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隔震设计减震系数法与直接设计法的对比分析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27 13:04
  随着隔震技术理论研究的不断成熟与深入,越来越多的建筑、桥梁、隧道等基础设施采用隔震设计。与传统的非隔震设计方法不同,隔震技术通过在结构中设置隔震装置,延长了结构的自振周期,增加结构的阻尼比,从而避开了场地的卓越周以减弱地震能量向上传递,并提高了结构的抗震性能。然而,现在的隔震设计方法大多采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提出的减震系数法,其本质上是一种非隔震设计方法,存在着明显的缺陷与不足。本文将介绍《建筑隔震设计规范》中提出的一种新的直接设计隔震分析方法,并与减震系数法进行对比分析,比较这两种设计方法的异同,从而为工程设计人员提供参考和隔震规范的修订提供建议。本文工作内容主要包括:(1)简要概述了隔震技术的发展概况,隔震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隔震支座最新的研究进展以及我国隔震技术发展研究现状,并提出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和内容。(2)介绍了减震系数法进行基础隔震设计,以及减震系数法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流程。通过工程实例介绍了隔震支座选取与布置的原则,以及进行时程分析时地震的选取,并求出相应的减震系数和进行了罕遇地震作用下的验算。(3)介绍了直接设计法进行隔震设计,直接设计方法是即将出台的《建筑隔震设计... 

【文章来源】:广州大学广东省

【文章页数】:11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隔震设计减震系数法与直接设计法的对比分析研究


基础隔震结构

等效模型,基础隔震结构,基础隔震,隔震层


等效模型

平面布置图,平面布置图,底层,标准层平面


底层平面布置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隔震结构在地下室内爆炸荷载作用下的连续倒塌模拟[J]. 杜永峰,曾晓虹.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2019(02)
[2]LRB支座疲劳温度力学试验及隔震结构地震响应影响分析[J]. 何文福,周莉蓓,许浩,刘文光,三山剛史.  振动工程学报. 2019(02)
[3]层间组合隔震结构随机动力可靠度分析[J]. 刘彦辉,刘小换,谭平,金建敏,张颖.  振动工程学报. 2019(02)
[4]基于性能的隔震结构直接设计方法[J]. 滕晓飞,谭平,王晓哲,黄襄云.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6)
[5]基于三维隔震的巨子结构多维地震反应分析[J]. 颜学渊,祁皑,毛会敏,徐小勇.  土木工程学报. 2017(05)
[6]带限位装置的基础隔震结构反应谱研究[J]. 熊仲明,黄汉英,虞子良,陈轩.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2)
[7]层间滑移隔震结构地震作用有限元分析[J]. 张海龙,展猛,王社良.  地震工程学报. 2016(04)
[8]新型钢棒阻尼器隔震橡胶支座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 程蓓,邓烜,李世伟,蒋航军,曾德民.  建筑结构. 2016(08)
[9]隔震结构损伤性能与可靠度研究[J]. 杜东升,王曙光,刘伟庆,李威威.  振动与冲击. 2016(01)
[10]芦山地震建筑震害统计分析[J]. 蔡晓光,孙有为,郭晓云.  自然灾害学报. 2015(06)

博士论文
[1]隔震结构等效线性化设计方法及应用研究[D]. 余文正.昆明理工大学 2018
[2]新型简易隔震技术理论与试验研究[D]. 徐凯.广州大学 2017
[3]复杂隔震结构的分析与软件实现[D]. 党育.武汉理工大学 2011
[4]橡胶隔震支座的刚度特征与隔震建筑的性能试验研究[D]. 曾德民.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2007
[5]橡胶隔震支座力学性能及隔震结构地震反应分析研究[D]. 刘文光.北京工业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5223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35223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a63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