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改进可达性的城市公共绿色空间公平性研究——以上海市为例
发布时间:2024-03-02 14:37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城市居民对生态环境的重视日益增加,如何规划、治理好城市生态空间已经成为城市研究的重要命题。作为城市生态空间的核心要素,城市公园、绿地等公共绿色资源为居民提供娱乐、休憩、健身等活动场所,并具有美化环境、调节区域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等多重生态功能。公共绿色资源的空间配置关系到居民福祉,决定着居民享有生态服务需求的权利与机会,公共绿色空间是否公平满足居民的需求,并实现最大效率的资源保障,将是现阶段城市公共绿色资源规划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本研究聚焦城市公共绿色空间的公平性研究,从理论上梳理了空间公平相关概念,解析了空间可达性应用于公共绿色空间公平性研究的逻辑机理,并整合了公平性研究中不同规划目标下的多重分析视角,构建起城市公共绿色空间公平性分析的理论框架,研究响应城市精细管理要求,利用在线地图数据改进可达性测度方法,提高研究精度,致力于推进城市公共绿色空间的精细管理。城市公共绿色空间的公平分配不仅是实现资源数量在空间分布上的均衡,而且需保证居民享有平等的公共绿色空间使用权益,其核心在于城市居民与公共绿色资源的联系,这与公共设施可达性的概念相一致。可达性表征居民...
【文章页数】:10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空间公平的理论研究
2.2 城市公共绿色空间及其公平性概念内涵
2.3 城市公共绿色空间公平性研究的量化方法
2.4 研究进展评述
3 城市公共绿色空间公平性研究的理论框架
3.1 城市公共绿色空间公平的内涵解析
3.2 城市公共绿色空间可达性与公平的内在逻辑
3.3 城市公共绿色空间公平性研究的分析视角
3.4 多重分析视角下城市公共绿色空间公平的分析框架
4 研究区及数据预处理
4.1 研究区概况
4.2 数据来源及处理
5 基于在线地图的城市公共绿色空间可达性
5.1 基于在线地图的可达性评价方案
5.2 单模式城市公共绿色空间可达性评价结果
5.3 城市公共绿色空间可达性评价结果
6 空间结构视角下城市公共绿色空间的公平性研究
6.1 基于随机森林模型的人口空间模拟
6.2 空间结构视角下的公平性研究
7 社会结构视角下城市公共绿色空间的公平性研究
7.1 基于克里金法的房价空间插值
7.2 社会结构视角下的公平性研究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政策建议
8.3 可能的创新点
8.4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A.1 上海市主城区城市公共绿色空间汇总表
A.2 调查问卷
作者简历
本文编号:3917004
【文章页数】:10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空间公平的理论研究
2.2 城市公共绿色空间及其公平性概念内涵
2.3 城市公共绿色空间公平性研究的量化方法
2.4 研究进展评述
3 城市公共绿色空间公平性研究的理论框架
3.1 城市公共绿色空间公平的内涵解析
3.2 城市公共绿色空间可达性与公平的内在逻辑
3.3 城市公共绿色空间公平性研究的分析视角
3.4 多重分析视角下城市公共绿色空间公平的分析框架
4 研究区及数据预处理
4.1 研究区概况
4.2 数据来源及处理
5 基于在线地图的城市公共绿色空间可达性
5.1 基于在线地图的可达性评价方案
5.2 单模式城市公共绿色空间可达性评价结果
5.3 城市公共绿色空间可达性评价结果
6 空间结构视角下城市公共绿色空间的公平性研究
6.1 基于随机森林模型的人口空间模拟
6.2 空间结构视角下的公平性研究
7 社会结构视角下城市公共绿色空间的公平性研究
7.1 基于克里金法的房价空间插值
7.2 社会结构视角下的公平性研究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政策建议
8.3 可能的创新点
8.4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A.1 上海市主城区城市公共绿色空间汇总表
A.2 调查问卷
作者简历
本文编号:39170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39170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