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策略研究 ——以祁门下汪村为例
发布时间:2022-09-30 17:56
传统村落拥有丰富的文化与自然资源,承载着古人悠久的农耕文明,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处的传统生态文化和建筑文化。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村落面临着诸多发展困境和问题。发掘、保护、传承和开发这些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遗产和潜在的文化产业资源,寻求历史文化遗产并赋予其新的生命力,使传统文化融入当代文明,融入当代人的生活,使历史文化积淀得到充分发挥,有着重要社会意义和经济效益。皖南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山清水秀,名人荟萃。传统村落资源丰富,己有367个村落先后被列入国家级传统村落名录。下汪村位于祁门山区,2019年入选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生态资源。本文通过对皖南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现状分析及案例研究,归纳总结了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模式和成功经验,并提出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相关策略。运用理论研究与实践结合的方法,对下汪村传统村落进行详细调研,以“渐进式微更新”的保护与发展理念与手法从延续村落传统格局、修复街巷肌理、保护传统建筑风貌、挖掘村落文化资源、活化非遗文化、完善村落功能几方面对下汪村进行规划设计。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提出论文的选题,对研究背景、研究对象、研究...
【文章页数】:12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301号民居平面
皖南山区
皖南山区自然环境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非遗传承的朝鲜族传统村落文化空间建构——以图们市典型朝鲜族传统村落为例[J]. 韦宝畏,裴宏博,许文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6)
[2]传统村落的振兴与困惑——以安徽传统村落尚村为例[J]. 史英静. 城乡建设. 2019(10)
[3]基于聚类分析的传统村落空间平面形态类型研究[J]. 叶茂盛,李早. 工业建筑. 2018(11)
[4]传统村落类型划分及活化引导策略研究——以黄山市92个国家级传统村落为例[J]. 陈伟煊,储金龙,陈继腾. 小城镇建设. 2018(09)
[5]英国乡村建筑及村落环境保护研究——科茨沃尔德案例探讨[J]. 赵紫伶,于立,陆琦. 建筑学报. 2018(07)
[6]旅游开发对徽州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影响研究[J]. 陈晓华,鲍香玉.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8(02)
[7]台山侨乡传统村落空间布局类型衍化的生成探究[J]. 王东,唐孝祥.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3)
[8]宀屋——安徽闪里镇桃源村祁红茶楼[J]. Su Architect;. 城市建筑. 2018(13)
[9]贵州传统村落空间活化的生态策略探析[J]. 赵曼丽. 贵州民族研究. 2017(12)
[10]美丽乡村背景下黔西南布依族香车河传统村落文化传承与保护[J]. 马辉,邹广天,何彦汝. 黑龙江民族丛刊. 2017(06)
博士论文
[1]基于共生理念的城市历史建筑再生研究[D]. 万丰登.华南理工大学 2017
硕士论文
[1]传统村落宜居性评价研究[D]. 杨斯奇.安徽建筑大学 2019
[2]皖南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研究[D]. 彭亚萍.深圳大学 2018
[3]乡村旅游视角下济南朱家峪传统村落空间更新策略研究[D]. 孙亚.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
[4]基于旅游资源价值评价的传统村落更新研究[D]. 戴聪.湖北美术学院 2017
[5]明清徽州饮食研究[D]. 黄静静.安徽大学 2016
[6]数字技术在古村落保护中的应用研究[D]. 王崇宇.河北农业大学 2015
[7]遗产旅游视角下皖南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规划研究[D]. 李波.合肥工业大学 2015
[8]苏州传统村落分类保护研究[D]. 王留青.苏州科技学院 2014
[9]徽州地区汪华信仰研究[D]. 苏婷.安徽大学 2012
[10]徽州古村落保护利用分级分类技术策略[D]. 陈睿.合肥工业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684005
【文章页数】:12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301号民居平面
皖南山区
皖南山区自然环境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非遗传承的朝鲜族传统村落文化空间建构——以图们市典型朝鲜族传统村落为例[J]. 韦宝畏,裴宏博,许文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6)
[2]传统村落的振兴与困惑——以安徽传统村落尚村为例[J]. 史英静. 城乡建设. 2019(10)
[3]基于聚类分析的传统村落空间平面形态类型研究[J]. 叶茂盛,李早. 工业建筑. 2018(11)
[4]传统村落类型划分及活化引导策略研究——以黄山市92个国家级传统村落为例[J]. 陈伟煊,储金龙,陈继腾. 小城镇建设. 2018(09)
[5]英国乡村建筑及村落环境保护研究——科茨沃尔德案例探讨[J]. 赵紫伶,于立,陆琦. 建筑学报. 2018(07)
[6]旅游开发对徽州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影响研究[J]. 陈晓华,鲍香玉.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8(02)
[7]台山侨乡传统村落空间布局类型衍化的生成探究[J]. 王东,唐孝祥.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3)
[8]宀屋——安徽闪里镇桃源村祁红茶楼[J]. Su Architect;. 城市建筑. 2018(13)
[9]贵州传统村落空间活化的生态策略探析[J]. 赵曼丽. 贵州民族研究. 2017(12)
[10]美丽乡村背景下黔西南布依族香车河传统村落文化传承与保护[J]. 马辉,邹广天,何彦汝. 黑龙江民族丛刊. 2017(06)
博士论文
[1]基于共生理念的城市历史建筑再生研究[D]. 万丰登.华南理工大学 2017
硕士论文
[1]传统村落宜居性评价研究[D]. 杨斯奇.安徽建筑大学 2019
[2]皖南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研究[D]. 彭亚萍.深圳大学 2018
[3]乡村旅游视角下济南朱家峪传统村落空间更新策略研究[D]. 孙亚.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
[4]基于旅游资源价值评价的传统村落更新研究[D]. 戴聪.湖北美术学院 2017
[5]明清徽州饮食研究[D]. 黄静静.安徽大学 2016
[6]数字技术在古村落保护中的应用研究[D]. 王崇宇.河北农业大学 2015
[7]遗产旅游视角下皖南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规划研究[D]. 李波.合肥工业大学 2015
[8]苏州传统村落分类保护研究[D]. 王留青.苏州科技学院 2014
[9]徽州地区汪华信仰研究[D]. 苏婷.安徽大学 2012
[10]徽州古村落保护利用分级分类技术策略[D]. 陈睿.合肥工业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6840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3684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