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散式电采暖负荷群调节能力评估及提升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07 00:44
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全球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环境和气候问题,这使得电能供给的低碳化成为当前发展的必然趋势。而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网中,其“源侧”主动调节能力逐渐受到限制,这就对“负荷侧”灵活可调节资源提出了巨大的需求。在国家清洁供暖的政策支持下,我国北方地区具有大量电采暖负荷且发展迅猛,作为一种重要的柔性可时移负荷,当其达到一定规模时势必将成为电网运行中非常可观的需求响应资源。但目前各类电采暖负荷仅处于满足供热需求的调控状态,如何深入挖掘其调节潜能并纳入电力系统调度运行中,将是重要的研究方向。本文首先分析单个电采暖负荷的工作特性,提出了表征单个电采暖负荷调节能力的量化指标,并基于此指标分析电采暖负荷的调节特性;其次通过电采暖运行控制实验采集到了大量实测运行数据,基于实测数据量化分析室外温度对电采暖负荷运行特性的影响;而后介绍了电采暖负荷的等效热参数模型,并简要分析此模型评估单个电采暖负荷调节能力的局限性,为提高电采暖负荷调节能力的评估精度,提出了采用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优化极限学习机(Extreme Learning Machine,E...
【文章来源】:东北电力大学吉林省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2-3单个电采暖调节特性??2.2电采暖负荷运行实验??
?第2章电采暖负荷调节能力分析及其评估模型的建立??2.2.1实验数据的采集??此居民小区内电采暖设备类型均为分散式居民电采暖,楼宇建筑有17层,楼宇内因??未有用户入住,因此可不考虑人员活动带来的增益效果。实验选取15、16、17三层楼的??电采暖负荷进行运行控制,分别模拟底层、中层和顶层电采暖供暖情况,且各楼层相同类??型房间电采暖负荷配置相同。其标准楼层平面图如图2-4所示。本文选取16层一典型房间??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并建立模型,对其电采暖负荷调节能力进行评估,其房间实验采集信息??如表2-1所示。??图2-4电采暖居民楼标准平面图???表2-1实验房间数据采集信息???房间编号?面积/m2?电采暖负荷功率/kW?数据采集时间??_?-?。.9??本次实验数据采集时间范围为2018年2月5日00:00至2月12日00:00,采样时间间??隔为5min。如图2-5所示,试验设备主要有:分散式电采暖负荷,本实验中其处于运行状??态下功率恒定,功能为调节室内温度;温控器,功能为接受执行温控指令,采集传输室内??温度数据;网盒,功能为无线连接网盒和云控制平台。主要采集量包括.?室内温度、电采??暖开关时序状态、电采暖功率、室外温度。??(a)电采暖?\b)温控器?(c)网盒??图2-5实验设备??-9-??
?第2章电采暖负荷调节能力分析及其评估模型的建立??2.2.1实验数据的采集??此居民小区内电采暖设备类型均为分散式居民电采暖,楼宇建筑有17层,楼宇内因??未有用户入住,因此可不考虑人员活动带来的增益效果。实验选取15、16、17三层楼的??电采暖负荷进行运行控制,分别模拟底层、中层和顶层电采暖供暖情况,且各楼层相同类??型房间电采暖负荷配置相同。其标准楼层平面图如图2-4所示。本文选取16层一典型房间??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并建立模型,对其电采暖负荷调节能力进行评估,其房间实验采集信息??如表2-1所示。??图2-4电采暖居民楼标准平面图???表2-1实验房间数据采集信息???房间编号?面积/m2?电采暖负荷功率/kW?数据采集时间??_?-?。.9??本次实验数据采集时间范围为2018年2月5日00:00至2月12日00:00,采样时间间??隔为5min。如图2-5所示,试验设备主要有:分散式电采暖负荷,本实验中其处于运行状??态下功率恒定,功能为调节室内温度;温控器,功能为接受执行温控指令,采集传输室内??温度数据;网盒,功能为无线连接网盒和云控制平台。主要采集量包括.?室内温度、电采??暖开关时序状态、电采暖功率、室外温度。??(a)电采暖?\b)温控器?(c)网盒??图2-5实验设备??-9-??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热电联产参与电网调峰补偿定价与利益分配方法[J]. 周一凡,胡伟,闵勇,高凯,金晓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9(18)
[2]电力辅助服务市场下电采暖促进风电消纳的经济性分析[J]. 严干贵,杨玉龙. 全球能源互联网. 2019(03)
[3]含高渗透率可再生能源的配电网广义储能优化配置[J]. 茆美琴,刘云晖,张榴晨,张健.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9(08)
[4]考虑热舒适度的变频空调响应调控策略[J]. 黄海涛,王岱锋,朱丰泽,王俊伟. 电力建设. 2018(09)
[5]基于温度预报的户用电采暖负荷可调节能力评估[J]. 黄亚峰,朱玉杰,穆钢,丁道敏,崔杨. 电网技术. 2018(08)
[6]基于GA-ELM的铝合金压铸件晶粒尺寸预测[J]. 梅益,孙全龙,喻丽华,王传荣,肖华强. 金属学报. 2017(09)
[7]典型居民温控负荷建模及聚合特性研究[J]. 李东东,刘洋,林顺富,边晓燕. 电测与仪表. 2017(16)
[8]基于空调自适应修正模型的户用微电网能量优化[J]. 窦晓波,孙帅,陆斌,吴在军,刘晶,袁晓冬.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7(15)
[9]分散式电采暖负荷协同优化运行策略[J]. 范帅,郏琨琪,郭炳庆,蒋利民,王治华,何光宇.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7(19)
[10]居民温控负荷聚合功率及响应潜力评估方法研究[J]. 李亚平,姚建国,雍太有,鞠平,杨胜春,时欣利.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7(19)
本文编号:3480832
【文章来源】:东北电力大学吉林省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2-3单个电采暖调节特性??2.2电采暖负荷运行实验??
?第2章电采暖负荷调节能力分析及其评估模型的建立??2.2.1实验数据的采集??此居民小区内电采暖设备类型均为分散式居民电采暖,楼宇建筑有17层,楼宇内因??未有用户入住,因此可不考虑人员活动带来的增益效果。实验选取15、16、17三层楼的??电采暖负荷进行运行控制,分别模拟底层、中层和顶层电采暖供暖情况,且各楼层相同类??型房间电采暖负荷配置相同。其标准楼层平面图如图2-4所示。本文选取16层一典型房间??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并建立模型,对其电采暖负荷调节能力进行评估,其房间实验采集信息??如表2-1所示。??图2-4电采暖居民楼标准平面图???表2-1实验房间数据采集信息???房间编号?面积/m2?电采暖负荷功率/kW?数据采集时间??_?-?。.9??本次实验数据采集时间范围为2018年2月5日00:00至2月12日00:00,采样时间间??隔为5min。如图2-5所示,试验设备主要有:分散式电采暖负荷,本实验中其处于运行状??态下功率恒定,功能为调节室内温度;温控器,功能为接受执行温控指令,采集传输室内??温度数据;网盒,功能为无线连接网盒和云控制平台。主要采集量包括.?室内温度、电采??暖开关时序状态、电采暖功率、室外温度。??(a)电采暖?\b)温控器?(c)网盒??图2-5实验设备??-9-??
?第2章电采暖负荷调节能力分析及其评估模型的建立??2.2.1实验数据的采集??此居民小区内电采暖设备类型均为分散式居民电采暖,楼宇建筑有17层,楼宇内因??未有用户入住,因此可不考虑人员活动带来的增益效果。实验选取15、16、17三层楼的??电采暖负荷进行运行控制,分别模拟底层、中层和顶层电采暖供暖情况,且各楼层相同类??型房间电采暖负荷配置相同。其标准楼层平面图如图2-4所示。本文选取16层一典型房间??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并建立模型,对其电采暖负荷调节能力进行评估,其房间实验采集信息??如表2-1所示。??图2-4电采暖居民楼标准平面图???表2-1实验房间数据采集信息???房间编号?面积/m2?电采暖负荷功率/kW?数据采集时间??_?-?。.9??本次实验数据采集时间范围为2018年2月5日00:00至2月12日00:00,采样时间间??隔为5min。如图2-5所示,试验设备主要有:分散式电采暖负荷,本实验中其处于运行状??态下功率恒定,功能为调节室内温度;温控器,功能为接受执行温控指令,采集传输室内??温度数据;网盒,功能为无线连接网盒和云控制平台。主要采集量包括.?室内温度、电采??暖开关时序状态、电采暖功率、室外温度。??(a)电采暖?\b)温控器?(c)网盒??图2-5实验设备??-9-??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热电联产参与电网调峰补偿定价与利益分配方法[J]. 周一凡,胡伟,闵勇,高凯,金晓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9(18)
[2]电力辅助服务市场下电采暖促进风电消纳的经济性分析[J]. 严干贵,杨玉龙. 全球能源互联网. 2019(03)
[3]含高渗透率可再生能源的配电网广义储能优化配置[J]. 茆美琴,刘云晖,张榴晨,张健.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9(08)
[4]考虑热舒适度的变频空调响应调控策略[J]. 黄海涛,王岱锋,朱丰泽,王俊伟. 电力建设. 2018(09)
[5]基于温度预报的户用电采暖负荷可调节能力评估[J]. 黄亚峰,朱玉杰,穆钢,丁道敏,崔杨. 电网技术. 2018(08)
[6]基于GA-ELM的铝合金压铸件晶粒尺寸预测[J]. 梅益,孙全龙,喻丽华,王传荣,肖华强. 金属学报. 2017(09)
[7]典型居民温控负荷建模及聚合特性研究[J]. 李东东,刘洋,林顺富,边晓燕. 电测与仪表. 2017(16)
[8]基于空调自适应修正模型的户用微电网能量优化[J]. 窦晓波,孙帅,陆斌,吴在军,刘晶,袁晓冬.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7(15)
[9]分散式电采暖负荷协同优化运行策略[J]. 范帅,郏琨琪,郭炳庆,蒋利民,王治华,何光宇.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7(19)
[10]居民温控负荷聚合功率及响应潜力评估方法研究[J]. 李亚平,姚建国,雍太有,鞠平,杨胜春,时欣利.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7(19)
本文编号:34808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3480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