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府城建筑形制协调研究与保护
发布时间:2017-05-09 14:00
本文关键词:太原府城建筑形制协调研究与保护,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华夏文明深厚而悠长,山西为其文明起源地之一,是整个中国历史文化的缩影。太原府城自古以来都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与军事重镇,承载了太多的历史文化,留给我们太多的历史遗存,对于身处现代社会的我们是弥足珍贵的财富。对太原的历史遗存进行科学有效的保护,不仅仅有益于本土文化的传承,更为中华文明的历史与发展研究提供了宝贵基础资料。第一章为绪论,着重界定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同时表明了研究方法与意义。第二章系统地介绍了府城的诞生与演变,强调了太原府城的历史性。第三章介绍了现有的法律法规及其对历史遗存的影响。第四章从“点”、“线”、“面”的概念切入分析了府城中的历史文物遗迹。第五章从“点”、“线”、“面”三个方面对府城内的历史遗存给予保护规划建议。第六章结语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归纳。本文将对太原府城内这些珍贵的历史遗迹进行科学系统地分析整理,对这些珍贵的遗存的现状与演变有了更系统、更全面、深深入的了解,构建太原府城历史文物体系,为今后保护规划工作的深入提供重要的、科学的理论依据。本论文通过分析府城的历史沿革、建筑单体、道路交通网络和历史片区的研究,希望能更有效的促进太原府城保护与复兴,促进传统文化的弘扬,更好的展现处出古城的特色,构建全面而系统的保护模式。本文对这些遗存中具有机具代表性的精华予以论述和研究。
【关键词】:太原府城 历史城区 保护片区 太原建筑 传统街巷
【学位授予单位】:太原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984.114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9
- 第一章 绪论9-13
- 1.1 研究背景9
- 1.2 法律法规的局限性9
- 1.3 繁荣经济下城市化的进程过快9-10
- 1.4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意识的觉醒10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10-11
- 1.5.1 研究目的10
- 1.5.2 研究意义10-11
- 1.6 研究方法11-12
- 1.6.1 文献查阅法11
- 1.6.2 调查法11-12
- 1.6.3 专家咨询法12
- 1.7 研究框架12-13
- 第二章 太原府城历史过往研究13-31
- 2.1 城市概况13-15
- 2.1.1 地理位置及环境13-15
- 2.1.2 地方文化15
- 2.2 历史沿革15-18
- 2.2.1 石器时代15-16
- 2.2.2 春秋时期16
- 2.2.3 秦汉时期16-17
- 2.2.4 盛唐时期17
- 2.2.5 北宋时期17
- 2.2.6 明清时期17-18
- 2.2.7 近代18
- 2.2.8 新中国时期18
- 2.3 城址变迁18-23
- 2.3.1 晋阳古城18-19
- 2.3.2 宋平晋城19-21
- 2.3.3 明太原府城21-22
- 2.3.4 清太原城22
- 2.3.5 民国太原22
- 2.3.6 新中国太原城22-23
- 2.4 中原北门控扼四方的都城重镇23-31
- 2.4.1 捍卫中原的北方战略要地23
- 2.4.2 北方政权的必争之地23-24
- 2.4.3 历代反映军镇特点的城防格局24-28
- 2.4.4 反映军镇特点的城市外围防御体系遗存28-31
- 第三章 太原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现状31-37
- 3.1 地方法规31
- 3.2 保护规划31-32
- 3.3 机构及职能32-33
- 3.4 保护资金33
- 3.5 主要面临的问题33-37
- 3.5.1 历史古城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尚未意识到历史文化及其载体的宝贵价值33-34
- 3.5.2 缺乏整体保护思路,,太原历史城区的传统风貌逐步丧失34-37
- 第四章 府城的建筑形制研究37-87
- 4.1 太原府城总体格局形制概述38
- 4.2 府城中的“点”38-59
- 4.2.1 府城内宗教建筑的发展演变48-52
- 4.2.2 府城内行政建筑的发展演变52-54
- 4.2.3 学校类建筑的发展演变54-56
- 4.2.4 商业服务建筑的发展演变56-57
- 4.2.5 居住建筑的发展演变57-59
- 4.2.6 点缀性建筑59
- 4.3 府城中的“线”59-66
- 4.3.1 传统街巷60-61
- 4.3.2 传统街巷发展与历史文脉保护61-63
- 4.3.3 太原府城传统街巷名称来源63
- 4.3.4 历史城区的道路交通组织的保护措施63-64
- 4.3.5 河流水系64
- 4.3.6 古城墙64-66
- 4.4 府城中的“面”66-87
- 4.4.1 东三巷历史文化街区66-76
- 4.4.2 文瀛湖风貌保护区76-87
- 第五章 太原府城的保护与发展研究87-95
- 5.1 文物建筑保护研究87-90
- 5.1.1 文物建筑的总体保护措施88-89
- 5.1.2 文物建筑灾害及威胁防御措施89
- 5.1.3 文物古迹的保护与利用建议89-90
- 5.1.4 历代城廓格局保护90
- 5.2 街道格局保护90-91
- 5.2.1 南北向景观道路90-91
- 5.2.2 东西向景观道路91
- 5.3 太原府城城址环境保护91
- 5.3.1 严格保护与太原府城的城西水系密切相关的北沙河、南沙河形态格局。91
- 5.3.2 控制形成东山双塔寺与太原府城之间的实现通廊91
- 5.3.3 保护控制太原府城历史城区与东西山之间的联系91
- 5.4 府城城池格局展示91-95
- 5.4.1 历史轴线关系展示92-93
- 5.4.2 近现代省城先锋功能展示93
- 5.4.3 建设展示标识系统93-95
- 第六章 结语95-97
- 参考书目97-99
- 插图表格目录99-101
- 致谢101-10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10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牛白琳;;清代太原府剧场功能初探[J];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晋阳文化遗存[N];太原日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孟苗;“剪纸”围墙扮亮省城[N];山西日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赵乐;北宋太原府(并州)研究[D];山西大学;2014年
2 师文;太原府城建筑形制协调研究与保护[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3 朱苏宁;基于文化景观空间传承的太原府城保护更新研究[D];清华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太原府城建筑形制协调研究与保护,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25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3525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