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促进儿童活力通学的城市街道环境设计优化策略

发布时间:2023-01-31 21:28
  在二胎政策开放、儿童友好城市建设逐渐推行的大背景下,儿童群体的需求和权益越来越受到重视。近年来我国已经有包括杭州、长沙、深圳等多个城市陆续出台了向儿童友好型城市转型的政策,将实现儿童友好、提升城市环境对儿童群体的尊重度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环节积极推行。而在儿童群体融入城市环境的诸多场景之中,通学问题的矛盾最为普遍也最为突出,它不仅影响着每个儿童的身心健康与每个家庭的生活品质,在机动车出行十分普遍的当今社会,它甚至关乎城市交通与社会民生,改善通学问题已经成为未来我国城市建设的迫切需求。本文以我国城市发展中普遍存在的儿童通学现实问题为导向,循证促进儿童活力通学的城市街道空间优化设计对策。儿童通学的主要发生场所是通学路径范围内的城市街道,现虽有诸多国内外研究成果为城市环境因素干预儿童通学出行选择提供证据,但目前针对城市街道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尚未形成系统的设计体系和策略。本文通过基础概念解析,将城市环境设计要素概括为空间功能、交通结构、配套设施与环境设计四个层面;通过社会问卷与访谈,以儿童通学行为特征及家长与儿童双方的需求为导向,明确通学路径现存问题;通过文献研究与理论整合,形成汲取国外理论成果... 

【文章页数】:8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概念解析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第2章 儿童活力通学与城市街道环境解析
    2.1 活力通学与城市街道环境基本概念
        2.1.1 活力通学理念解读
        2.1.2 城市街道环境构成与属性
    2.2 活力通学与城市街道环境关联性分析
        2.2.1 城市街道环境对儿童活力通学的决策作用
        2.2.2 活力通学目标导向下城市街道环境发展趋势
    2.3 促进儿童活力通学的城市街道设计原则
        2.3.1 保障儿童通学独立性的安全性原则
        2.3.2 支持积极交通通学方式的通用性原则
        2.3.3 促进儿童认知发展的交互性原则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促进儿童活力通学的城市街道干预模型建构
    3.1 城市街道环境现状问题及需求调研
        3.1.1 调研对象与问卷设计
        3.1.2 通学场域街道空间功能不够完备
        3.1.3 通学路径街道交通结构有待优化
        3.1.4 通学路径街道配套设施极不充分
        3.1.5 通学街道环境设计品质亟待提升
    3.2 影响儿童活力通学的因素解析
        3.2.1 影响儿童活力通学的相关性因素
        3.2.2 城市环境影响因素提取与归纳
        3.2.3 城市街道环境影响因素四项构成
    3.3 以城市环境为主导的“儿童活力通学干预因素概念模型”
        3.3.1 模型构建方法
        3.3.2 决策机制搭建
        3.3.3 模型成果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促进儿童活力通学的城市街道环境设计策略
    4.1 通学路径交通结构系统化
        4.1.1 交通系统点线结合确保通行连贯便捷
        4.1.2 导引标识适幼化方便儿童轻松识别
        4.1.3 断面组织精细化打造通学专属领域
    4.2 通学场域空间功能类型化
        4.2.1 商服业态简约化适应儿童通学需求
        4.2.2 活动场地集约化激发通学街道活力
        4.2.3 城市绿地安全可达提升场地互动性
    4.3 通学路径配套设施复合化
        4.3.1 照明监控设施全线覆盖保障通学基本安全
        4.3.2 休闲娱乐设施科学配置满足儿童活动需求
        4.3.3 平面布局紧密咬合拓展街道线性空间
    4.4 街道环境细节设计乐童化
        4.4.1 界面材质选择注重儿童友好性能
        4.4.2 街道色彩搭配符合儿童环境心理
        4.4.3 童趣氛围营造激发街道趣味与活力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图片索引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国际城市街道设计导则综述[J]. 戴金.  城乡建设. 2020(02)
[2]基于多源大数据的城市街道可步行性空间特征及优化策略研究——以南京市中心城区为例[J]. 杨俊宴,吴浩,郑屹.  国际城市规划. 2019(05)
[3]促进儿童步行与骑车通学:欧美安全上学路计划的成功经验与启示[J]. 焦健.  上海城市规划. 2019(03)
[4]城市街道空间品质大规模量化测度研究进展[J]. 龙瀛,唐婧娴.  城市规划. 2019(06)
[5]基于触觉体验的儿童户外活动场地设计探析[J]. 付学文.  山东林业科技. 2019(01)
[6]基于通学出行的建成环境研究综述[J]. 王侠,焦健.  国际城市规划. 2018(06)
[7]西安城市小学通学出行的时空特征与制约分析[J]. 王侠,陈晓键.  城市规划. 2018(11)
[8]公共视域下的儿童游乐场无障碍设计[J]. 彭伟.  公共艺术. 2018(04)
[9]城市人行道和自行车道宽度及分级标准研究[J]. 宫晓刚,刘春荣.  交通运输研究. 2018(02)
[10]儿童友好型城市:从游乐场到街道[J]. Siphilele Magagula,张谊.  北京规划建设. 2018(03)

硕士论文
[1]华强北商业步行街夜间光环境质量分析与优化设计研究[D]. 王兰桥.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
[2]儿童友好视角下中小学校园空间设计策略研究[D]. 华乃斯.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
[3]基于犯罪预防的城市生活性街道环境设计研究[D]. 严丹希.福建农林大学 2018
[4]深圳市红荔社区儿童独立性活动特征与环境支持体系研究[D]. 胡肖涵.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
[5]基于场所精神的生活性街道空间设计研究[D]. 张喆.清华大学 2017
[6]基于使用者行为模式的广州小学通学道设计研究[D]. 李卉.华南理工大学 2015
[7]儿童户外游戏场地设计与儿童行为心理的耦合性研究[D]. 李圆圆.西南大学 2009
[8]行为空间互动下的小学校园设计[D]. 李淑娟.天津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7340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37340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ea0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