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都市发展区就业空间及就业中心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17 21:39
在全球化、我国城镇化进程发展迅速的当下,城市的组成要素多元化,发展模式日新月异,对于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也日益成为规划届关注的重点。就业作为城市的核心组成部分,往往与城市的经济产业、社会人口发展有密切的联系。武汉市作为中部地区核心城市、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开展基于武汉都市发展区的就业空间及就业中心实证研究,能够更直观的从实际角度了解城市空间分布特征,直面城市发展问题。因此,本文基于武汉第三次经济普查数据,分析武汉都市发展区不同产业类别的就业空间构成特征和空间分布,探讨就业中心的识别门槛和量化测度手段。本文的主体内容一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以定量研究和GIS的核密度分析作为手段,从就业空间的构成和空间分布特征角度出发,对武汉都市发展区内不同产业分类的就业人群进行就业密度、企业密度等指标的计算,得出武汉都市发展区就业空间呈现主城集聚、层次分明的多中心蔓延结构态势。第二部分采用数理统计学和多学科交叉的类比研究方法对就业空间进行就业密度及集聚程度测度。该部分将就业中心的量化识别提炼总结为两个阶段四个步骤,通过空间自相关分析判断研究对象是否存在空间集聚,如存在则获取高值集聚点及其地理位置,作为残差...
【文章页数】:1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及框架
1.4 研究范围及数据来源
1.5 研究方法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进展
2.1 概念解析
2.2 理论基础
2.3 相关研究进展
第3章 武汉都市发展区就业空间分布格局
3.1 二产就业空间分布格局
3.2 三产就业空间分布格局
3.3 总体空间分布格局特征
第4章 武汉都市发展区就业中心测度与识别
4.1 就业中心测度识别方法
4.2 武汉都市发展区就业中心测度过程与结果
第5章 武汉都市发展区就业中心特征
5.1 就业中心规模层级特征分析
5.2 就业中心职能类型特征分析
5.3 就业中心空间特征分析
5.4 就业中心存在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第6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创新点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多中心城市就业—居住的非完全结构匹配模型[J]. 赵渺希. 地理研究. 2017(08)
[2]北京城市居住和就业空间类型区分析[J]. 湛东升,张文忠,孟斌,党云晓,刘倩倩. 地理科学. 2017(03)
[3]武汉都市区制造业空间演化特征、机理及引导策略研究[J]. 黄亚平,周敏. 城市规划学刊. 2016 (06)
[4]基于普查单位的北京市就业中心识别与功能定位[J]. 胡瑞山,王振波,仇方道. 人文地理. 2016(04)
[5]单中心还是多中心:北京城市就业次中心研究[J]. 于涛方,吴唯佳. 城市规划学刊. 2016(03)
[6]上海中心城就业中心体系测度——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研究[J]. 丁亮,钮心毅,宋小冬. 地理学报. 2016(03)
[7]北京市居住与就业空间错位的行业差异和影响因素[J]. 孙铁山. 地理研究. 2015(02)
[8]城市居住与就业空间关系研究进展及展望[J]. 韩会然,杨成凤,宋金平. 人文地理. 2014(06)
[9]我国大都市区就业次中心的形成机制——上海研究及与北京比较[J]. 魏旭红,孙斌栋. 城市规划学刊. 2014(05)
[10]长江三角洲研发型就业空间演变研究[J]. 吕冬敏. 城市规划. 2014(08)
博士论文
[1]多中心视角下的长春市城市功能空间结构研究[D]. 浩飞龙.东北师范大学 2017
[2]中国的大都市区化进程—格局与机制研究[D]. 张欣炜.华东师范大学 2017
[3]城市竞争视角下现代CBD规划策略研究[D]. 姜川.天津大学 2017
[4]南京新城区居住就业空间及协调发展机制研究[D]. 巢耀明.东南大学 2015
硕士论文
[1]武汉市就业空间结构特征及形成机制[D]. 邹艳皎.华中师范大学 2018
[2]京津冀城市群就业空间结构及集散趋势研究[D]. 宋鑫.华中师范大学 2017
[3]北京市就业空间结构及其演化研究[D]. 吕永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5
[4]我国劳动就业中心的识别、转移及影响因素研究[D]. 梁旷.湖南大学 2015
[5]武汉市居住与就业空间分布及其相互作用研究[D]. 周冬青.华中师范大学 2014
[6]新昆明居住—就业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宋嘉.云南师范大学 2014
[7]大城市近郊区产业空间统筹规划策略研究[D]. 吴硕.华中科技大学 2013
[8]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与产业结构互动关系研究[D]. 李国栋.华中农业大学 2012
[9]多中心空间结构对城市交通的影响研究[D]. 郭研苓.华东师范大学 2011
[10]服务产业分类研究[D]. 刘田田.北京邮电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720687
【文章页数】:1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及框架
1.4 研究范围及数据来源
1.5 研究方法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进展
2.1 概念解析
2.2 理论基础
2.3 相关研究进展
第3章 武汉都市发展区就业空间分布格局
3.1 二产就业空间分布格局
3.2 三产就业空间分布格局
3.3 总体空间分布格局特征
第4章 武汉都市发展区就业中心测度与识别
4.1 就业中心测度识别方法
4.2 武汉都市发展区就业中心测度过程与结果
第5章 武汉都市发展区就业中心特征
5.1 就业中心规模层级特征分析
5.2 就业中心职能类型特征分析
5.3 就业中心空间特征分析
5.4 就业中心存在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第6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创新点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多中心城市就业—居住的非完全结构匹配模型[J]. 赵渺希. 地理研究. 2017(08)
[2]北京城市居住和就业空间类型区分析[J]. 湛东升,张文忠,孟斌,党云晓,刘倩倩. 地理科学. 2017(03)
[3]武汉都市区制造业空间演化特征、机理及引导策略研究[J]. 黄亚平,周敏. 城市规划学刊. 2016 (06)
[4]基于普查单位的北京市就业中心识别与功能定位[J]. 胡瑞山,王振波,仇方道. 人文地理. 2016(04)
[5]单中心还是多中心:北京城市就业次中心研究[J]. 于涛方,吴唯佳. 城市规划学刊. 2016(03)
[6]上海中心城就业中心体系测度——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研究[J]. 丁亮,钮心毅,宋小冬. 地理学报. 2016(03)
[7]北京市居住与就业空间错位的行业差异和影响因素[J]. 孙铁山. 地理研究. 2015(02)
[8]城市居住与就业空间关系研究进展及展望[J]. 韩会然,杨成凤,宋金平. 人文地理. 2014(06)
[9]我国大都市区就业次中心的形成机制——上海研究及与北京比较[J]. 魏旭红,孙斌栋. 城市规划学刊. 2014(05)
[10]长江三角洲研发型就业空间演变研究[J]. 吕冬敏. 城市规划. 2014(08)
博士论文
[1]多中心视角下的长春市城市功能空间结构研究[D]. 浩飞龙.东北师范大学 2017
[2]中国的大都市区化进程—格局与机制研究[D]. 张欣炜.华东师范大学 2017
[3]城市竞争视角下现代CBD规划策略研究[D]. 姜川.天津大学 2017
[4]南京新城区居住就业空间及协调发展机制研究[D]. 巢耀明.东南大学 2015
硕士论文
[1]武汉市就业空间结构特征及形成机制[D]. 邹艳皎.华中师范大学 2018
[2]京津冀城市群就业空间结构及集散趋势研究[D]. 宋鑫.华中师范大学 2017
[3]北京市就业空间结构及其演化研究[D]. 吕永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5
[4]我国劳动就业中心的识别、转移及影响因素研究[D]. 梁旷.湖南大学 2015
[5]武汉市居住与就业空间分布及其相互作用研究[D]. 周冬青.华中师范大学 2014
[6]新昆明居住—就业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宋嘉.云南师范大学 2014
[7]大城市近郊区产业空间统筹规划策略研究[D]. 吴硕.华中科技大学 2013
[8]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与产业结构互动关系研究[D]. 李国栋.华中农业大学 2012
[9]多中心空间结构对城市交通的影响研究[D]. 郭研苓.华东师范大学 2011
[10]服务产业分类研究[D]. 刘田田.北京邮电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7206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3720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