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发泡生土材料制备与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2-07-20 13:04
生土材料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古老建材。但是传统生土材料强度低、耐水性和体积稳定性差,作为承重墙体材料的应用受到限制,难以充分发挥其固有的保温、蓄热、调湿等功能。本文采用无机胶凝材料和微生物发泡剂对生土材料进行改性,制备了轻质、保温、隔热和较高强度的发泡生土材料,探索了微生物发泡生土材料的原料组成和配合比计算方法,分析泡沫掺量对生土材料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利用图像分析软件ImageJ分析生土材料的微观孔结构。探究微生物发泡生土材料干密度、孔结构与其他性能的关系。利用计算机断层成像技术(X-ray computered tomography,简称X-CT)得到微生物发泡生土材料3D孔结构特征,采用实验测量验证理论模型的方式得到其导热模型。研究结果如下:(1)微生物发泡剂与0.5%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复掺时泡沫性能最优,发泡倍数为15,1 h沉降距为2 mm,1 h泌水率为48%。微生物发泡剂产气机理是酵母菌分解底物葡萄糖生成CO2。(2)根据泡沫混凝土配合比计算公式设计了不同密度等级微生物发泡生土材料,以干密度和设计干密度的差距范围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对配合比设计公式进行...
【文章页数】:8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生土矿物组成
成型试样
原孔结构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低密度泡沫混凝土导热系数模型研究[J]. 杨正宏,李婷婷,于龙. 建筑材料学报. 2020(02)
[2]经济增长、能源消耗与产业结构升级关系的实证分析[J]. 宋宝琳,白士杰,郭媛. 统计与决策. 2018(20)
[3]基础用改性生土材料及其改性机理研究[J]. 田文丽,程海平,魏成娟,余海燕,王蕾.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2)
[4]磷石膏改性生土材料试验研究[J]. 陈秋雨,刘宁. 低温建筑技术. 2017(02)
[5]生土基改性建筑材料的综合力-热-湿性能研究[J]. 张雪武,方从严,连芸.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1)
[6]羧甲基纤维素钠改性生土力学性能研究[J]. 马奇,马宏旺,杨朔,张旭. 新型建筑材料. 2016(12)
[7]污泥灰掺量和泡沫用量对泡沫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研究[J]. 陈艳,陈卫,王钦华,熊光晶. 新型建筑材料. 2016(07)
[8]冻融循环作用下改性生土材料强度特性研究[J]. 张磊,杨柳,麻向龙,何建涛,朱三普. 硅酸盐通报. 2016(07)
[9]黄河泥沙基生土材料改性及机理研究[J]. 刘俊霞,海然,张磊,李建伟. 新型建筑材料. 2016(06)
[10]泡沫混凝土孔结构的表征及其对性能的影响[J]. 庞超明,王少华. 建筑材料学报. 2017(01)
博士论文
[1]潮湿状态土遗址的斥水—碳化保护研究[D]. 李敏.兰州大学 2012
[2]固化滨海盐渍土的强度特性研究[D]. 柴寿喜.兰州大学 2006
[3]传统夯土民居生态建筑材料体系的优化研究[D]. 尚建丽.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5
[4]聚酰亚胺/氮化铝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王家俊.浙江大学 2001
硕士论文
[1]煤基多孔碳的孔隙三维表征及渗透研究[D]. 吕邦民.中国矿业大学 2019
[2]低密度泡沫混凝土的研制及改性[D]. 詹奇淇.合肥工业大学 2019
[3]碱矿渣泡沫混凝土的配合比、工程性能和孔结构研究[D]. 杨保先.青岛理工大学 2018
[4]重庆地区生土建筑墙体材料改性试验研究[D]. 孔令超.西南大学 2018
[5]泡沫混凝土气孔结构与性能研究[D]. 习雨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6
[6]建筑与自然的共生性—生土建筑的机制[D]. 李凯凯.北京理工大学 2015
[7]泡沫混凝土孔结构表征与调控方法及其性能研究[D]. 关凌岳.武汉理工大学 2014
[8]冻融循环条件下改性黄土力学性质研究[D]. 李晓媛.兰州大学 2013
[9]超低密度泡沫混凝土的研究[D]. 孙庆丰.湖南大学 2013
[10]泡沫混凝土的组成与性能、微结构的研究[D]. 张磊蕾.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 2011
本文编号:3664054
【文章页数】:8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生土矿物组成
成型试样
原孔结构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低密度泡沫混凝土导热系数模型研究[J]. 杨正宏,李婷婷,于龙. 建筑材料学报. 2020(02)
[2]经济增长、能源消耗与产业结构升级关系的实证分析[J]. 宋宝琳,白士杰,郭媛. 统计与决策. 2018(20)
[3]基础用改性生土材料及其改性机理研究[J]. 田文丽,程海平,魏成娟,余海燕,王蕾.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2)
[4]磷石膏改性生土材料试验研究[J]. 陈秋雨,刘宁. 低温建筑技术. 2017(02)
[5]生土基改性建筑材料的综合力-热-湿性能研究[J]. 张雪武,方从严,连芸.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1)
[6]羧甲基纤维素钠改性生土力学性能研究[J]. 马奇,马宏旺,杨朔,张旭. 新型建筑材料. 2016(12)
[7]污泥灰掺量和泡沫用量对泡沫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研究[J]. 陈艳,陈卫,王钦华,熊光晶. 新型建筑材料. 2016(07)
[8]冻融循环作用下改性生土材料强度特性研究[J]. 张磊,杨柳,麻向龙,何建涛,朱三普. 硅酸盐通报. 2016(07)
[9]黄河泥沙基生土材料改性及机理研究[J]. 刘俊霞,海然,张磊,李建伟. 新型建筑材料. 2016(06)
[10]泡沫混凝土孔结构的表征及其对性能的影响[J]. 庞超明,王少华. 建筑材料学报. 2017(01)
博士论文
[1]潮湿状态土遗址的斥水—碳化保护研究[D]. 李敏.兰州大学 2012
[2]固化滨海盐渍土的强度特性研究[D]. 柴寿喜.兰州大学 2006
[3]传统夯土民居生态建筑材料体系的优化研究[D]. 尚建丽.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5
[4]聚酰亚胺/氮化铝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王家俊.浙江大学 2001
硕士论文
[1]煤基多孔碳的孔隙三维表征及渗透研究[D]. 吕邦民.中国矿业大学 2019
[2]低密度泡沫混凝土的研制及改性[D]. 詹奇淇.合肥工业大学 2019
[3]碱矿渣泡沫混凝土的配合比、工程性能和孔结构研究[D]. 杨保先.青岛理工大学 2018
[4]重庆地区生土建筑墙体材料改性试验研究[D]. 孔令超.西南大学 2018
[5]泡沫混凝土气孔结构与性能研究[D]. 习雨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6
[6]建筑与自然的共生性—生土建筑的机制[D]. 李凯凯.北京理工大学 2015
[7]泡沫混凝土孔结构表征与调控方法及其性能研究[D]. 关凌岳.武汉理工大学 2014
[8]冻融循环条件下改性黄土力学性质研究[D]. 李晓媛.兰州大学 2013
[9]超低密度泡沫混凝土的研究[D]. 孙庆丰.湖南大学 2013
[10]泡沫混凝土的组成与性能、微结构的研究[D]. 张磊蕾.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 2011
本文编号:36640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36640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