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包头市中心城区居住区空间形态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02 05:59
  进入21世纪以来,快速城市化带来城市人口的激增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引发了住宅的大量需求。随着房地产快速发展背景下土地资源的浪费使用,居住用地呈现无序扩张,城市内居住用地的增长速度过快,致使居住用地与城市人口的比重失衡,居住区空间形态布局混乱,居民的生活质量不断下降。包头市具有优越的区域位置,城市化进程以及经济发展都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城市性质发生了较大转变,土地政策、住房制度也进行了转变,房地产市场不断得到发展,空间的均质化现象也由空间异质性所代替。近些年包头市在人口增加速度减缓的情况下,住宅建设用地仍在建设用地中占据较高比例,但包头市的人均居住用地指标并未达到用地规范标准。通过数据的计算与分析,包头市中心城区人口-居住用地协调程度属于严重不协调状态,形势较为严峻,中心城区居住区空间已经饱和但人口持续增长,人口分布不均衡,新区存在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配置不到位,布局不合理等现象。包头市现存的居住区之间建设时间跨度较大,在城市发展过程中逐渐暴露出了一些问题,老旧居住区无法满足现在人们生活的需求,新建居住区缺乏吸引力,导致入住率较低等。针对这些现存的问题,本文根据包头市中心城区... 

【文章来源】:内蒙古科技大学内蒙古自治区

【文章页数】:1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包头市中心城区居住区空间形态发展研究


呼包鄂城市群位置关系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城市用地,相关指标,来源,图片


内蒙古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包头优越的区域位置,促使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发展过程中城市出现了如道路拥堵、住房供需关系失衡、土地资源浪费等很多问题,因此,应首先对城市与居住区的发展关系进行了解,其次需要重点剖析研究居住区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及城市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部分,为居住区空间的优化与布局塑造良好的基矗目前国内对居住区空间形态和布局优化的研究多集中在东部及沿海等发达城市,西部城市的相关研究比较薄弱。选择包头进行分析,不仅可以针对目前城市存在的问题进行优化解决,还可补充现状研究的不足,为地理位置和发展相似城市做出案例。1.1.3社会背景包头这个城市建设至今,城市性质转变较大,住房由国家供给和单位提供转为自主选择,空间的均质化现象也由空间异质性所代替,在建设过程中也面临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总结:(一)在《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中居住相关规定,由于包头市处于第Ⅰ气候区,应满足人均居住用地面积指标范围在28.0~38.0㎡/人,居住用地面积占城市建设用地比例为25%~40%。据2018年包头统计年鉴中的数据可以得知,包头市中心城区居住用地面积图1.1呼包鄂城市群位置关系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图1.2居住相关指标对比(图片来源:作者根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绘制)

包头,人口,年鉴,来源


内蒙古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4-表1.4包头市中心城区人口-居住用地协调等级(表格来源:根据包头统计年鉴数据计算绘制)将计算所得的数据与包头城市人口、居住用地面积进行对比(见图1.3-1.4)。图1.3包头市中心城区人口变化(图片来源:作者根据包头统计年鉴整理绘制)图1.4包头市中心城区历年竣工住宅面积(图片来源:作者根据包头统计年鉴整理绘制)①1991-2000年间,包头市中心城区人口处于持续增长状态,住宅建筑面积在1998-2000年出现下降趋势,导致需求大于供应,人口与居住用地的协调程度呈现轻度到中度的不协调,协调状况不容乐观。②2001-2010年间,包头市中心城区的人口仍处于稳定增长状态,从2003年开始竣工住房面积大幅度增加,包头的居住用地面积由31.86平方公里突变到2010年的58.60平方公里,此时间段内居住用地发展远快于人口增长速度,两者呈现极度不协调状态。③2011-2017年间,包头市中心城区人口呈现持续稳定增长状态,但在2011年房屋竣工面积突增到达历年的最高点,住宅供应远大于人口需求,不协调程度愈发严重。这个时期城市居住用地增长率较缓,人口的增加导致人均居住用地紧张,而人口增长主要集中在城市中心区,居住资源不平衡,需要疏导人口来减轻中心城区的压力。(三)在实地调研中,发放的调研问卷中的相关问题(图1.5):您是否有两套或两套以上住房,中有47.5%的人选择有,且仍有43%的人有购房打算,有19%的人是为了投资置业,仅次于选择自己居住的人数。包头市中心城区住房呈现供应大于需求的现象,空置住房过多。从整体分析来看,包头市中心城区的人口与城市居住用地呈现严重不协调状态,1991-19951996-20002001-20052006-20102011-2017城市居住用地增长率(‰)6.0215.51055.3110.49城市人口增长?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POI数据的城市生活便利度指数研究[J]. 崔真真,黄晓春,何莲娜,周志强.  地理信息世界. 2016(03)
[2]大城市新区居住空间演化与扩展模式——以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J]. 从政,李婷.  规划师. 2015(S1)
[3]浅析城市老年人社区公共空间环境[J]. 张馨.  设计. 2015(01)
[4]我国城市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失调特征及差异研究[J]. 尹宏玲,徐腾.  城市规划学刊. 2013(02)
[5]“苏联规划”在中国:历史回溯与启示[J]. 赵晨,申明锐,张京祥.  城市规划学刊. 2013(02)
[6]史谈包头规划[J]. 孙伟红.  城建档案. 2012(09)
[7]中东欧“后社会主义”转型城市空间结构研究述评[J]. 王丹.  国际城市规划. 2011(02)
[8]城市便利性、生活质量与城市发展:综述及启示[J]. 吴文钰.  城市规划学刊. 2010(04)
[9]四版规划与一座城市的“本色”[J]. 高海峰.  中国城市经济. 2009(04)
[10]基于多智能体的地理空间分异现象模拟——以城市居住空间演变为例[J]. 陶海燕,黎夏,陈晓翔,刘小平.  地理学报. 2007(06)

博士论文
[1]西安市主城区居住空间格局与形成机制研究[D]. 杨瑛.西北大学 2016
[2]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居住空间形态演进与发展[D]. 姜斌.辽宁师范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新时期中国大城市郊区住区营建的调控策略研究[D]. 史晓华.华中科技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5636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35636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f66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