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基于历史环境下的汕头小公园片区公共空间整合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19 03:03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城市经历过快速发展的过程后,城市历史遗产受到极大的破坏。历史街区的对保存城市记忆的重要性逐渐得到重视,其保护复兴工作也逐渐被重视并广泛展开。同时国内对历史街区保护的认知,也从以往仅对建筑单体的保护扩展到历史建筑周边公共空间环境的保护。汕头小公园是国内少有的把“花园城市”规划理念落地实施的近代商埠城市,在中国城市发展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没有城墙、城门的约束,并且远离政治中心,各种地缘优势使汕头商埠得以叙述扩张发展。近代先进的规划理念决定其具备丰富多元的城市公共空间,并且与市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目前小公园开埠区修缮工程正处于起步阶段,但主要着重于对部分建筑单体的修缮,对建筑周边的公共空间仍缺乏梳理及整合。因此,本文以汕头小公园片区公共空间作为研究对象,并提出针对的整合设计方法。本文选定小公园核心片区公共空间为研究对象,首先分别从历史街区及公共空间两方面梳理国内外现有的理论研究,并筛选出典型的国内外实践案例,提取对汕头小公园片区具有借鉴意义的经验;然后梳理小公园开埠区发展历程,结合汕头与广州近代市政规划的借鉴背景,总结出汕头小公园片区公共空间的独特性,并提出其在当代的... 

【文章来源】: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8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缘起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缘起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2.3 研究范围与对象
    1.3 研究的核心概念
        1.3.1 小公园
        1.3.2 历史街区
        1.3.3 骑楼
        1.3.4 公共空间
    1.4 研究文献综述
        1.4.1 历史街区理论研究现状
        1.4.2 公共空间研究现状
        1.4.3 骑楼街区研究现状
        1.4.4 汕头小公园相关研究现状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历史街区公共空间理论与实践
    2.1 国内外历史街区理论研究
        2.1.1 国外历史街区保护理论
        2.1.2 国内历史街区保护理论
    2.2 公共空间理论研究
        2.2.1 国内外公共空间理论研究基础
        2.2.2 公共空间系统论研究方法
            2.2.2.1 公共空间的核心要素——空间形态要素
            2.2.2.2 公共空间的其他要素
    2.3 历史街区公共空间保护利用案例借鉴
        2.3.1 国外历史街区公共空间保护利用案例
            新加坡牛车水骑楼街区——界面严格控制的街道空间
            京都清水寺历史街区——起承转合的公共空间序列
        2.3.2 国内历史街区公共空间保护利用案例
            潮州太平路牌坊街片区——以牌坊街为主干的鱼骨状街巷系统景观规划
            台北三峡老街历史街区——骑楼街建筑及生活原真性的修缮保护
            澳门历史城区公共空间系统——步行系统覆盖的公共空间网络规划
            宜兰“兰城新月”旧城文化走廊——城市微更新“宜兰经验”
            深圳南头古城公共空间改造——高密度城区下的“插入式”公共空间营造
            广州恩宁路永庆坊街区微改造——新旧并存的历史街区微改造经验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汕头小公园片区公共空间发展回溯
    3.1 汕头小公园开埠区发展历史回溯
        3.1.1 明清时期汕头市集的发端
        3.1.2 近代百年商埠的开端
        3.1.3 民国市政厅时期的都市计划
        3.1.4 现代至今汕头开埠区的发展
    3.2 汕头小公园开埠区对民国广州市政规划的借鉴
        3.2.1 广州——岭南近代政治中心城市
        3.2.2 汕头——远离政治中心的近代商埠城市
    3.3 汕头小公园片区公共空间价值再认识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汕头小公园片区公共空间现状研究
    4.1 汕头小公园核心片区公共空间类型与概况
    4.2 汕头小公园核心片区步行可达性的公共空间网络概况
        4.2.1 汕头小公园核心片区公共空间的服务半径分析
        4.2.2 步行可达的公共空间网络
    4.3 汕头小公园核心片区公共空间现状分析
        4.3.1 广场空间——以重要历史建筑界定的公共空间
            4.3.1.1 中山亭广场——核心集散广场空间
            4.3.1.2 邮政博物馆前广场——文化展览类广场空间
            4.3.1.3 老妈宫及戏院前广场——宗教及观演类广场空间
            4.3.1.4 存心善堂前广场——宗教类广场空间
            4.3.1.5 归纳对比分析
            4.3.1.6 小结
        4.3.2 绿地空间——由街坊建筑界定的开放绿地
            4.3.2.1 南生百货西侧绿地——大型街区绿地
            4.3.2.2 妈宫前古井公园——微型街心绿地
            4.3.2.3 小结
        4.3.3 骑楼街空间——由骑楼建筑界定的外围步行空间
            4.3.3.1 全天候步行骑楼街
            4.3.3.2 车行步行混合骑楼街
        4.3.4 街巷空间——位于街区内部的步行空间
            4.3.4.1 南生百货街区——以中山亭为中心的放射状网格街巷系统
            4.3.4.2 陶芳酒楼街区——新旧肌理混合的街巷系统
            4.3.4.3 老妈宫戏院街区——不规则走向的街巷系统
            4.3.4.4 归纳对比分析
            4.3.4.5 小结
    4.4 四类公共空间现状归纳与对比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汕头小公园片区公共空间整合设计
    5.1 公共空间整合设计基本原则——体验性、可达性、协调性、多样性、教育性
        5.1.1 注重公共空间的人文体验性
        5.1.2 增强公共空间的交通可达性
        5.1.3 保持公共空间的视觉协调性
        5.1.4 维护公共空间的功能多样性
        5.1.5 增强公共空间的历史教育性
    5.2 公共空间整合设计策略
        5.2.1 丰富公共空间的文化内涵
            (1)反映场地的地域文化特质
            (2)整合具地域特色的多元业态
            (3)保留场地历史的时代肌理
            (4)加强场地历史文化的教育性
            (5)适应当今多元的文化需求
        5.2.2 营造“点——线——面”的完整公共空间网络
            (1)实现步行交通可达性
            (2)实现节点视觉标识性
        5.2.3 增加公共空间的活动面积
            (1)减少场地的活动障碍物
            (2)停留空间与通行空间的界定划分
            (3)增加停留性的活动节点
        5.2.4 增加街区绿化景观层次
            (1)充分利用现有绿地资源
            (2)增加街道绿化层次
        5.2.5 完善街区基础设施
            (1)增加基础设施数量
            (2)满足人群的个性化需求
            (3)体现街区节点的差异性
    5.3 本章小结
结语
改进方向及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社区微更新:北京老城公共空间的设计介入途径探讨[J]. 侯晓蕾,郭巍.  风景园林. 2018(04)
[2]城市即展场,展览即实践[J]. 都市实践.  风景园林. 2018(04)
[3]胡同里的新生活——北京旧城景山片区公共空间景观更新[J]. 郭巍,侯晓蕾.  风景园林. 2018(04)
[4]北京杨梅竹斜街环境更新及夹道公共空间营造项目[J]. 谢晓英.  风景园林. 2018(04)
[5]汕头市小公园历史街区的发展演变及影响机制[J]. 黄夏苑,李立勋.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2)
[6]基于空间生产视角的历史街区改造困境——以汕头小公园历史街区为例[J]. 袁奇峰,蔡天抒.  现代城市研究. 2016(07)
[7]论汕头城市历史文脉的延续——关于开埠文化历史建筑的“保育”与“活化”探讨[J]. 陈志民.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02)
[8]骑楼建筑空间艺术美学探识(上)[J]. 杨宏烈.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 2015(04)
[9]政商博弈视角下的汕头近代城市规划研究——从1921至1937年[J]. 冯琼.  城市规划. 2015(11)
[10]城市空间与其使用价值——汕头中山公园的城市空间意义[J]. 郑莉.  南方建筑. 2015(02)

博士论文
[1]近代闽南与潮汕侨乡建筑文化比较研究[D]. 李岳川.华南理工大学 2015
[2]旧城改造中公共空间的整合与营造[D]. 黄健文.华南理工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汕头小公园开埠区骑楼建筑研究[D]. 肖宗平.广州大学 2018
[2]历史街区公共交往空间综合评价体系研究[D]. 何善思.华南理工大学 2015
[3]广州昌兴街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利用研究[D]. 李青琳.华南理工大学 2012
[4]潮州古城发展演变及保护研究[D]. 陈小凡.华南理工大学 2010
[5]海口市骑楼历史街区水巷口示范区保护更新策略研究[D]. 苏阳.华中科技大学 2011
[6]旧城区更新改造中邻里场所的塑造研究[D]. 陆柳莹.长安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5960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35960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dce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