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苏南乡村水域环境韧性规划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2-11-03 23:45
  乡村是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征的地域综合体,与城镇发展互促互进、共生共存,共同构成人类活动的主要空间。在当前“美丽乡村”和“乡村振兴”理念的引导下,对于乡村的经济社会以及环境发展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由于新型城镇化双轮驱动的建设大背景下,乡村的发展越来越呈现出不可预测的复杂过程。苏南地区乡村鉴于其特殊的生态环境基底和经济社会环境基础,苏南地区乡村已成为中国乡村发展的先行区。然而,由于该区域水网密布,水域环境生态特征明显,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该区域水域环境建设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传统的水域环境规划的弊端正逐渐暴露出来,已无法适应日益变换的社会经济大背景,与乡村的发展步调逐渐出现了不协调性以及对于干扰和风险的不适应性。因此,引入水域环境韧性规划已显得尤为重要,韧性规划不同于传统的水域环境规划,它更强调规划的系统性思维、多功能叠加和适应性设计等先进的科学规划体系;同时,将韧性思维引入到传统水域规划中能够弥补传统规划中前期分析的一些视野狭窄性和局限性,韧性规划是一种带着动态视角看待问题的规划思路,更能够对于潜在的风险干扰进行挖掘并提前预防,同时在规划手段上也能考虑多方面诉求,平衡满足各类人与自... 

【文章页数】:9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美丽乡村建设的客观需求
        1.1.2 新型城镇化双轮驱动对于乡村水域环境的干扰
    1.2 研究对象及范围界定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理论意义
        1.3.3 实践意义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4.1 乡村水域环境相关研究
        1.4.2 韧性理论相关研究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研究理论基础
    2.1 韧性理念的起源与发展
    2.2 韧性理念基本内涵
        2.2.1 生态韧性
        2.2.2 工程韧性
        2.2.3 演进韧性
        2.2.4 三种韧性概念比较
    2.3 相关概念辨析
        2.3.1 韧性与弹性
        2.3.2 韧性与刚性
        2.3.3 韧性与适应性
    2.4 韧性理念指导下的水域规划核心内涵
        2.4.1 整合性规划方法
        2.4.2 适应性技术方法
        2.4.3 多情景预判思维
    2.5 水域环境韧性规划相关概念与应用
        2.5.1 水域环境韧性规划的概念
        2.5.2 水域环境韧性规划的应用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苏南乡村水域环境韧性规划认知分析
    3.1 苏南地区水域环境特征分析
        3.1.1 水域环境分类
        3.1.2 水域环境架构
    3.2 苏南乡村水域环境现状
        3.2.1 河网水系存有量
        3.2.2 水网环境质量
    3.3 苏南乡村水域环境面临问题
        3.3.1 水域网络破碎度增加
        3.3.2 水网乡村环境生态风险性增加
        3.3.3 水域环境风险应对韧性不足
    3.4 苏南乡村水域环境传统规划方式分析
        3.4.1 观念层面——缺乏风险预判和动态思维
        3.4.2 规划层面——缺乏适应水域乡村实际条件的规划
        3.4.3 技术层面——缺乏与乡村蓝绿基础设施匹配的适应性设计
    3.5 韧性规划对于传统水域规划的延伸
        3.5.1 打破静态的规划思维方式
        3.5.2 改变对于干扰的应对方式
        3.5.3 提升水域环境规划科学性
    3.6 将韧性理念引入苏南乡村水域环境规划的可行性分析
        3.6.1 增强乡村水域环境抗干扰力
        3.6.2 提升乡村水域环境的系统自维持力
        3.6.3 优化乡村水域环境整体自组织力
    3.7 将韧性理念引入苏南乡村水域环境规划的积极意义
第四章 苏南乡村水域环境韧性规划策略研究
    4.1 苏南乡村水域环境韧性规划原则与目标
        4.1.1 规划原则
        4.1.2 规划目标
    4.2 苏南乡村水域环境整合性韧性网络构建
        4.2.1 乡村水域环境分类
        4.2.2 水域环境风险评价
        4.2.3 水绿协同韧性网络构建
        4.2.4 案例分析——以昆山淀山湖片区为例
    4.3 苏南乡村水域环境适应性设计
        4.3.1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乡村水域适应性设计
        4.3.2 整合水域生态基底,强化水体自维持功能
        4.3.3 应用韧性技术手段,构建水域循环净化体系
        4.3.4 沟通水网生态节点,完善水网生态循环供给
        4.3.5 规划水域功能分区,促进水乡文化多元发展
    4.4 苏南乡村水域环境多情景生态过程反馈
        4.4.1 建立乡村水域环境分级管控机制
        4.4.2 构建乡村水域环境多情景分区
        4.4.3 强化乡村水域环境多情景动态反馈
第五章 案例应用——苏州吴江滨湖片区乡村水域环境韧性规划
    5.1 研究区域概况
    5.2 数据来源与处理
    5.3 吴江滨湖片区水域环境生态敏感性分析
    5.4 吴江滨湖片区水域环境风险评价模型建立
    5.6 吴江滨湖片区水域环境韧性网络构建
        5.6.1 水域环境韧性网络构建
        5.6.2 水功能区划体系划分
    5.7 吴江滨湖片区水域环境适应性设计
    5.8 水域环境生态过程管控
        5.8.1 保护修复为主的一级管控
        5.8.2 以储备为主的二级管控
        5.8.3 优化为主的三级管控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的研究结论
    6.2 研究的创新点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致谢
作者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生态适应性的乡村产业振兴及空间规划协同路径探新[J]. 余侃华,祁姗,龚健.  生态经济. 2019(03)
[2]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主要观念[J]. 郭秀丽.  贵州省党校学报. 2019(01)
[3]走江苏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J]. 徐志明.  江南论坛. 2019(01)
[4]韧性城市社区规划设计的3个维度[J]. 申佳可,王云才.  风景园林. 2018(12)
[5]基于韧性原则的社区步行景观设计策略——以天津梅江地区某社区规划为例[J]. 王峤,臧鑫宇,夏成艳,朱翰森.  风景园林. 2018(11)
[6]宁波市海绵城市试点区域内涝研究[J]. 宋娟,张焱,王新龙,孙飞飞.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18(10)
[7]韧性构想:基于社会生态学的菲律宾马尼拉大都会区城市设计[J]. 斯蒂芬·F·格雷,玛丽·安妮·奥坎普,田乐,王胤瑜.  景观设计学. 2018(04)
[8]韧性的生态与景观系统构建——以三亚丰兴隆生态公园项目为例[J]. 郑能师,马浩然,彭赤焰,刘苑,罗布·格罗厄尔,乌维·克劳斯,张健,萨拉·雅各布斯.  景观设计学. 2018(04)
[9]适应性治理与气候变化:内蒙古草原案例分析与对策探讨[J]. 张倩,艾丽坤.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8(04)
[10]新苏南模式推动多种所有制经济协同发展[J]. 刘志彪,张月友.  中国国情国力. 2018(05)

博士论文
[1]中国省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评价研究[D]. 王威.福建师范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低影响开发指导下的苏南近郊乡村规划策略研究[D]. 纪越.苏州科技大学 2018
[2]中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研究[D]. 刘思聪.辽宁师范大学 2018
[3]人为干扰下的珠江口海岸带生态风险评价[D]. 张晓诗.广州大学 2017
[4]基于弹性理念的苏南乡村景观规划策略研究[D]. 胡中慧.苏州科技大学 2017
[5]韧性视角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基础设施更新策略研究[D]. 梁馥梓艺.华中农业大学 2017
[6]韧性视角下的文化景观可持续再生研究[D]. 宋振昂.北京交通大学 2016
[7]苏南乡村水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策略研究[D]. 戈弋.苏州科技大学 2016
[8]抗震防灾视角下城市韧性社区评价体系及优化策略研究[D]. 杨雅婷.北京工业大学 2016
[9]苏州乡村景观格局演变与发展模式研究[D]. 邵国权.中国矿业大学 2015
[10]城市化进程中绿色基础设施的弹性规划途经研究[D]. 杜鹃.西南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7008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37008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984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