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浪屿近代建筑水刷石装饰研究
发布时间:2023-02-01 17:50
鼓浪屿地处闽南沿海,是中国最早开埠的地区之一,在近代中外建筑文化相互碰撞、交流、融合的背景下,涌现出中西合璧、丰富多样的水刷石装饰。本文以中外建筑文化交融对水刷石装饰多样性的作用为研究视角,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从整体到局部地解析鼓浪屿近代建筑水刷石装饰差异的形成原因,进而探讨水刷石装饰的地域性特征。鼓浪屿近代建筑水刷石的立面构图、装饰表现、材料与工艺基本可以构成对其从整体到局部的分析体系。水刷石立面构图以西方建筑构图为基础,吸纳闽南传统民居建筑“塌岫”的空间特征和錾砖堵等构件划分立面的构图手法,并结合“红砖白石”的组构模式,将传统单层砖石立面移植到近代多层砖混立面上,形成丰富多样的构图形式。水刷石装饰表现在风格、形象、手法及分布位置上植根于闽南传统建筑装饰,以“红砖-水刷石”构成的红白颜色对比为基调,积极融会多种外洋风格,以山花、柱、梁、窗套、墙面、门楼为重点装饰部位,形成多元融合的独特风格。水刷石材料与工艺立足于闽南沿海地域与传统砖石工艺的优势,使闽南本土工匠在新材料出现后迅速适应并熟练发挥,在20世纪前30年间迅速发展出形式多样的水刷石装饰。在水刷石原貌保护中,应根据不同损伤现象和...
【文章页数】:12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凡例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
1.2.1 概念界定
1.2.2 时空范围
1.2.3 案例概述
1.3 相关研究现状
1.3.1 有关鼓浪屿及其近代建筑的研究
1.3.2 有关水刷石概念界定与发展历史的研究
1.3.3 有关水刷石表现效果的研究
1.3.4 有关水刷石材料与工艺的研究
1.4 研究内容、目的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目的
1.4.3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第2章 鼓浪屿近代建筑水刷石立面构图
2.1 鼓浪屿建筑立面概述
2.1.1 立面形式
2.1.2 饰面材料
2.2 水刷石立面构成要素及其构图作用
2.2.1 饰面颜色
2.2.2 界面形态
2.2.3 构件组织
2.3 水刷石立面构图类型
2.3.1 中轴主导化构图
(1)界面形态与构件组织叠加强化作用
(2)界面形态强化、构件组织弱化作用
(3)饰面颜色、界面形态、构件组织叠加强化作用
(4)饰面颜色与界面形态强化、构件组织弱化作用
2.3.2 网格均质化构图
(1)构件组织强化作用
(2)饰面颜色、构件组织强化作用
(3)饰面颜色与构件组织强化、界面形式弱化作用
(4)构件组织强化、饰面颜色与界面形式弱化作用
2.3.3 单侧偏重构图
(1)界面形态与构件组织叠加强化作用
(2)饰面颜色、界面形态、构件组织叠加强化作用
(3)饰面颜色弱化、界面形态与构件组织叠加强化作用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鼓浪屿近代建筑水刷石装饰表现
3.1 鼓浪屿建筑装饰风格概述
3.1.1 本土风格
3.1.2 外洋风格
3.2 水刷石装饰形象类型
3.2.1 本土装饰形象
3.2.2 外洋装饰形象
3.2.3 中外通用装饰形象
3.3 水刷石装饰表现手法
3.3.1 呈现形式
3.3.2 组织手法
3.3.3 与其他装饰技法结合
3.4 水刷石装饰分布位置
3.4.1 上层部
3.4.2 中层部
3.4.3 下层部
3.4.4 门楼及院墙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鼓浪屿近代建筑水刷石材料与工艺
4.1 水刷石材料组成
4.2 水刷石施作工艺
4.2.1 工艺类型
4.2.2 施作工具
4.2.3 施作工序
4.3 水刷石表面性状
4.3.1 颜色与质感
4.3.2 表面性状指标
4.3.3 指标影响作用
4.4 水刷石原貌保护
4.4.1 现存问题
4.4.2 处理措施
4.4.3 风貌协调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鼓浪屿近代建筑水刷石装饰调查记录表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近代化与本土化——鼓浪屿建筑的发展[J]. 钱毅,魏青. 建筑史. 2017(01)
[2]鼓浪屿近代洋楼装饰图案的风格及文化特征解析[J]. 石林,王天健,滕有平.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2017(01)
[3]从殖民地外廊式到“厦门装饰风格”——鼓浪屿近代外廊建筑的演变[J]. 钱毅. 建筑学报. 2011(S1)
[4]有"石"之用——湖南大学法学院·建筑系馆群体设计[J]. 魏春雨,宋明星. 城市建筑. 2004(03)
[5]巴洛克对中国近代建筑的影响[J]. 朱永春. 建筑学报. 2000(03)
[6]从鼓浪屿建筑看中西建筑文化的交融[J]. 梅青,罗四维. 南方建筑. 1996(01)
[7]外廊样式——中国近代建筑的原点[J]. 藤森照信,张复合. 建筑学报. 1993(05)
博士论文
[1]厦门城市与建筑的现代化进程(1840年~1949年)[D]. 李苏豫.浙江大学 2014
[2]近代岭南建筑装饰研究[D]. 薛颖.华南理工大学 2012
[3]近代历史建筑外立面保护修缮技术及操作体系研究[D]. 周志.天津大学 2013
[4]租界时期的鼓浪屿之研究[D]. 何其颖.厦门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鼓浪屿近代建筑营造技艺研究[D]. 闫峥.北方工业大学 2018
[2]闽南沿海地区传统建筑石作研究[D]. 李志强.华侨大学 2018
[3]多元文化生态视野下的鼓浪屿历史风貌建筑整体特征研究[D]. 张松.华侨大学 2018
[4]闽南沿海地区传统建筑油漆彩绘研究[D]. 漆诗征.华侨大学 2018
[5]广州近代建筑外墙饰面形式特征研究[D]. 张学严.华南理工大学 2017
[6]蔡氏古民居建筑装饰吉祥图案研究[D]. 来雨静.华侨大学 2016
[7]厦门鼓浪屿近代洋楼民居文化地域性格研究[D]. 吴思慧.华南理工大学 2013
[8]基于视知觉图底关系的建筑外立面形式构成研究[D]. 崔赫.浙江大学 2011
[9]鼓浪屿近代建筑研究[D]. 邵跃选.福州大学 2010
[10]闽南蔡氏古民居建筑装饰意义的研究[D]. 宁小卓.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734346
【文章页数】:12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凡例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
1.2.1 概念界定
1.2.2 时空范围
1.2.3 案例概述
1.3 相关研究现状
1.3.1 有关鼓浪屿及其近代建筑的研究
1.3.2 有关水刷石概念界定与发展历史的研究
1.3.3 有关水刷石表现效果的研究
1.3.4 有关水刷石材料与工艺的研究
1.4 研究内容、目的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目的
1.4.3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第2章 鼓浪屿近代建筑水刷石立面构图
2.1 鼓浪屿建筑立面概述
2.1.1 立面形式
2.1.2 饰面材料
2.2 水刷石立面构成要素及其构图作用
2.2.1 饰面颜色
2.2.2 界面形态
2.2.3 构件组织
2.3 水刷石立面构图类型
2.3.1 中轴主导化构图
(1)界面形态与构件组织叠加强化作用
(2)界面形态强化、构件组织弱化作用
(3)饰面颜色、界面形态、构件组织叠加强化作用
(4)饰面颜色与界面形态强化、构件组织弱化作用
2.3.2 网格均质化构图
(1)构件组织强化作用
(2)饰面颜色、构件组织强化作用
(3)饰面颜色与构件组织强化、界面形式弱化作用
(4)构件组织强化、饰面颜色与界面形式弱化作用
2.3.3 单侧偏重构图
(1)界面形态与构件组织叠加强化作用
(2)饰面颜色、界面形态、构件组织叠加强化作用
(3)饰面颜色弱化、界面形态与构件组织叠加强化作用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鼓浪屿近代建筑水刷石装饰表现
3.1 鼓浪屿建筑装饰风格概述
3.1.1 本土风格
3.1.2 外洋风格
3.2 水刷石装饰形象类型
3.2.1 本土装饰形象
3.2.2 外洋装饰形象
3.2.3 中外通用装饰形象
3.3 水刷石装饰表现手法
3.3.1 呈现形式
3.3.2 组织手法
3.3.3 与其他装饰技法结合
3.4 水刷石装饰分布位置
3.4.1 上层部
3.4.2 中层部
3.4.3 下层部
3.4.4 门楼及院墙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鼓浪屿近代建筑水刷石材料与工艺
4.1 水刷石材料组成
4.2 水刷石施作工艺
4.2.1 工艺类型
4.2.2 施作工具
4.2.3 施作工序
4.3 水刷石表面性状
4.3.1 颜色与质感
4.3.2 表面性状指标
4.3.3 指标影响作用
4.4 水刷石原貌保护
4.4.1 现存问题
4.4.2 处理措施
4.4.3 风貌协调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鼓浪屿近代建筑水刷石装饰调查记录表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近代化与本土化——鼓浪屿建筑的发展[J]. 钱毅,魏青. 建筑史. 2017(01)
[2]鼓浪屿近代洋楼装饰图案的风格及文化特征解析[J]. 石林,王天健,滕有平.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2017(01)
[3]从殖民地外廊式到“厦门装饰风格”——鼓浪屿近代外廊建筑的演变[J]. 钱毅. 建筑学报. 2011(S1)
[4]有"石"之用——湖南大学法学院·建筑系馆群体设计[J]. 魏春雨,宋明星. 城市建筑. 2004(03)
[5]巴洛克对中国近代建筑的影响[J]. 朱永春. 建筑学报. 2000(03)
[6]从鼓浪屿建筑看中西建筑文化的交融[J]. 梅青,罗四维. 南方建筑. 1996(01)
[7]外廊样式——中国近代建筑的原点[J]. 藤森照信,张复合. 建筑学报. 1993(05)
博士论文
[1]厦门城市与建筑的现代化进程(1840年~1949年)[D]. 李苏豫.浙江大学 2014
[2]近代岭南建筑装饰研究[D]. 薛颖.华南理工大学 2012
[3]近代历史建筑外立面保护修缮技术及操作体系研究[D]. 周志.天津大学 2013
[4]租界时期的鼓浪屿之研究[D]. 何其颖.厦门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鼓浪屿近代建筑营造技艺研究[D]. 闫峥.北方工业大学 2018
[2]闽南沿海地区传统建筑石作研究[D]. 李志强.华侨大学 2018
[3]多元文化生态视野下的鼓浪屿历史风貌建筑整体特征研究[D]. 张松.华侨大学 2018
[4]闽南沿海地区传统建筑油漆彩绘研究[D]. 漆诗征.华侨大学 2018
[5]广州近代建筑外墙饰面形式特征研究[D]. 张学严.华南理工大学 2017
[6]蔡氏古民居建筑装饰吉祥图案研究[D]. 来雨静.华侨大学 2016
[7]厦门鼓浪屿近代洋楼民居文化地域性格研究[D]. 吴思慧.华南理工大学 2013
[8]基于视知觉图底关系的建筑外立面形式构成研究[D]. 崔赫.浙江大学 2011
[9]鼓浪屿近代建筑研究[D]. 邵跃选.福州大学 2010
[10]闽南蔡氏古民居建筑装饰意义的研究[D]. 宁小卓.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7343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37343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