的市场并不代表商业街的形成。如隋唐时期的“禁夜市”、“外高墙”等管制政策,极大地制约了生活街区商业街的发展。街道两旁主要由坊墙围合,非商业区没有商店,这一时期的商业街仅具备单一的商业贸易职能。商业街的公共空间性质真正形成的时期在北宋年间,城市商品经济空前的发达与繁荣,人们对生活的要求也提高了。因此,城里的商店遍布大街小巷,改变了过去商业封闭的面貌——原来的坊墙被店铺所代替,设置在街道上的店铺,方便出入过往街道人流,吸引顾客进行商业交易。商业街开始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图1.2)。此时的商业街内既有商业贸易,也有丰富的公共生活,开始兼具了商业性与公共空间的属性。图1.2北宋清明上河图中所描绘的繁华街市景象(图片来源:网络资料,网络资料来源:https://home.fang.com/zhishi/cd/15621960.htm)到了现代,商业街更加的多元开放,除了基本的商业功能外,开始包容更加多样的城市元素,如文化、旅游、创意等。许多商业街所接纳的人群也不再
8仅是周边住区的居民,而是从各方而至的外来人群,商业街整体更加多元开放。也正因如此,商业街的公共空间性质在当下也更加强化。(2)旧城商业街旧城商业街产生于历史悠久,有固定人口居住的传统街区,本文将旧城商业街的特征作如下归类总结:①商业街空间富有传统地域风貌特征商业街植根于本土的自然地理环境与人文文化,这些因素都强烈地表现在了空间环境的建造方式上。如南方城市暑热多雨的气候特征造就了骑楼街的独特商业街道空间形式;江浙的园林文化带来了商业街与园林庭院相互交织的空间组构模式;西南山地地貌氤氲了独具特色的山地商业街形式……因而,传统的地域风貌构成了历史社区商业街独具魅力的空间环境特色。②商业街拥有在地特色的商业经营内容与经营方式商业文化经常反映出一个地区的宗教信仰、经济状况和社会传统[6],具体则体现在极富在地特色的商业经营内容与经营方式上。如成都锦里古街的更新过程中保留了四川特有的掏耳的商业形式、北京烟袋斜街在商业经营内容的选择上,沿袭传统的商业经营内容与形式,并以居民需求为核心,游客需求为辅,以保证商业发展的持续稳定[7]。历史社区商业街独特的经营内容与经营方式植根于长期以来本地居民与商业空间磨合下所产生的互动逻辑,是外来业态难以替代传统商业文脉(图1.3)。(a)成都锦里古街掏耳商业文化延续(b)北京烟袋斜街传统业态保留图1.3商业街拥有在地特色的商业经营内容与经营方式传承(图片来源:网络资料,网络资料来源:图(a)来源于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1934250100ipy5.html;图(b)来源于http://jx.people.com.cn/BIG5/n/2015/1004/c190280-26641154.html)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日常生活视角下厦门中山路片区公共空间更新研究[J]. 鲍沁雨,肖铭. 中外建筑. 2019(10)
[2]基于晋中地域文化的社区商业街景观设计研究[J]. 郭晨阳. 山西建筑. 2019(10)
[3]社区治理视野下的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J]. 黄新华,陈芳,石术,郭旻霓,蒋洋,杨洁琼. 鼓浪屿研究. 2019(01)
[4]四明实验之城市、建筑、社会诸面相——一个城市历史社区再发展案例[J]. 李彦伯. 建筑学报. 2019(02)
[5]巷弄系统振兴与老城发展的民生转向——以厦门为例[J]. 杨思声. 城市规划. 2017(07)
[6]探寻传统商业街改造的历史文脉——以济南宽厚里商业街为例[J]. 陈东田,于彩云,胡瑞祎. 华中建筑. 2016(11)
[7]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供给需求理论的比较研究[J]. 任红梅.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2016(06)
[8]街道转型实验——纽约百老汇大街改造项目评析[J]. 陈泳,张一功. 新建筑. 2016(01)
[9]批判、日常生活批判和阅读城市大街[J]. 叶齐茂. 国际城市规划. 2015(06)
[10]从一元决策到多元参与——广州恩宁路旧城更新案例研究[J]. 刘垚,田银生,周可斌. 城市规划. 2015(08)
博士论文
[1]国内游客的出游需求和行为影响机制[D]. 李罕梁.浙江大学 2015
[2]四维城市理论及应用研究[D]. 何依.武汉理工大学 2012
[3]以旅游发展为动力的旧城改造[D]. 孙永生.华南理工大学 2010
[4]城市更新过程中地方政府、开发商、民众的角色关系研究[D]. 陈煊.华中科技大学 2009
[5]我国市场经济中的供给问题研究[D]. 陈端计.厦门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基于文脉延续的朝鲜族商业街改造设计研究[D]. 刘颢珺.吉林建筑大学 2018
[2]城市旧商业街更新改造研究[D]. 严如杰.东南大学 2018
[3]旧城街道路权调适规划策略研究[D]. 肖玉敬.重庆大学 2018
[4]地域文化视野下的传统商业街建筑外立面设计研究[D]. 杨慧.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7
[5]厦门中山路与台北迪化街空间形态比较研究[D]. 张政.华侨大学 2017
[6]基于公共活动的广州西关街道空间优化策略研究[D]. 王飘逸.华南理工大学 2017
[7]城市复兴中城市文化空间的发展模式及设计[D]. 秦朗.重庆大学 2016
[8]商业区道路景观设计中的场所感营造研究[D]. 郝悦诗.重庆大学 2016
[9]城市历史社区的自发性改造更新策略研究[D]. 张晗.华南理工大学 2016
[10]漫川关镇历史社区功能优化与文化传承研究[D]. 张钰曌.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330884
【文章来源】:华侨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18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商业公共空间示意图(图片来源:文献资料,文献资料来源:宋桐庆,
7重要集结地。下面本文将对我国商业街的发展历史进行梳理,明确商业街从传统单一商贸职能向商业公共空间的复合属性转变的过程。同时对于旧城商业街的特征进行总结,以理解旧城商业街在城市中的作用与意义。(1)中国商业街发展的历史溯源在我国商业街的产生起源于“市肆”。剩余产品和私有财产需要交换,起初,这种交易不是固定的,也没有专业的商人。后来,交易范围越来越大,需要有一个固定的交易场所,这可能是“市潮的最早形式。然而,商品集中的市场并不代表商业街的形成。如隋唐时期的“禁夜市”、“外高墙”等管制政策,极大地制约了生活街区商业街的发展。街道两旁主要由坊墙围合,非商业区没有商店,这一时期的商业街仅具备单一的商业贸易职能。商业街的公共空间性质真正形成的时期在北宋年间,城市商品经济空前的发达与繁荣,人们对生活的要求也提高了。因此,城里的商店遍布大街小巷,改变了过去商业封闭的面貌——原来的坊墙被店铺所代替,设置在街道上的店铺,方便出入过往街道人流,吸引顾客进行商业交易。商业街开始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图1.2)。此时的商业街内既有商业贸易,也有丰富的公共生活,开始兼具了商业性与公共空间的属性。图1.2北宋清明上河图中所描绘的繁华街市景象(图片来源:网络资料,网络资料来源:https://home.fang.com/zhishi/cd/15621960.htm)到了现代,商业街更加的多元开放,除了基本的商业功能外,开始包容更加多样的城市元素,如文化、旅游、创意等。许多商业街所接纳的人群也不再
8仅是周边住区的居民,而是从各方而至的外来人群,商业街整体更加多元开放。也正因如此,商业街的公共空间性质在当下也更加强化。(2)旧城商业街旧城商业街产生于历史悠久,有固定人口居住的传统街区,本文将旧城商业街的特征作如下归类总结:①商业街空间富有传统地域风貌特征商业街植根于本土的自然地理环境与人文文化,这些因素都强烈地表现在了空间环境的建造方式上。如南方城市暑热多雨的气候特征造就了骑楼街的独特商业街道空间形式;江浙的园林文化带来了商业街与园林庭院相互交织的空间组构模式;西南山地地貌氤氲了独具特色的山地商业街形式……因而,传统的地域风貌构成了历史社区商业街独具魅力的空间环境特色。②商业街拥有在地特色的商业经营内容与经营方式商业文化经常反映出一个地区的宗教信仰、经济状况和社会传统[6],具体则体现在极富在地特色的商业经营内容与经营方式上。如成都锦里古街的更新过程中保留了四川特有的掏耳的商业形式、北京烟袋斜街在商业经营内容的选择上,沿袭传统的商业经营内容与形式,并以居民需求为核心,游客需求为辅,以保证商业发展的持续稳定[7]。历史社区商业街独特的经营内容与经营方式植根于长期以来本地居民与商业空间磨合下所产生的互动逻辑,是外来业态难以替代传统商业文脉(图1.3)。(a)成都锦里古街掏耳商业文化延续(b)北京烟袋斜街传统业态保留图1.3商业街拥有在地特色的商业经营内容与经营方式传承(图片来源:网络资料,网络资料来源:图(a)来源于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1934250100ipy5.html;图(b)来源于http://jx.people.com.cn/BIG5/n/2015/1004/c190280-26641154.html)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日常生活视角下厦门中山路片区公共空间更新研究[J]. 鲍沁雨,肖铭. 中外建筑. 2019(10)
[2]基于晋中地域文化的社区商业街景观设计研究[J]. 郭晨阳. 山西建筑. 2019(10)
[3]社区治理视野下的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J]. 黄新华,陈芳,石术,郭旻霓,蒋洋,杨洁琼. 鼓浪屿研究. 2019(01)
[4]四明实验之城市、建筑、社会诸面相——一个城市历史社区再发展案例[J]. 李彦伯. 建筑学报. 2019(02)
[5]巷弄系统振兴与老城发展的民生转向——以厦门为例[J]. 杨思声. 城市规划. 2017(07)
[6]探寻传统商业街改造的历史文脉——以济南宽厚里商业街为例[J]. 陈东田,于彩云,胡瑞祎. 华中建筑. 2016(11)
[7]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供给需求理论的比较研究[J]. 任红梅.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2016(06)
[8]街道转型实验——纽约百老汇大街改造项目评析[J]. 陈泳,张一功. 新建筑. 2016(01)
[9]批判、日常生活批判和阅读城市大街[J]. 叶齐茂. 国际城市规划. 2015(06)
[10]从一元决策到多元参与——广州恩宁路旧城更新案例研究[J]. 刘垚,田银生,周可斌. 城市规划. 2015(08)
博士论文
[1]国内游客的出游需求和行为影响机制[D]. 李罕梁.浙江大学 2015
[2]四维城市理论及应用研究[D]. 何依.武汉理工大学 2012
[3]以旅游发展为动力的旧城改造[D]. 孙永生.华南理工大学 2010
[4]城市更新过程中地方政府、开发商、民众的角色关系研究[D]. 陈煊.华中科技大学 2009
[5]我国市场经济中的供给问题研究[D]. 陈端计.厦门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基于文脉延续的朝鲜族商业街改造设计研究[D]. 刘颢珺.吉林建筑大学 2018
[2]城市旧商业街更新改造研究[D]. 严如杰.东南大学 2018
[3]旧城街道路权调适规划策略研究[D]. 肖玉敬.重庆大学 2018
[4]地域文化视野下的传统商业街建筑外立面设计研究[D]. 杨慧.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7
[5]厦门中山路与台北迪化街空间形态比较研究[D]. 张政.华侨大学 2017
[6]基于公共活动的广州西关街道空间优化策略研究[D]. 王飘逸.华南理工大学 2017
[7]城市复兴中城市文化空间的发展模式及设计[D]. 秦朗.重庆大学 2016
[8]商业区道路景观设计中的场所感营造研究[D]. 郝悦诗.重庆大学 2016
[9]城市历史社区的自发性改造更新策略研究[D]. 张晗.华南理工大学 2016
[10]漫川关镇历史社区功能优化与文化传承研究[D]. 张钰曌.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3308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33308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