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雷州邦塘村聚落空间与建筑特色保护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30 00:15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幅员辽阔、民族众多、自然环境多样、地域社会经济条件不尽相同的国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地逐渐形成了特征鲜明的传统聚落与民居建筑形式,生动的反应了地域环境特色、社会发展状况、民俗文化特点,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可以说传统村落传承了中华文明的根脉。雷州半岛地处广东西南一隅,历史发展进程中那些必然与偶然的契合,在这里产生了独具特色的聚落与建筑形式。但是较之学术界对于广府、客家、潮汕三大民系及传统村落、建筑的深入研究,雷州半岛依然养在深闺人未识。因此笔者从雷州地区的地域环境、文化渊源着手,重点对雷州市邦塘村聚落空间与建筑特色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研究,希望找到传统村落中人与建筑、环境三者之间和谐共生的关系,为雷州地区传统聚落的保护与更新提供一些基础研究。论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阐述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介绍了研究对象,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分析,提出了研究方法和框架。第二章探析雷州半岛国之南隅、三面环海的海洋文化特征,分析了自先秦以来雷州地区及邦塘村历史地域、人口变迁、移民迁徙和社会经济对于传统文化的影响。第三章对邦塘村传统聚落空间周边环境、风水选址、街巷空间和防御体系等... 

【文章来源】:广东工业大学广东省

【文章页数】:9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对象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传统村落
        1.4.2 聚落空间
        1.4.3 保护
        1.4.4 更新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1.5.1 国外研究综述
        1.5.2 国内研究综述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邦塘村自然与人文背景
    2.1 自然地理
    2.2 历史渊源与人口组成
    2.3 文化渊源
    2.4 社会经济
    2.5 小结
第三章 邦塘村聚落空间特征
    3.1 现状环境要素
        3.1.1 水系
        3.1.2 农田
        3.1.3 环村绿化
    3.2 风水选址与村落布局
        3.2.1 传统风水理论及影响
        3.2.2 聚落选址
        3.2.3 聚落布局
    3.3 古村道路体系
    3.4 古村防御体系
        3.4.1 对自然灾害的防御
        3.4.2 对战乱盗匪的防御
    3.5 节点空间形态
        3.5.1 广场
        3.5.2 泉眼
        3.5.3 古井
        3.5.6 古树
        3.5.7 水口塔
    3.6 聚落空间布局特征探析
        3.6.1 因地制宜的村落空间布局
        3.6.2 梳式布局的建筑聚落空间
        3.6.3 追求文运的空间布局意象
    3.7 小结
第四章 邦塘村传统民居建筑特色
    4.1 民居平面布局形式
        4.1.1 民居基本单元
        4.1.2 民居组合演变形式
    4.2 民居建筑典型构成要素分析
        4.2.1 院落、天井
        4.2.2 正房
        4.2.3 厝屋
        4.2.4 门楼
        4.2.5 山墙
        4.2.6 照壁
        4.2.7 花厅、花墙
    4.3 邦塘村公共建筑分析
        4.3.1 祠堂
        4.3.2 宫庙
        4.3.4 客厅
        4.3.5 防御建筑
    4.4 邦塘村传统建筑特色探析
        4.4.1 建筑文化特征探讨
        4.4.2 民居建筑特征分析
        4.4.3 建筑装饰艺术特点
        4.4.4 建筑材料与建造特色
    4.5 小结
第五章 邦塘村的保护与更新
    5.1 邦塘村现状问题分析
        5.1.1 文化景观改变
        5.1.2 传统建筑风貌破坏
        5.1.3 基础设施匮乏
        5.1.4 传统文化消失
    5.2 国内外传统村落保护与更新优秀案例研究
        5.2.1 浙江松阳县平田村——民宿旅游的复兴案例
        5.2.2 台湾南投县桃米村——社区营造的典型案例
        5.2.3 日本长野县“妻笼宿”——“由下而上”的实践案例
    5.3 邦塘村保护与更新的原则与目标
        5.3.1 保护与更新原则
        5.3.2 保护与更新目标
    5.4 邦塘村保护与更新实施
        5.4.1 村落整体保护与更新
        5.4.2 泉水及临泉空间的保护与更新
        5.4.3 街巷空间的保护与整治
        5.4.4 民居建筑群的保护与更新
    5.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课题研究与设计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传统古村落的保护与利用探索——以广西贺州市秀水村为例[J]. 王路生.  规划师. 2014(S2)
[2]松阳县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发展的实践与思考[J]. 胡卫亮.  新农村. 2014(07)
[3]雷州红砖民居封火山墙多样性演变成因研究[J]. 梁林,张可男,陆琦.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2014(S1)
[4]四部门联合下发指导意见加强中国传统村落保护[J]. 彭泺.  建筑设计管理. 2014(05)
[5]雷州潮溪村古建筑装饰类型及文化内涵[J]. 怀康,刘怡凡.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4(02)
[6]国外历史街区保护利用研究回顾与启示[J]. 张锦东.  中华建设. 2013(10)
[7]雷州半岛清代民居聚落空间格局探析——以邦塘古村为例[J]. 吴刘萍,陈少宜,何德文.  华中建筑. 2013(06)
[8]挖掘历史文化 创建旅游特色——雷州半岛旅游文化研究力点浅论[J]. 李星,朱欣文.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1(05)
[9]落阵营聚落民居形态初探[J]. 王金平,吉晓楠.  文物世界. 2011(04)
[10]浅析明清时期雷州民居建筑的文化传承[J]. 王静,周楚雄.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2010(02)

博士论文
[1]基于可持续发展观的雷州半岛乡村传统聚落人居环境研究[D]. 梁林.华南理工大学 2015
[2]秦汉士人隐逸思想研究[D]. 谭慧存.河南大学 2012
[3]云南民族聚落空间解析[D]. 王莉莉.武汉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基于文化地理学的雷州地区传统村落及民居研究[D]. 赵映.华南理工大学 2015
[2]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与开发[D]. 柯睿.华中师范大学 2015
[3]夏门村聚落空间及其演变研究[D]. 梁振昱.北京交通大学 2015
[4]粤西地区传统村落空间形态保护与发展研究[D]. 张乃健.广州大学 2013
[5]传统聚落东林村地域性空间研究及其发展策略[D]. 赖奕堆.华南理工大学 2012
[6]潮溪村历史聚落空间特征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 林琳.华南理工大学 2012
[7]雷州古城空间形态研究[D]. 董昊昱.沈阳建筑大学 2012
[8]天井关传统聚落与民居形态分析[D]. 贾丽娜.太原理工大学 2010
[9]新视野下的党家村[D]. 杨铭.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0
[10]安顺屯堡聚落空间形态与保护策略研究[D]. 祝文明.华中科技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5571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35571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d1c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