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场概念下的工业遗产筒仓改造研究 ————以民生码头八万吨筒仓改造为例
发布时间:2023-05-25 04:16
后工业时代,城市被重新定位,废弃的工业厂区面临改造拆迁的命运。如何更好的使脱离城市发展的工业厂区重新回归城市,使工业建筑承载的个体记忆、集体记忆得到延续成为当今城市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在工业厂区的众多建筑类型中,筒仓是具有代表性的一类,是城市工业化历史进程的鲜活载体。因此本文将筒仓建筑作为研究对象,基于记忆场理论的相关研究,提出工业遗产筒仓建筑中的“记忆场”这一概念,为工业遗产筒仓建筑的更新与改造提供一种理论依据和人文视角。首先,本文通过对相关记忆与场所理论的梳理,对“记忆场”的概念与特征进行归纳总结。在此基础上,对建筑与记忆的内在联系做深入研究。通过分析民生码头八万吨筒仓改造项目,对筒仓建筑中蕴涵的各种“记忆场”进行解析。将筒仓建筑中的“记忆场”的要素构成分为四类:形态特征要素、空间结构要素、生产流程要素、情感隐喻要素。最后,根据筒仓建筑中蕴涵的“记忆场”的归纳,结合国内外筒仓建筑改造案例与方案,对筒仓建筑中“记忆场”的重构策略进行归纳总结,基于上述四点要素从体量特征、立面特征、内部空间、结构构件、生产路径、工业设备、痕迹和光八个方向探讨筒仓建筑中记忆场的重塑与再现方式,以此强调记...
【文章页数】:11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1.1 课题来源
1.1.2 研究背景
1.1.3 研究对象
1.1.4 研究目的
1.1.5 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
1.2 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1.2.2 国内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学术创新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基础
1.5 论文结构框架
第2章 “记忆场”的认知研究
2.1 记忆
2.1.1 记忆的涵义
2.1.2 记忆与历史的辨析
2.1.3 集体记忆的二重性
2.2 场所
2.2.1 场所的涵义
2.2.2 场所精神
2.3 记忆与场所间的相互影响
2.3.1 场所对记忆的影响
2.3.2 记忆对场所的影响
2.4 本文中的“记忆场”
2.4.1 “记忆场”的概念界定
2.4.2 “记忆场”理论在本研究中的适用性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民生码头八万吨筒仓中的“记忆场”的要素构成
3.1 民生码头八万吨筒仓建筑的基础性研究
3.1.1 历史更迭
3.1.2 民生码头八万吨筒仓的类型定位
3.1.3 民生码头八万吨筒仓的空间结构特征
3.2 民生码头八万吨筒仓的改造
3.2.1 入口的处理
3.2.2 景观悬挑扶梯通廊的设置
3.2.3 交通流线的梳理
3.2.4 改造技术难点
3.3 形态特征要素
3.3.1 体量特征
3.3.2 立面特征
3.4 空间结构要素
3.4.1 内部空间
3.4.2 结构构件
3.5 生产流程要素
3.5.1 生产路径
3.5.2 工业设备
3.6 情感隐喻要素
3.6.1 痕迹
3.6.2 光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筒仓建筑中“记忆场”的再现方式
4.1 形态特征要素的重构
4.1.1 建筑体量特征的重构
4.1.2 建筑立面特征的重构
4.2 空间结构要素的重构
4.2.1 筒体内部空间的重构
4.2.2 漏斗结构构件的重塑
4.3 生产流程要素的重构
4.3.1 设备构件的再现
4.3.2 生产路径的组织
4.4 情感隐喻要素的重构
4.4.1 痕迹的再现
4.4.2 光的再现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致谢
附录A
本文编号:3822913
【文章页数】:11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1.1 课题来源
1.1.2 研究背景
1.1.3 研究对象
1.1.4 研究目的
1.1.5 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
1.2 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1.2.2 国内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学术创新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基础
1.5 论文结构框架
第2章 “记忆场”的认知研究
2.1 记忆
2.1.1 记忆的涵义
2.1.2 记忆与历史的辨析
2.1.3 集体记忆的二重性
2.2 场所
2.2.1 场所的涵义
2.2.2 场所精神
2.3 记忆与场所间的相互影响
2.3.1 场所对记忆的影响
2.3.2 记忆对场所的影响
2.4 本文中的“记忆场”
2.4.1 “记忆场”的概念界定
2.4.2 “记忆场”理论在本研究中的适用性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民生码头八万吨筒仓中的“记忆场”的要素构成
3.1 民生码头八万吨筒仓建筑的基础性研究
3.1.1 历史更迭
3.1.2 民生码头八万吨筒仓的类型定位
3.1.3 民生码头八万吨筒仓的空间结构特征
3.2 民生码头八万吨筒仓的改造
3.2.1 入口的处理
3.2.2 景观悬挑扶梯通廊的设置
3.2.3 交通流线的梳理
3.2.4 改造技术难点
3.3 形态特征要素
3.3.1 体量特征
3.3.2 立面特征
3.4 空间结构要素
3.4.1 内部空间
3.4.2 结构构件
3.5 生产流程要素
3.5.1 生产路径
3.5.2 工业设备
3.6 情感隐喻要素
3.6.1 痕迹
3.6.2 光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筒仓建筑中“记忆场”的再现方式
4.1 形态特征要素的重构
4.1.1 建筑体量特征的重构
4.1.2 建筑立面特征的重构
4.2 空间结构要素的重构
4.2.1 筒体内部空间的重构
4.2.2 漏斗结构构件的重塑
4.3 生产流程要素的重构
4.3.1 设备构件的再现
4.3.2 生产路径的组织
4.4 情感隐喻要素的重构
4.4.1 痕迹的再现
4.4.2 光的再现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致谢
附录A
本文编号:38229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38229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