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建筑施工碳排放因子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4 08:14

  本文关键词:建筑施工碳排放因子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温室气体排放所导致的全球气候变暖的危机日益显著,已经严重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作为高耗能、高消耗的建筑业,已经成为了全球三大温室气体排放源之一。因此,各国都在积极探索绿色节能、低碳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把建造活动对环境的伤害减至最低点。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实现绿色施工、减少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是我们建设绿色低碳建筑的难题,也是低碳社会对工程管理者提出的新的时代要求。鉴于对建筑施工过程的碳排放实现精确的核算是研究绿色低碳建筑的起点,而量化建筑施工碳排放的基础是精准的建筑碳排放因子和科学的计算方法。本文对建筑施工过程各类碳源的碳排放因子进行研究,为准确核算建筑施工碳排放提供基础数据,对实现建筑行业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碳排放因子研究而言,确定施工碳源类型是前提。结合国外权威机构公布的碳排放范围和项目调研确定建筑施工过程的碳源,本文将其归纳为四类碳源:化石燃料、电力、人工和建筑材料。清晰所要研究的碳源类型后,针对国内外权威机构已经公布的化石燃料和电力碳排放因子进行理论、对比分析,提取其计算碳排放因子的要点,结合我国国情和建筑施工环境,通过对这些要点的整合和对现有方法的调整,建立建筑施工化石燃料和电力碳排放因子计算模型,利用计算模型编制建筑工程施工过程化石燃料碳排放因子动态数据库和动态电力碳排放因子数据库。对于建筑施工中存在,但目前国内外研究机构尚未公布的建筑施工人工碳排放因子和建筑施工材料碳排放因子,本文提出测算此类碳排放因子的方法。本文所编制的化石燃料碳因子数据库可为准确核算建筑施工过程消耗化石燃料产生的碳排放提供基础数据,利用“碳源投入量*碳排放因子=碳排放量”原则,对项目消耗化石燃料产生的碳排放量进行预测和精准核算。本文所编制的电力碳排放因子数据库不仅可以作为准确核算施工项目因使用外购电力而产生的碳排放量的基础,而且可以作为准确核算企业或者组织进行生产活动时所消耗的外购用电量所产生的碳排放量的基础。
【关键词】:建筑工程 施工过程 碳排放因子
【学位授予单位】:广东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74;TU111.19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4
  • 第一章 绪论14-24
  • 1.1 研究背景14-15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15-16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16-20
  • 1.3.1 国外研究综述16-18
  • 1.3.2 国内研究综述18-20
  • 1.4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20-23
  • 1.4.1 研究内容20-21
  • 1.4.2 研究方法21-22
  • 1.4.3 论文的技术路线22-23
  •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23
  • 1.6 本章小结23-24
  • 第二章 建筑施工碳排放因子简介24-31
  • 2.1 碳排放因子相关概念阐述24-26
  • 2.2 建筑施工碳源分析26-30
  • 2.2.1 碳源范围界定26
  • 2.2.2 碳源类型界定26-30
  • 2.3 本章小结30-31
  • 第三章 建筑施工化石燃料碳排放因子计算模型研究31-74
  • 3.1 国内外化石燃料碳排放因子研究机构与成果分析31-59
  • 3.1.1 国外化石燃料碳排放因子研究机构与成果分析32-43
  • 3.1.2 国内化石燃料碳排放因子研究机构与成果分析43-59
  • 3.2 建筑施工化石燃料碳排放因子计算依据及方法59-69
  • 3.2.1 化石燃料碳排放因子计算依据59-60
  • 3.2.2 化石燃料碳排放因子计算方法与技术路径60-69
  • 3.3 建筑施工化石燃料碳排放因子计算模型69-71
  • 3.3.1 基于燃料热值的碳排放因子计算模型69-70
  • 3.3.2 基于燃料质量或体积的碳排放因子计算模型70-71
  • 3.4 建筑施工化石燃料碳排放因子数据库71-72
  • 3.5 本章小结72-74
  • 第四章 建筑施工电力碳排放因子计算模型研究74-111
  • 4.1 国内外电力碳排放因子研究机构与成果分析74-85
  • 4.1.1 国外电力碳排放因子研究机构与成果分析74-80
  • 4.1.2 国内电力碳排放因子研究机构与成果分析80-85
  • 4.2 建筑施工电力碳排放因子计算依据及方法85-88
  • 4.2.1 电力碳排放因子计算依据85-87
  • 4.2.2 电力碳排放因子计算方法与技术路径87-88
  • 4.3 建筑施工电力碳排放因子计算模型88-93
  • 4.4 建筑施工电力碳排放因子数据库93-107
  • 4.4.1 电力碳排放因子动态数据库编制示例98-105
  • 4.4.2 电力碳排放因子(省级、区域)结果汇总105-107
  • 4.5 本章小结107-111
  • 4.5.1 区域电网碳排放因子结果分析107-109
  • 4.5.2 省级电网碳排放因子结果分析109-111
  • 第五章 建筑施工人工、材料碳排放因子研究111-120
  • 5.1 建筑施工人工碳排放因子研究机构与成果111-114
  • 5.2 建筑施工人工碳排放因子研究内容114-116
  • 5.2.1 建筑施工人工碳排放因子计算方法114
  • 5.2.2 建筑施工人工碳排放因子研究方法114-115
  • 5.2.3 建筑施工人工碳排放因子研究手段115-116
  • 5.3 建筑施工材料碳排放因子研究机构与成果116-118
  • 5.3.1 国外材料碳排放因子研究机构与成果分析116-117
  • 5.3.2 国内材料碳排放因子研究机构与成果分析117-118
  • 5.4 建筑施工材料碳排放因子研究方法118-119
  • 5.5 本章小结119-120
  • 结论与展望120-122
  • 结论120
  • 展望120-122
  • 参考文献122-128
  • 致谢12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吴水根;谢银;;浅析装配式建筑结构物化阶段的碳排放计算[J];建筑施工;2013年01期

2 龚先政;聂祚仁;王志宏;高峰;陈文娟;左铁镛;;中国材料生命周期分析数据库开发及应用[J];中国材料进展;2011年08期

3 罗智星;杨柳;刘加平;韩冰;;建筑材料CO_2排放计算方法及其减排策略研究[J];建筑科学;2011年04期

4 张春霞;章蓓蓓;黄有亮;姜裕华;袁媛;;建筑物能源碳排放因子选择方法研究[J];建筑经济;2010年10期

5 张巍;吕鹏;王英;;影响绿色建筑推广的因素:来自建筑业的实证研究[J];建筑经济;2008年02期

6 龚先政,聂祚仁,王志宏;典型材料环境协调性评价数据库框架的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樊星;中国碳排放测算分析与减排路径选择研究[D];辽宁大学;2013年

2 汪臻;中国居民消费碳排放的测算及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3 李兵;低碳建筑技术体系与碳排放测算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4 马忠海;中国几种主要能源温室气体排放系数的比较评价研究[D];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贺晓彤;城市轨道交通明挖车站建设碳排放计算及主要影响因素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5年

2 王上;典型住宅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计算模型及案例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3 陈冲;基于LCA的建筑碳排放控制与预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4 阴世超;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核算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5 彭渤;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能耗及二氧化碳排放案例研究[D];清华大学;2012年

6 李云霞;基于BIM的建筑材料碳足迹的计算模型[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建筑施工碳排放因子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902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3902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3c7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