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数化下福温移民古道(闽地段)沿线聚落时空演化及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27 02:02
福温古道是千百年来人口迁移的产物,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孕育了灿烂的多元文化,其中,古道文化及其沿线的聚落文化是其最典型的代表。随着文化线路研究课题的兴起,愈来愈多的古道、古道沿线聚落成为了研究的热点。本文以类型学为理论支撑,通过大量的调研,较为系统的剖析了福温古道(闽地)沿线聚落的类型、空间特征,参数化的解析了古道及沿线聚落的时空演化规律与聚落特征,为科学理性地认识、保护与合理利用古道及沿线聚落奠定了基础。本文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大量的调研、文献解读与古地图转译,首先系统梳理了福温移民历史、福温古道中驿道与非驿道的历史演变与环境特征;其次针对古道所属行政区域及地形地貌划分了福温古道沿线(闽地)聚落地理单元,其中基于行政区域划分为7个地理单元,基于古道本体的线路模拟和古道高程分析划分为4个地理单元,分析得出古道沿线闽地聚落在不同地理单元中具有的差异性、普遍性的聚落文化、聚落分布、聚落时空演变规律、聚落参数化特征;再次运用类型学的方法论,针对福温古道沿线闽地聚落的空间形态进行分类,分为平面形态、内部空间结构、路网结构三大类型,进而细化分类,提取不同类型聚落空间形态特征及参数化数据特征。紧接着提...
【文章来源】: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3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2.1宁德市、温州市区位图(来源:自制)??Fig.2.1?Location?map?of?Ningde?and?Wenzhou??
华东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15页??S???^?e?^?Tt??,?、^^^■:,)二=?吵V?:::=二??*n?磨五代移民an?.??'■?*?"??图2.?2福建地区移民图(来源:自制)??Fig.2.2?Fujian?immigration?map??2.2.2温州地区往福建移民??据《福建移民史》记载,浙江地区曾为北方汉人入闽的重要中转站(详见附录(5))。??公元前202年,秦灭,刘汉王朝建立,十年后,汉惠帝加封其后裔驺摇为东海王,??辖地包括今温州、台州和丽水,在汉武帝时期东瓯于闽越国的控制之下(详见附录(6))。??由于早期浙南地区向福建东北部地区的陆上交通常常受到倭寇侵扰,以至于早期的??航海活动奠定了福建东北部地区的移民开发基本格局,以福州为始发的陆上出省交通自??汉王朝时期开始出现,位于中间的霞浦县同时作为闽东北部移民的中转地和这一区域的??开发源头(详见附录(7))。??自唐末到五代,“长溪”和“赤岸”两地声名远扬,渐渐地与两地地理位置较为接??近的温州、瑞安、平阳等地居民大多选择从此进入闽地。这一时期长溪县及其所属赤岸,??成闽浙移民主要的迁出地与迁入地(详见附录(8))。由于霞浦县城以前是长溪县的所??在地,又因为长溪县和赤岸地理位置十分相近,故有“长溪赤岸”这个称呼。??唐末开通的“雪峰间道”到了宋代己成为闽东北地区重要的茶、盐道路(详见附录??(9)),这条道路除了承担运输茶、盐外,还承捎了闽浙地区移民往来的重要功能,以??福安地区唐宋时期的移民情况而言,有相当-部分来自浙南、建州等地区的移民均是经??由此路迁往长溪县西部山区的。??2.2.3福建地区往温州移民??
华东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17页??又打通了一条从句章(今宁波)到东瓯及东瓯至闽越的沿海陆路,即由今温州、瓯海、??瑞安、平阳、苍南越分水岭进入福鼎至福州。[26]这条古道在客观上成为汉魏以降的闽浙??间人口大迁移之捷径。(如图2.3所示)??.3?-?.?^????/??/??/晒?咖??图2.?3东瓯至闽越的沿海陆路(来源:自制)??Fig.2.?3?Coastal?land?route?from?Dongpu?to?Yueyue??据《福建通志》载,清代,由省会福州通往省外的古道共有4条。其中有一条为福??温路一一经连江、罗源、宁德、霞浦(后改福安)、福鼎至温州的大路,在汉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之前形成。(如图2.4所示)福温路大部路段宽6尺,路面皆用??块石铺砌。??〖261吴炎主编.温州市交通忐[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4.《陆路》《古道篇》:289.??
本文编号:3460648
【文章来源】: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3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2.1宁德市、温州市区位图(来源:自制)??Fig.2.1?Location?map?of?Ningde?and?Wenzhou??
华东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15页??S???^?e?^?Tt??,?、^^^■:,)二=?吵V?:::=二??*n?磨五代移民an?.??'■?*?"??图2.?2福建地区移民图(来源:自制)??Fig.2.2?Fujian?immigration?map??2.2.2温州地区往福建移民??据《福建移民史》记载,浙江地区曾为北方汉人入闽的重要中转站(详见附录(5))。??公元前202年,秦灭,刘汉王朝建立,十年后,汉惠帝加封其后裔驺摇为东海王,??辖地包括今温州、台州和丽水,在汉武帝时期东瓯于闽越国的控制之下(详见附录(6))。??由于早期浙南地区向福建东北部地区的陆上交通常常受到倭寇侵扰,以至于早期的??航海活动奠定了福建东北部地区的移民开发基本格局,以福州为始发的陆上出省交通自??汉王朝时期开始出现,位于中间的霞浦县同时作为闽东北部移民的中转地和这一区域的??开发源头(详见附录(7))。??自唐末到五代,“长溪”和“赤岸”两地声名远扬,渐渐地与两地地理位置较为接??近的温州、瑞安、平阳等地居民大多选择从此进入闽地。这一时期长溪县及其所属赤岸,??成闽浙移民主要的迁出地与迁入地(详见附录(8))。由于霞浦县城以前是长溪县的所??在地,又因为长溪县和赤岸地理位置十分相近,故有“长溪赤岸”这个称呼。??唐末开通的“雪峰间道”到了宋代己成为闽东北地区重要的茶、盐道路(详见附录??(9)),这条道路除了承担运输茶、盐外,还承捎了闽浙地区移民往来的重要功能,以??福安地区唐宋时期的移民情况而言,有相当-部分来自浙南、建州等地区的移民均是经??由此路迁往长溪县西部山区的。??2.2.3福建地区往温州移民??
华东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17页??又打通了一条从句章(今宁波)到东瓯及东瓯至闽越的沿海陆路,即由今温州、瓯海、??瑞安、平阳、苍南越分水岭进入福鼎至福州。[26]这条古道在客观上成为汉魏以降的闽浙??间人口大迁移之捷径。(如图2.3所示)??.3?-?.?^????/??/??/晒?咖??图2.?3东瓯至闽越的沿海陆路(来源:自制)??Fig.2.?3?Coastal?land?route?from?Dongpu?to?Yueyue??据《福建通志》载,清代,由省会福州通往省外的古道共有4条。其中有一条为福??温路一一经连江、罗源、宁德、霞浦(后改福安)、福鼎至温州的大路,在汉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之前形成。(如图2.4所示)福温路大部路段宽6尺,路面皆用??块石铺砌。??〖261吴炎主编.温州市交通忐[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4.《陆路》《古道篇》:289.??
本文编号:34606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34606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