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基于“走班制”教学组织形式的高中教学区公共空间建筑计划研究

发布时间:2023-02-18 14:52
  随着高考制度改革以及一系列措施的出台,“走班制”逐渐成为高中教育的主流。走班后,教学形式的变化、课程体系的改变,给教学空间的建设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对公共活动空间的需求也日益迫切。为适应“走班制”教学组织形式的校园建筑空间改造和新建学校的设计,尚缺少标准和参考。因此,为了促进我国“走班制”高中校园建筑空间建设,笔者以城市普通高中的教学区公共空间为研究对象,进行相关的建筑计划研究。该研究立足我国“走班制”发展现状,通过查阅“走班制”相关资料,调研多所“走班制”试点高中,梳理“走班制”下教学管理架构及教学活动组织形式、以及“走班制”下师生教学活动的行为模式及空间需求。并结合国外“走班制”学校成熟案例分析,研究“走班制”下公共空间在“走班制”高中教学区中的作用和地位,探究“走班制”高中公共空间功能构成模式、各功能面积指标。论文还创造性地运用空间句法分析对高中公共空间布局、各功能的空间属性进行分析。最后结合改造案例分析,研究学校公共空间改造原则。通过研究发现,我国当前教育发展水平仍处于国外20世纪50-60年代的水平,当前我国的“走班制”类型复杂多样,没有统一的标准模式,对教学空间建设造成了极大...

【文章页数】:18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意义和目的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3 研究目的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教育理论方面的国内外研究动态
        1.2.2 国内外中学建筑设计研究动态
    1.3 研究对象的选择和概念的界定
        1.3.1 研究范围:城市普通高中
        1.3.2 研究对象:公共空间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调研工作简介
    1.5 论文研究框架
2 国内外“走班制”发展现状及对比研究
    2.1 国内外“走班制”发展概况
        2.1.1 国外走班制发展历史沿革
        2.1.2 我国“走班制”发展现状
    2.2 我国走班制教育的特征
        2.2.1 我国高中课程体系与“走班制”同步发展
        2.2.2 我国高中新课程课程数量多、内容广
        2.2.3 我国高中新课程对比国外高中课程数量更多
        2.2.4 我国“走班制”类型复杂多样
    2.3 本章小结
3 适应“走班制”教学组织形式的高中建筑计划研究
    3.1 我国“走班制”高中师生行为模式变化分析
        3.1.1 全走班模式下学习行为特征:自主时间多
        3.1.2 全走班模式下课间教学空间转换路径过长
        3.1.3 各类型走班制模式下教学空间转换路径都过长
    3.2 “走班制”高中校园总体功能构成模式
        3.2.1 各类型“走班制”高中校园总体功能构成现状
        3.2.2 教育发达国家高中校园总体功能构成
        3.2.3 “走班制”校园总体功能构成理想模式——集约化教学区
    3.3 “走班制”高中教学区功能构成模式
        3.3.1 各类型“走班制”高中教学区功能构成现状
        3.3.2 公共空间是国外高中教学区功能的重要构成
        3.3.3 公共空间是“走班制”高中教学区功能的重要构成
    3.4 现有各类型“走班制”的教学空间分析
        3.4.1 各类型“走班制”教学空间类型
        3.4.2 各类型“走班制”教学空间数量
        3.4.3 各类型“走班制”教学空间班额
        3.4.4 各类型“走班制”教学空间面积规模
        3.4.5 现有各类型“走班制”教学空间分析汇总
    3.5 本章小结
4 “走班制”高中的教学区公共空间发展趋势
    4.1 我国“走班制”高中公共空间现状问题
        4.1.1 单一空间模式造成的公共空间体验感不佳
        4.1.2 学生交往场所缺失
        4.1.3 公共空间的面积占比不足
        4.1.4 公共空间的设计缺乏和低利用率
        4.1.5 我国高中公共空间问题总结
    4.2 国内外高中公共空间发展与对比
        4.2.1 国内外教学区发展趋势
        4.2.2 国外高中公共空间发展
        4.2.3 国内高中公共空间发展
        4.2.4 适应“走班制”的公共空间发展趋势
    4.3 本章小结
5 “走班制”高中的教学区公共空间建筑计划与空间模式研究
    5.1 “走班制”高中公共空间功能构成模式与面积指标
        5.1.1 “走班制”高中公共空间功能构成模式
        5.1.2 “走班制”高中公共空间各功能面积配比
    5.2 “走班制”的高中公共空间模式与设计方法
        5.2.1 “走班制”对高中公共空间的设计要求
        5.2.2 基于“走班制”高中公共空间模式
        5.2.3 “走班制”高中公共空间设计方法
    5.3 本章小结
6 “走班制”模式下既有学校教学区公共空间改造原则
    6.1 既有学校教学区公共空间走班制模式下改造案例分析
        6.1.1 上海美国学校探究与设计中心
        6.1.2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朝阳未来学校
        6.1.3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教学北楼
        6.1.4 Roskilde Folk High School
    6.2 既有学校教学区公共空间适应性改造原则
        6.2.1 扩展公共空间原则
        6.2.2 公共空间功能复合化原则
        6.2.3 公共空间开放原则
        6.2.4 公共空间灵活使用原则
    6.3 公共空间改造试验
        6.3.1 改造学校现状
        6.3.2 改造思路分析
        6.3.3 改造前后空间对比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
    7.1 本文总结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一 图目录
    二 表目录



本文编号:37451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37451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72b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