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足迹视角下校园建筑节能评价体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10 13:19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国家对教育领域的不断重视,校园建筑尤其是大学校园的建筑体量、教职工人数都有显著增长,带来的能源消耗问题也日趋显著,在公共费用、能源支出等方面都有了大幅度提高,甚至呈数倍增长。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能源消耗,校园的特殊使用功能又决定了其人均能耗大于社会平均水平。目前我国校园节能减排目标大多着眼于降低建筑年实际使用能耗总量,缺少其他分阶段管控能源使用情况、提高建筑节能水平的依据。由于校园建筑生产活动各阶段碳排放具有持续性和体量大的特点,本文基于碳足迹视角,利用能源监测平台对建筑物能耗的连续监测等方式,根据实时数据变化,动态调整、筛选出影响校园建筑节能的关键因素,进一步拓展校园建筑节能评价指标及体系构建,试图从全生命周期角度评价校园建筑碳排放及节能水平,从长远角度来看具有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本文首先结合全生命周期碳足迹理论,对单体建筑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碳排放形式进行了梳理和计算,对各阶段碳排放影响因素和互相作用关系进行了分类和解释,在时间上贯穿建筑前期策划、规划设计、建造施工、运营维护直至拆除清理各个阶段。由于前期策划和规划设计阶段碳排放量难以量化,本文碳排放计量和指标...
【文章来源】: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0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绿色校园发展脉络图
对气候变化行动网络(2016)统计报告0显示,当前中国约有2000多所高校,以平均??10000人的体量进行估算,约有总量2亿人生活在高等校园中,校园也因此成为能源使??用密集型公共单位,其节能减排试点示范作用对其他产业具有较大的影响,绿色校园及??节约型校园建设发展脉络如下图所示。??,???、/?\?,?k??I了《gppMpm?:?《教育部关于开展节能|丨《高等学校校园建筑节能|??1;彳7动纲要》?j?|?i减排学校行动的通知》丨5监管系统建设技术导则》;??;?M?^??1??1%>0?1996?2()06?2007?2(1)8?2009?2Q17??:?:?,?:?、、?,?T?、??—??'??,;《_学校节约型丨丨十艮告提出)??j塔乐礼宣言|丨《关于建设节约;丨校园建设管理与技丨丨“绿色校园”概念丨??I型校园的通知》I;术导则(试行)》;!及其建设目标?!????、、?Z,'、?>??图2-1绿色校园发展咏络图??Figure?2-1?The?Development?of?Green?Campus??从绿色校园概念的提出到推动高校建立能耗管理系统,国家对高校的能耗管理越来??越重视,从政策的发展变化和相关文件中可提取出绿色校园的本质特征有以下几方面:??
??系数,最终得分由E(5分制得分X权重系数)计算而得,图2-3表现不同的评分结果所处??不同的5个评估区域,其中A到E区域分别指向建筑能耗的增加、居住质量的下降以??及环境负担的增加。结果为A的建筑为最佳绿色建筑,能耗较少且适宜居住,结果为E??的建筑说明建筑能耗过高且环境舒适度差,不符合居住要求。??--??匕^^丨—I—I——??0?12?3?4?5??L能源、资源和环境付出??图2-3《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评估结果框图??Figure?2-3?Diagram?results?of?"Green?Olympic?Building?Evaluation?System??2)绿色校园评价标准??2013年《绿色校园评价标准》0?(CSUS/GBC04-20〗3)发布,发行单位为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与绿色建筑与节能专业委员会,明确了我国开展绿色校园工作的参考性依??据,也是国内最权威的针对绿色校园的评价指标体系之一。本体系的涵盖范围包括中小??学学校以及高等学校,涵盖了?7项大指标,58项具体指标,一般项数从生态、环境、运??行、功能、教育推广等多方面测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全生命周期的建筑碳排放测算——以广州某校园办公楼改扩建项目为例[J]. 王幼松,杨馨,闫辉,张雁,李剑锋. 工程管理学报. 2017(03)
[2]吉林省公共建筑节能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战乃岩,卢海江,冯鑫宇,刘雨童. 科技风. 2017(08)
[3]湖南省既有居住建筑节能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 马琰. 北京城市学院学报. 2015(06)
[4]关于建筑节能的评价:能耗和能效的思辨与未来发展思考[J]. 彭琛,郝斌. 暖通空调. 2015(09)
[5]建筑围护结构的节能评价及节能潜力[J]. 王清平. 能源研究与管理. 2015(01)
[6]不同结构建筑生命周期能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研究[J]. 龚先政,王志宏,高峰. 住宅产业. 2012(05)
[7]层次分析法权重计算方法分析及其应用研究[J]. 邓雪,李家铭,曾浩健,陈俊羊,赵俊峰.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12(07)
[8]《绿色校园评价标准》编制研究[J]. 吴志强,汪滋淞,干靓. 建设科技. 2012(06)
[9]建筑材料CO2排放计算方法及其减排策略研究[J]. 罗智星,杨柳,刘加平,韩冰. 建筑科学. 2011(04)
[10]关于建筑碳排放量化的思考与建议[J]. 何福春,付祥钊.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0(06)
博士论文
[1]碳足迹视角下中国建筑全产业链碳排放测算方法及减排政策研究[D]. 刘菁.北京交通大学 2018
[2]整合碳排放评价的中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研究[D]. 高源.天津大学 2014
硕士论文
[1]哈尔滨市绿色建筑节能设计评价研究[D]. 刘丽妍.东北林业大学 2016
[2]建筑基础全过程节能减排评价研究[D]. 韩秉玺.浙江大学 2015
[3]基于动态权重的校园建筑节能评价模型构建及应用[D]. 谢妍.华南理工大学 2014
[4]基于LCA的建筑碳排放控制与预测研究[D]. 陈冲.华中科技大学 2013
[5]低碳建筑技术推广应用研究[D]. 张晓晗.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1
[6]我国绿色住宅评价体系研究[D]. 曲征.华东师范大学 2011
[7]基于改进价值工程方法的建筑节能评价研究[D]. 许盛夏.天津大学 2010
[8]节能住宅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 赵务舟.武汉理工大学 2010
[9]节能建筑评价体系研究[D]. 李金云.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9
[10]基于LEED的绿色建筑经济评价方法研究[D]. 文艺植.长安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334135
【文章来源】: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0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绿色校园发展脉络图
对气候变化行动网络(2016)统计报告0显示,当前中国约有2000多所高校,以平均??10000人的体量进行估算,约有总量2亿人生活在高等校园中,校园也因此成为能源使??用密集型公共单位,其节能减排试点示范作用对其他产业具有较大的影响,绿色校园及??节约型校园建设发展脉络如下图所示。??,???、/?\?,?k??I了《gppMpm?:?《教育部关于开展节能|丨《高等学校校园建筑节能|??1;彳7动纲要》?j?|?i减排学校行动的通知》丨5监管系统建设技术导则》;??;?M?^??1??1%>0?1996?2()06?2007?2(1)8?2009?2Q17??:?:?,?:?、、?,?T?、??—??'??,;《_学校节约型丨丨十艮告提出)??j塔乐礼宣言|丨《关于建设节约;丨校园建设管理与技丨丨“绿色校园”概念丨??I型校园的通知》I;术导则(试行)》;!及其建设目标?!????、、?Z,'、?>??图2-1绿色校园发展咏络图??Figure?2-1?The?Development?of?Green?Campus??从绿色校园概念的提出到推动高校建立能耗管理系统,国家对高校的能耗管理越来??越重视,从政策的发展变化和相关文件中可提取出绿色校园的本质特征有以下几方面:??
??系数,最终得分由E(5分制得分X权重系数)计算而得,图2-3表现不同的评分结果所处??不同的5个评估区域,其中A到E区域分别指向建筑能耗的增加、居住质量的下降以??及环境负担的增加。结果为A的建筑为最佳绿色建筑,能耗较少且适宜居住,结果为E??的建筑说明建筑能耗过高且环境舒适度差,不符合居住要求。??--??匕^^丨—I—I——??0?12?3?4?5??L能源、资源和环境付出??图2-3《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评估结果框图??Figure?2-3?Diagram?results?of?"Green?Olympic?Building?Evaluation?System??2)绿色校园评价标准??2013年《绿色校园评价标准》0?(CSUS/GBC04-20〗3)发布,发行单位为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与绿色建筑与节能专业委员会,明确了我国开展绿色校园工作的参考性依??据,也是国内最权威的针对绿色校园的评价指标体系之一。本体系的涵盖范围包括中小??学学校以及高等学校,涵盖了?7项大指标,58项具体指标,一般项数从生态、环境、运??行、功能、教育推广等多方面测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全生命周期的建筑碳排放测算——以广州某校园办公楼改扩建项目为例[J]. 王幼松,杨馨,闫辉,张雁,李剑锋. 工程管理学报. 2017(03)
[2]吉林省公共建筑节能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战乃岩,卢海江,冯鑫宇,刘雨童. 科技风. 2017(08)
[3]湖南省既有居住建筑节能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 马琰. 北京城市学院学报. 2015(06)
[4]关于建筑节能的评价:能耗和能效的思辨与未来发展思考[J]. 彭琛,郝斌. 暖通空调. 2015(09)
[5]建筑围护结构的节能评价及节能潜力[J]. 王清平. 能源研究与管理. 2015(01)
[6]不同结构建筑生命周期能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研究[J]. 龚先政,王志宏,高峰. 住宅产业. 2012(05)
[7]层次分析法权重计算方法分析及其应用研究[J]. 邓雪,李家铭,曾浩健,陈俊羊,赵俊峰.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12(07)
[8]《绿色校园评价标准》编制研究[J]. 吴志强,汪滋淞,干靓. 建设科技. 2012(06)
[9]建筑材料CO2排放计算方法及其减排策略研究[J]. 罗智星,杨柳,刘加平,韩冰. 建筑科学. 2011(04)
[10]关于建筑碳排放量化的思考与建议[J]. 何福春,付祥钊.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0(06)
博士论文
[1]碳足迹视角下中国建筑全产业链碳排放测算方法及减排政策研究[D]. 刘菁.北京交通大学 2018
[2]整合碳排放评价的中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研究[D]. 高源.天津大学 2014
硕士论文
[1]哈尔滨市绿色建筑节能设计评价研究[D]. 刘丽妍.东北林业大学 2016
[2]建筑基础全过程节能减排评价研究[D]. 韩秉玺.浙江大学 2015
[3]基于动态权重的校园建筑节能评价模型构建及应用[D]. 谢妍.华南理工大学 2014
[4]基于LCA的建筑碳排放控制与预测研究[D]. 陈冲.华中科技大学 2013
[5]低碳建筑技术推广应用研究[D]. 张晓晗.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1
[6]我国绿色住宅评价体系研究[D]. 曲征.华东师范大学 2011
[7]基于改进价值工程方法的建筑节能评价研究[D]. 许盛夏.天津大学 2010
[8]节能住宅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 赵务舟.武汉理工大学 2010
[9]节能建筑评价体系研究[D]. 李金云.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9
[10]基于LEED的绿色建筑经济评价方法研究[D]. 文艺植.长安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3341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3334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