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生物滞留设施雨水径流调控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30 00:47
  海绵城市是目前我国大力发展的新型城市建设理念,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我国城市内涝问题,同时具有净化水质和美化环境等功能。生物滞留设施作为海绵城市中一项常见的单项措施,其结构相对简单,对周边环境和地理位置适应性强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选择进水水力负荷、植物配比和规模效应3种不同的外界条件,通过不同条件下生物滞留设施的模拟试验,探究生物滞留设施对雨水径流总量、雨水径流峰值等水文评价指标的控制效果及变化规律,以及分析不同外界因素下生物滞留设施对雨水径流的调控效能的影响效果。在不同水力负荷和不同植物配比条件下,生物滞留系统对雨水径流水文过程均呈现指数增长-增幅变缓-趋于稳定的变化过程。试验结果显示,生物滞留设施对径流总量削减率为23.3%100%、径流峰值削减率为5.6%100%、径流峰现延后时间为18 min60 min。水力负荷对生物滞留设施的雨水径流调控起到抑制作用,而植物配比起到促进作用。通过对比不同规模设施组合的生物滞留设施对雨水径流调控效果影响,发现生物滞留设施对径流总量削减率为28.5%100%、... 

【文章来源】:河北工程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生物滞留设施雨水径流调控影响因素研究


中国城镇化率演变情况

城镇化,降雨径流,城市建设,海绵


图 1-2 城镇化前后降雨径流对比Fig.1-2 Comparison of rainfall runoff before and after urbanization为应对城镇雨洪问题,近些年,我国大力推行海绵城市建设,并颁布一系列相关的政策法规。2013 年 12 月 13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发表关于“加强海绵城市建设”的讲话;2015 年 1 月 20 日,财政部、住建部、水利部联合发布《关于组织申报 2015 年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的通知》;2015 年10 月 16 日,国办发布《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通过海绵城市建设,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2017 年 5 月 17 日,住建部、发改委联合发布《全国城市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实现城市建设模式转型;2018 年 3 月 22 日,在联合国发起“国际水行动 10 年”计划之际,我国海绵城市计划成为联合国的关注焦点之一。同年 5 月 9 日,福建省福州市召开了海绵城市及水生态交流峰会,会上发布了《2018 中国海绵城市建设白皮书》,并推介上海、福州、天津、广州、萍乡 5 个国内海绵城市建设典型案例。

购物广场,实景,露天,雨水径流


保过滤能力稳定同时防止填料进入砾石生物滞留设施于污染较为严重的区域,如交通主干道土壤间需做防水措施,以免雨水径流渗。不同,生物滞留设施又可分为生态树池(Ecological tree pool)影响树木正常生长的前提下,设置在树和净化起较大作用[11]。雨水径流在经过过滤、吸附等作用达到水质净化的效果态树池这种设计既控制和净化雨水径流池主要由覆盖层、土壤介质层、排水层 1-3 所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倒置生物滯留技术水量水质控制效果研究[J]. 林宏军,王建龙,赵梦圆,孙博,谢剑飞,李俊奇.  水利水电技术. 2019(06)
[2]生物滞留系统植物筛选与综合评价[J]. 余雪花,陈垚,任萍萍,郑爽,程启洪.  环境工程学报. 2019(07)
[3]中国海绵城市建设与实践[J]. 章林伟.  给水排水. 2018(11)
[4]4种生物滞留填料对径流污染净化效果对比[J]. 刘增超,李家科,蒋春博,罗陶然,陈梦杰.  水资源保护. 2018(04)
[5]海绵城市系统构建模式[J]. 王浩,梅超,刘家宏.  水利学报. 2017(09)
[6]生物滞留槽快速设计方法及实例研究[J]. 刘增超,李家科,蒋春博,李怀恩,黄宁俊.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2017(02)
[7]雨水生物滞留设施中植被的设计与养护[J]. 陈垚,杨威,王健斌,潘伟亮.  中国给水排水. 2017(12)
[8]基于HYDRUS-1D模型的不同生物滞留池中水分及溶质运移特征模拟[J]. 李家科,赵瑞松,李亚娇.  环境科学学报. 2017(11)
[9]基于SWMM的生物滞留池布置水文时空效应[J]. 宋奔奔,高成,寇传和,张家立.  水资源保护. 2017(03)
[10]雨水花园中植物的选择与设计[J]. 刘斯荣,刘春丽.  湖北工业大学学报. 2016(03)

硕士论文
[1]基于雨洪管理的西安住区雨水景观生态设计手法研究[D]. 许建超.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
[2]基于低影响开发(LID)理念的城市公园规划设计研究[D]. 王景.四川农业大学 2015
[3]带有淹没区的生物滞留池优化设计与运行研究[D]. 刘靖文.东南大学 2015
[4]浅析低影响开发理论体系及其在北京的应用[D]. 杨桦.北京林业大学 2014
[5]雨水花园在规划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 孙奎永.河北工业大学 2014
[6]雨水口与渗滤树池的优化设计及联合应用研究[D]. 王淇.北京建筑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4147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34147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0e9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