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设计理念下的靠崖式窑洞民宿环境设计改造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09 23:23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传统窑洞民居的诸多缺陷,导致大量原住民选择居住新式楼房从而导致传统靠崖式窑洞被废弃和遗忘。但是窑洞作为人类居住空间发展历史上不可或缺的一环,尤其在中国这个发源于黄河流域的文明更是不可以被遗忘。窑洞自身的生态型低能耗的特点也在社会大力提倡低碳环保生活的背景下被人们逐渐记起。从生态化角度对李家山村靠崖式窑洞院落的现状加以评估,提出生态化的改造设计理念。所以“山里的院子“李家山村靠崖式窑洞就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本文突破了以往对于窑洞改造设计的桎梏,创新性的选择了一处十分具有特色的靠崖式窑洞与明清砖瓦民居建筑相结合的特色窑洞民居院落进行改造设计。在符合现代人居住要求和审美的基础上最大限度保留原建筑的风貌。同时不拘泥于传统窑洞民居对于材料和装饰的限制,为靠崖式窑洞的民宿提出一些可借鉴的实践依据。
【文章来源】:景德镇陶瓷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李家山村区位图
景德镇陶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改造对象李家山村及周边环境分析7图3.2李家山村鸟瞰图图3.3改造对象实景图3.2李家山村靠崖式窑洞民宿环境改造策略3.2.1村落空间李家山村的窑洞基本上以靠崖式窑洞为主,但是靠近坡顶的两处地主大院则是靠崖式窑洞与明清砖瓦木结构建筑相结合的建筑。整体村落依山沟而建,共分9层,两处地主大院皆位于山坡顶部,村内现存建筑精心设计,精心施工,依山就势,高下叠置。村内上一层建筑的院子就是下一层建筑的屋顶,所以村内道路多是砖石铺就的坡道虽然较为险峻,但是也带来了一个好处,就是下雨的时候雨水可以顺着坡道靠山一侧的排水沟逐渐汇入坡底,最终流入黄河,不会出现雨天积水的问题。但是现存村内建筑大多因居民搬迁等原因出现空置现象,这次民宿改造的目标东地主大院也只有一位90岁的爷爷居住,家人也都住在外地,如果老人去世这些宝贵的窑洞遗存也会被空置直到衰败。本次设计基本保持村落原本空间分布。3.2.2建筑形态李家山村的建筑以水磨砖对缝砌筑建筑,砖雕、木雕、石雕以及装饰精美的匾额四处可见。建筑形式多以砖拱顶明柱厦檐四合院为主,且依山而建。倒座、厢房多为一泼水和双泼水硬山顶瓦房。街道有高有低,以条石砌筑。水路布局合理,随
景德镇陶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改造对象李家山村及周边环境分析7图3.2李家山村鸟瞰图图3.3改造对象实景图3.2李家山村靠崖式窑洞民宿环境改造策略3.2.1村落空间李家山村的窑洞基本上以靠崖式窑洞为主,但是靠近坡顶的两处地主大院则是靠崖式窑洞与明清砖瓦木结构建筑相结合的建筑。整体村落依山沟而建,共分9层,两处地主大院皆位于山坡顶部,村内现存建筑精心设计,精心施工,依山就势,高下叠置。村内上一层建筑的院子就是下一层建筑的屋顶,所以村内道路多是砖石铺就的坡道虽然较为险峻,但是也带来了一个好处,就是下雨的时候雨水可以顺着坡道靠山一侧的排水沟逐渐汇入坡底,最终流入黄河,不会出现雨天积水的问题。但是现存村内建筑大多因居民搬迁等原因出现空置现象,这次民宿改造的目标东地主大院也只有一位90岁的爷爷居住,家人也都住在外地,如果老人去世这些宝贵的窑洞遗存也会被空置直到衰败。本次设计基本保持村落原本空间分布。3.2.2建筑形态李家山村的建筑以水磨砖对缝砌筑建筑,砖雕、木雕、石雕以及装饰精美的匾额四处可见。建筑形式多以砖拱顶明柱厦檐四合院为主,且依山而建。倒座、厢房多为一泼水和双泼水硬山顶瓦房。街道有高有低,以条石砌筑。水路布局合理,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闽南传统地域特色的市政配套景观建筑研究——以漳州南山桥改造提升为例[J]. 王青. 中外建筑. 2019(04)
[2]由民居建筑的改造到地域文化的尊重——以窑洞改造为例[J]. 朱明,陆晓斌. 大众文艺. 2018(23)
[3]极端气候下豫西地区靠崖窑的热响应特性研究[J]. 朱佳音,聂平,童丽萍,赵希,刑超杰. 建筑科学. 2017(12)
[4]豫西地区靠崖窑洞的再生及改造更新研究——以巩义市康店镇靠崖式窑洞为例[J]. 郭巍巍,凌士义. 大众文艺. 2017(21)
[5]传统窑洞的当代生态化设计改造策略[J]. 孙迪. 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 2017(05)
[6]基于概念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 班奇志. 建筑知识. 2017(07)
[7]靠崖式窑洞民居的原生态思想观[J]. 杨子奇. 美术界. 2013(03)
[8]陈炉古镇窑洞民居建造方法初探[J]. 陈和虎,陈熊俊. 美术大观. 2010(11)
[9]下沉式窑居的可持续改造研究——建设河南陕县大坪村下沉式窑居示范项目的启示[J]. 吴蔚,王军,吴农. 南方建筑. 2010(05)
硕士论文
[1]原生态设计理念下的传统窑洞民居改造设计研究[D]. 袁媛.广西师范大学 2018
本文编号:3427185
【文章来源】:景德镇陶瓷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李家山村区位图
景德镇陶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改造对象李家山村及周边环境分析7图3.2李家山村鸟瞰图图3.3改造对象实景图3.2李家山村靠崖式窑洞民宿环境改造策略3.2.1村落空间李家山村的窑洞基本上以靠崖式窑洞为主,但是靠近坡顶的两处地主大院则是靠崖式窑洞与明清砖瓦木结构建筑相结合的建筑。整体村落依山沟而建,共分9层,两处地主大院皆位于山坡顶部,村内现存建筑精心设计,精心施工,依山就势,高下叠置。村内上一层建筑的院子就是下一层建筑的屋顶,所以村内道路多是砖石铺就的坡道虽然较为险峻,但是也带来了一个好处,就是下雨的时候雨水可以顺着坡道靠山一侧的排水沟逐渐汇入坡底,最终流入黄河,不会出现雨天积水的问题。但是现存村内建筑大多因居民搬迁等原因出现空置现象,这次民宿改造的目标东地主大院也只有一位90岁的爷爷居住,家人也都住在外地,如果老人去世这些宝贵的窑洞遗存也会被空置直到衰败。本次设计基本保持村落原本空间分布。3.2.2建筑形态李家山村的建筑以水磨砖对缝砌筑建筑,砖雕、木雕、石雕以及装饰精美的匾额四处可见。建筑形式多以砖拱顶明柱厦檐四合院为主,且依山而建。倒座、厢房多为一泼水和双泼水硬山顶瓦房。街道有高有低,以条石砌筑。水路布局合理,随
景德镇陶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改造对象李家山村及周边环境分析7图3.2李家山村鸟瞰图图3.3改造对象实景图3.2李家山村靠崖式窑洞民宿环境改造策略3.2.1村落空间李家山村的窑洞基本上以靠崖式窑洞为主,但是靠近坡顶的两处地主大院则是靠崖式窑洞与明清砖瓦木结构建筑相结合的建筑。整体村落依山沟而建,共分9层,两处地主大院皆位于山坡顶部,村内现存建筑精心设计,精心施工,依山就势,高下叠置。村内上一层建筑的院子就是下一层建筑的屋顶,所以村内道路多是砖石铺就的坡道虽然较为险峻,但是也带来了一个好处,就是下雨的时候雨水可以顺着坡道靠山一侧的排水沟逐渐汇入坡底,最终流入黄河,不会出现雨天积水的问题。但是现存村内建筑大多因居民搬迁等原因出现空置现象,这次民宿改造的目标东地主大院也只有一位90岁的爷爷居住,家人也都住在外地,如果老人去世这些宝贵的窑洞遗存也会被空置直到衰败。本次设计基本保持村落原本空间分布。3.2.2建筑形态李家山村的建筑以水磨砖对缝砌筑建筑,砖雕、木雕、石雕以及装饰精美的匾额四处可见。建筑形式多以砖拱顶明柱厦檐四合院为主,且依山而建。倒座、厢房多为一泼水和双泼水硬山顶瓦房。街道有高有低,以条石砌筑。水路布局合理,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闽南传统地域特色的市政配套景观建筑研究——以漳州南山桥改造提升为例[J]. 王青. 中外建筑. 2019(04)
[2]由民居建筑的改造到地域文化的尊重——以窑洞改造为例[J]. 朱明,陆晓斌. 大众文艺. 2018(23)
[3]极端气候下豫西地区靠崖窑的热响应特性研究[J]. 朱佳音,聂平,童丽萍,赵希,刑超杰. 建筑科学. 2017(12)
[4]豫西地区靠崖窑洞的再生及改造更新研究——以巩义市康店镇靠崖式窑洞为例[J]. 郭巍巍,凌士义. 大众文艺. 2017(21)
[5]传统窑洞的当代生态化设计改造策略[J]. 孙迪. 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 2017(05)
[6]基于概念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 班奇志. 建筑知识. 2017(07)
[7]靠崖式窑洞民居的原生态思想观[J]. 杨子奇. 美术界. 2013(03)
[8]陈炉古镇窑洞民居建造方法初探[J]. 陈和虎,陈熊俊. 美术大观. 2010(11)
[9]下沉式窑居的可持续改造研究——建设河南陕县大坪村下沉式窑居示范项目的启示[J]. 吴蔚,王军,吴农. 南方建筑. 2010(05)
硕士论文
[1]原生态设计理念下的传统窑洞民居改造设计研究[D]. 袁媛.广西师范大学 2018
本文编号:34271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34271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