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针对亚健康人群的森林康养林规划设计研究 ————以山西沁源永和水库森林景观设计为例

发布时间:2023-02-07 20:36
  如今森林康养产业在我国逐渐兴起,同时也成为当代人改善亚健康状态的新途径。作为森林康养空间体系中的主体部分,森林康养林的规划设计探究是亟待研究的首要任务。论文首先从森林康养、社会健康、社会经济三个背景层面论述面向亚健康人群的森林康养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确定了森林康养林的研究意义、方法及内容。其次总结了亚健康的概念、成因及分类,归纳出森林干预亚健康的相关支撑理论,并研究分析实际案例。在明确森林康养林的概念、类型及康养因子的基础上,从生态维度、康体维度、五感维度、心理维度、社会活动维度、社会经济维度六个维度建构森林康养林的规划设计理论框架。在6个维度的理论分析基础上,提出森林康养林的规划设计方法:明确规划设计流程,基于亚健康成因和问卷调查总结亚健康人群的康养需求,通过建立空间设计的技术指标体系的空间要素关系分析,对生理健体型、心理调节型、社会交往型康养林的空间、种植和设施提出详细设计方法。最后,将森林康养林规划设计方法运用于沁源县永和水库的实证研究,为未来面向亚健康人群的森林康养林设计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

【文章页数】:11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社会背景
        1.1.2 学术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框架
第2章 亚健康及森林干预相关理论研究
    2.1 亚健康研究
        2.1.1 亚健康的概念
        2.1.2 亚健康的成因
        2.1.3 亚健康状态的分类及表征
    2.2 森林干预亚健康的理论基础
        2.2.1 森林医学
        2.2.2 作业疗法
        2.2.3 环境心理学
        2.2.4 森林美学
    2.3 森林干预亚健康的实际案例
        2.3.1 针对生理健康恢复的案例研究
        2.3.2 针对心理健康恢复的案例研究
        2.3.3 针对社会交往恢复的案例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森林康养林本体研究
    3.1 森林康养林概念
    3.2 森林康养林分类
        3.2.1 生理健体型康养林
        3.2.2 心理调节型康养林
        3.2.3 社会交往型康养林
    3.3 森林康养林的康养因子
        3.3.1 康养林气候因子
        3.3.2 康养林空气因子
        3.3.3 康养林生态环境因子
        3.3.4 康养林结构因子
        3.3.5 康养林生物因子
        3 .3.6康养林设施因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森林康养林规划设计理论框架
    4.1 物态层面
        4.1.1 生态环境维度
        4.1.2 康体环境维度
    4.2 情境层面
        4.2.1 五感感知维度
        4.2.2 心理感知维度
    4.3 社会层面
        4.3.1 社会交往维度
        4.3.2 社会经济维度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森林康养林规划设计方法探究
    5.1 森林康养林规划设计程序
        5.1.1 森林康养林规划设计定义
        5.1.2 森林康养林规划设计程序
    5.2 亚健康人群的康养需求调查
        5.2.1 亚健康人群的森林康养需求分析
        5.2.2 亚健康人群对森林康养环境需求的量化分析
    5.3 森林康养林的空间设计
        5.3.1 技术指标
        5.3.2 景观空间设计
        5.3.3 康养林空间详细设计
    5.4 森林康养林种植设计
        5.4.1 群落设计
        5.4.2 树种选择
    5.5 森林康养林设施设计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针对亚健康人群的森林康养林规划设计实证研究
    6.1 永和水库资源概况
        6.1.1 区位概况
        6.1.2 基于森林环境的资源现状
        6.1.3 基于康养需求的资源现状
    6.2 森林康养林资源评价
    6.3 设计目标与原则
        6.3.1 设计目标
        6.3.2 设计原则
    6.4 分区布局规划设计
        6.4.1 设计理念
        6.4.2 功能分区
    6.5 森林康养林空间设计
        6.5.1 生理健体区康养林设计
        6.5.2 心理调节区康养林设计
        6.5.3 社会交往区康养林设计
    6.6 植物种植设计
        6.6.1 原生林优化改造
        6.6.2 人工林景观营造
        6.6.3 植物选择
    6.7 康养设施设计
        6.7.1 休憩设施
        6.7.2 观景设施
    6.8 基础设施规划设计
        6.8.1 标志系统
        6.8.2 停车场
    6.9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语
    7.1 研究结论
        7.1.1 结论一、森林环境对于亚健康状态的恢复具有疗愈效果
        7.1.2 结论二、亚健康人群对森林康养林的环境偏好
        7.1.3 结论三、针对亚健康人群的三类森林康养林设计方法
    7.2 研究展望
附录一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7373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37373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384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