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基于空间句法的宁强县城市空间形态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29 18:46
  近年来,党和政府越来越重视小城市建设工作,使小城市迎来了黄金发展期,小城市空间进入快速更新和发展中。在城市空间快速更新和发展过程中,如果对空间发展缺乏科学理性的指导,会容易造成空间发展无序、功能布局散乱、新区选址不当、片区孤立发展等一系列问题。城市空间形态是城市各种空间活动共同作用所形成的空间结构的外在体现,不仅能反映城市空间发展特征,而且能反映城市功能布局、交通、生态、发展方向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城市空间形态研究作为城市规划学、地理学、建筑学等领域长期研究的内容之一,已经得到突破性进展,但在研究对象上缺乏对小城市空间发展的指导,在研究技术上缺少科学定量的研究方法,在研究深度上缺乏对空间形态自身特征与演变规律的探究。对此,运用科学定量的城市空间形态研究方法,正确评判小城市空间形态特征及演变规律,不但有助于提高城市空间形态研究的科学性,还有利于引导小城市空间的合理化发展。本文选取宁强县城市空间形态为研究对象,以空间为研究线索,以时间为研究主线,运用空间句法技术和数理统计方法对宁强县城市空间形态特征和演变规律进行量化研究,并通过实地调研对分析结果进行验证,进而总结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影响因素,...

【文章页数】:8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价值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价值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研究综述
        1.3.1 城市空间形态研究综述
        1.3.2 空间句法研究综述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2 理论基础
    2.1 城市空间形态相关理论
        2.1.1 城市空间形态相关概念
        2.1.2 城市空间形态构成要素及研究内容
    2.2 空间句法理论
        2.2.1 空间句法相关概念
        2.2.2 空间句法分析技术
    2.3 运用轴线法进行城市空间形态分析的原理
        2.3.1 句法数值变化原理
        2.3.2 集成核动态演变原理
        2.3.3 空间功能变化原理
3 宁强城市空间形态特征及演变规律
    3.1 宁强城市发展概况
        3.1.1 宁强基础概况
        3.1.2 宁强历史发展概况
        3.1.3 宁强城市空间形态发展轨迹
    3.2 宁强城市空间形态特征及演变规律
        3.2.1 宁强城市整体集成度变化特征
        3.2.2 宁强城市整体集成核特征
        3.2.3 宁强城市局部集成度变化特征
        3.2.4 宁强城市局部集成核特征
        3.2.5 宁强城市空间智能度特征
    3.3 宁强城市空间形态变化内涵
        3.3.1 宁强城市空间整体结构变化内涵
        3.3.2 宁强城市空间局部中心结构变化内涵
        3.3.3 宁强城市空间智能度变化内涵
    3.4 宁强城市人车流量与句法结构的相关性
        3.4.1 实地调研过程
        3.4.2 相关性分析
    3.5 宁强城市功能点分布与句法结构的相关性
        3.5.1 宁强城市中心功能点分布与整体集成核的相关性
        3.5.2 宁强城市片区功能点分布与局部集成核的相关性
4 宁强城市空间形态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4.1 自然环境因素
    4.2 道路交通因素
        4.2.1 对外交通
        4.2.2 内部道路
    4.3 规划与政策因素
        4.3.1 城市规划
        4.3.2 生态保护政策
    4.4 经济与社会因素
        4.4.1 经济发展
        4.4.2 社会发展
    4.5 城市空间形态发展存在的问题
5 宁强城市空间功能点分布调整与形态优化建议
    5.1 宁强城市空间功能点分布调整
        5.1.1 调整中心功能点分布
        5.1.2 调整片区功能点分布
    5.2 宁强城市空间形态优化建议
        5.2.1 城市空间形态优化建议
        5.2.2 未来城市空间形态发展模式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本文编号:37742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37742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7e7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