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城市泄洪道景观构建模式研究——以雄安新区新盖房泄洪道为例
发布时间:2024-04-21 15:21
雄安新区成立后,突出强调城市建设生态优先与绿色发展,将新盖房泄洪道作为淀东片区的核心生态带。目前,国内外对泄洪道景观构建模式研究甚少。传统泄洪道治理上仅关注几十年一遇的突发性洪涝灾害,硬化河道工程便于短期内快排泄洪。同时,长期闲置宝贵的土地空间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受到农耕地、城市灰色基础设施侵占,致使泄洪道的自然生态系统受到了破坏,为下次行洪埋下巨大的安全隐患。泄洪道建设涉及水利工程学、恢复生态学、河流生态学、河流地貌学、景观生态学等学科,构建城市泄洪道景观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系统构建泄洪道景观模式。首先,基于风景园林学科视角,以新盖房泄洪道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场地调研、理论归纳总结法相结合,界定“泄洪道景观”及相关概念,为其提供理论依据与方向指导;其次,提出泄洪道景观构建模式,分为三个方面的研究:(1)泄洪道景观构建原则;(2)泄洪道纵向防洪功能区划分模式;(3)泄洪道横向景观功能区构成模式。将防洪功能区依据洪水重现期,纵向划分为3个功能区,依次为20年一遇的生态保护区、20-50年一遇的生态缓冲区、50-100年一遇的生态利用区。景观功能区依据泄洪道自然规律及人类区...
【文章页数】:10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家政策高度关注
1.1.2 传统泄洪道缺乏生态设计方法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现状
1.3.1 国外现状
1.3.2 国内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2 泄洪道相关概念与理论
2.1 概念界定
2.1.1 泄洪道
2.1.2 泄洪道景观
2.1.3 泄洪道流量模式
2.1.4 泄洪道防洪
2.1.5 泄洪道防枯
2.2 理论基础
2.2.1 景观生态学理论
2.2.2 河流地貌学理论
2.2.3 洪水脉冲理论
2.2.4 河流四维系统理论
2.2.5 生物群落演替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案例分析
3.1 中国迁安三里河生态廊道景观整治
3.1.1 背景介绍
3.1.2 策略分析
3.1.3 经验启示
3.2 美国基西米河近自然化生态整治
3.2.1 背景介绍
3.2.2 策略分析
3.2.3 经验启示
3.3 新加坡碧山加冷河景观生态修复
3.3.1 背景介绍
3.3.2 策略分析
3.3.3 经验启示
3.4 本章小结
4 泄洪道景观构建模式研究
4.1 泄洪道景观构建原则
4.1.1 防洪安全原则
4.1.2 景观防枯原则
4.1.3 生态持续原则
4.1.4 景观游憩原则
4.2 泄洪道纵向防洪功能区划分模式
4.2.1 防洪功能区划分原则
4.2.2 防洪功能区划分
4.3 泄洪道横向景观功能区构成模式
4.3.1 景观功能区属性
4.3.2 景观功能区分区原则
4.3.3 景观功能区分区
4.3.4 景观功能区构成
4.3.4.1 生态保育功能区20、20-50、50-100年一遇景观构成
4.3.4.2 生态体验功能区20、20-50、50-100年一遇景观构成
4.3.4.3 康体休闲功能区20、20-50、50-100年一遇景观构成
4.3.4.4 荒野景观功能区20、20-50、50-100年一遇景观构成
4.4 本章小结
5 新盖房泄洪道景观生态规划设计
5.1 项目背景
5.1.1 规划背景
5.1.2 区位概况
5.1.3 现状问题
5.2 规划设计概要
5.2.1 规划目标
5.2.2 指导思想
5.3 景观规划设计
5.3.1 防洪功能区划分
5.3.2 景观结构设计
5.3.3 景观功能区分区
5.3.4 景观功能区构成
5.3.4.1 生态保育功能区20、20-50、50-100年一遇景观设计
5.3.4.2 生态体验功能区20、20-50、50-100年一遇景观设计
5.3.4.3 康体休闲功能区20、20-50、50-100年一遇景观设计
5.3.4.4 荒野景观功能区20、20-50、50-100年一遇景观设计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部分
图片索引
表格索引
附录 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致辞
本文编号:3961073
【文章页数】:10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家政策高度关注
1.1.2 传统泄洪道缺乏生态设计方法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现状
1.3.1 国外现状
1.3.2 国内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2 泄洪道相关概念与理论
2.1 概念界定
2.1.1 泄洪道
2.1.2 泄洪道景观
2.1.3 泄洪道流量模式
2.1.4 泄洪道防洪
2.1.5 泄洪道防枯
2.2 理论基础
2.2.1 景观生态学理论
2.2.2 河流地貌学理论
2.2.3 洪水脉冲理论
2.2.4 河流四维系统理论
2.2.5 生物群落演替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案例分析
3.1 中国迁安三里河生态廊道景观整治
3.1.1 背景介绍
3.1.2 策略分析
3.1.3 经验启示
3.2 美国基西米河近自然化生态整治
3.2.1 背景介绍
3.2.2 策略分析
3.2.3 经验启示
3.3 新加坡碧山加冷河景观生态修复
3.3.1 背景介绍
3.3.2 策略分析
3.3.3 经验启示
3.4 本章小结
4 泄洪道景观构建模式研究
4.1 泄洪道景观构建原则
4.1.1 防洪安全原则
4.1.2 景观防枯原则
4.1.3 生态持续原则
4.1.4 景观游憩原则
4.2 泄洪道纵向防洪功能区划分模式
4.2.1 防洪功能区划分原则
4.2.2 防洪功能区划分
4.3 泄洪道横向景观功能区构成模式
4.3.1 景观功能区属性
4.3.2 景观功能区分区原则
4.3.3 景观功能区分区
4.3.4 景观功能区构成
4.3.4.1 生态保育功能区20、20-50、50-100年一遇景观构成
4.3.4.2 生态体验功能区20、20-50、50-100年一遇景观构成
4.3.4.3 康体休闲功能区20、20-50、50-100年一遇景观构成
4.3.4.4 荒野景观功能区20、20-50、50-100年一遇景观构成
4.4 本章小结
5 新盖房泄洪道景观生态规划设计
5.1 项目背景
5.1.1 规划背景
5.1.2 区位概况
5.1.3 现状问题
5.2 规划设计概要
5.2.1 规划目标
5.2.2 指导思想
5.3 景观规划设计
5.3.1 防洪功能区划分
5.3.2 景观结构设计
5.3.3 景观功能区分区
5.3.4 景观功能区构成
5.3.4.1 生态保育功能区20、20-50、50-100年一遇景观设计
5.3.4.2 生态体验功能区20、20-50、50-100年一遇景观设计
5.3.4.3 康体休闲功能区20、20-50、50-100年一遇景观设计
5.3.4.4 荒野景观功能区20、20-50、50-100年一遇景观设计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部分
图片索引
表格索引
附录 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致辞
本文编号:39610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39610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