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基于TRNSYS地埋管地源热泵变流量系统仿真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9 18:12

  本文关键词:基于TRNSYS地埋管地源热泵变流量系统仿真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作为一种较为节能的空调形式,在我国已得到普遍的使用。在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中,水泵的运行能耗约占系统总运行能耗的20%~30%,故水泵的运行能耗是制约热泵系统节能运行的重要因素。但目前对于地埋管地源热泵水系统变流量运行的研究还不是很充分,特别是负荷侧、地源侧同时变流量系统。故在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中,水泵运行的节能性还有待挖掘。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应用TRNSYS仿真软件建立的建筑负荷模型,对建筑的冷热负荷进行了动态模拟。指出在应用TRNSYS软件对建筑冷热负荷进行动态模拟时,为了提高计算的精确度,负荷计算的“启停”应与空调系统的启停同步。(2)建立了基于温差控制的变频泵数学模型,并基于TRNSYS软件开发了变频泵模块。此变频泵模块不但适用于多台水泵并联运行,还适用于水泵运行台数随着冷热负荷变化而变化的系统。根据TRNSYS仿真软件的特点,提出了两种应用此模块进行仿真的方法,选用了其中的一种方法,对地源热泵负荷侧变流量系统进行了建模,并对变频泵模块进行了模型检验。(3)根据DOE-2模型和多元多项式回归模型建立了适用于水系统变流量运行的水-水热泵机组数学模型,指出了DOE-2模型与多元多项式回归模型各自的优缺点和应用场合,并基于TRNSYS软件开发了水-水热泵机组模块,并对水-水热泵机组模块做了模型检验。(4)针对TRNSYS软件,根据建筑规模的大小,提出了两种地埋管换热器的设计流程,采用其中一种方法对地埋管换热器进行了设计,并对热泵系统整个生命周期做了动态模拟。(5)应用TRNSYS仿真软件对地源侧变流量系统进行仿真研究,得出当地源侧采用变流量运行时,在冬季制热工况下,地埋管出水温度比采用定流量运行时高,在夏季制冷工况下,地埋管出口温度比采用定流量运行时低的结论。由此可以推断出当地源侧采用变流量运行时,地埋管换热器的换热能力完全满足整个系统的需求。(6)通过方案对比的方法对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负荷侧、地源侧同时变流量运行进行了可行性研究。所给方案有以下三种:方案一: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负荷侧、地源侧定流量运行。方案二: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负荷侧变流量、地源侧定流量运行。方案三: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负荷侧、地源侧同时变流量运行。在能耗对比之前,通过TRNSYS仿真软件对方案二、方案三系统中变频泵冬夏季最小运行频率进行了寻优计算。通过对三种方案的能耗分析得出,就节能性而言,方案三方案二方案一。以方案一为比较基准,对方案三进行了经济性分析,得出投资回收期为2年。由此得出结论: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负荷侧、地源侧同时变流量系统不但可行,而且具有较好的节能性与经济性。
【关键词】:地埋管地源热泵 变频泵 水-水热泵机组 数学模型 变流量 能耗模拟 TRNSYS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建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83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2
  • 第1章 绪论12-16
  • 1.1 课题研究背景12-13
  • 1.2 课题研究意义13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3-15
  • 1.3.1 国外研究现状13-14
  • 1.3.2 国内研究现状14-15
  • 1.4 本课题研究主要内容15-16
  • 第2章 建筑负荷动态模拟16-27
  • 2.1 建筑负荷动态模拟的必要性16
  • 2.2 TRNSYS多区域建筑负荷模型简介16-18
  • 2.3 建筑模型的建立18-20
  • 2.3.1 建筑概况18-19
  • 2.3.2 室内设计参数19-20
  • 2.4 建筑负荷动态模拟20-26
  • 2.5 本章小结26-27
  • 第3章 基于温差控制的变频泵模块开发27-46
  • 3.1 问题的提出27-28
  • 3.2 变频泵数学模型的建立28-35
  • 3.2.1 管网阻抗求解28-30
  • 3.2.2 变频泵工况点求解30-33
  • 3.2.3 变频泵输入功率求解33-35
  • 3.3 TRNSYS变频泵模块开发35-39
  • 3.3.1 变频泵模块程序编写35-37
  • 3.3.2 Type271相对于Type748的改进与简化37-38
  • 3.3.3 变频泵计算程序在TRNSYS中的应用38-39
  • 3.4 变频泵模块TYPE271的仿真与验证39-45
  • 3.5 本章小结45-46
  • 第4章 水-水热泵机组模块开发46-64
  • 4.1 问题提出46-51
  • 4.2 水-水热泵机组数学模型建立及求解51-61
  • 4.2.1 DOE-2模型52-57
  • 4.2.2 多元多项式归回模型57-60
  • 4.2.3 DOE-2模型与多元多项式归回模型的优缺点与适用范围60-61
  • 4.3 水-水热泵机组模块开发61-63
  • 4.4 本章小结63-64
  • 第5章 地埋管换热器设计64-70
  • 5.1 TRNSYS竖直地埋管换热器传热模型简介64
  • 5.2 地埋管换热器设计计算64-69
  • 5.2.1 地埋管换热器钻孔数量估算64-65
  • 5.2.2 TRNSYS仿真模拟计算65-69
  • 5.3 本章小结69-70
  • 第6章 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负荷侧、地源侧同时变流量仿真研究70-90
  • 6.1 空调水系统变流量运行的可行性70-72
  • 6.2 水-水热泵机组群控及变频泵控制策略72-74
  • 6.2.1 水-水热泵机组群控策略72-73
  • 6.2.2 变频泵控制策略73-74
  • 6.3 地源侧变流量运行仿真研究74-78
  • 6.3.1 地源侧变流量系统仿真模型74-75
  • 6.3.2 地源侧变流量仿真模拟及数据分析75-78
  • 6.4 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负荷侧、地源侧同时变流量可行性分析78-88
  • 6.4.1 地源热泵系统负荷侧、地源侧同时定流量运行仿真模拟79
  • 6.4.2 地源热泵系统负荷侧变流量、地源侧定流量运行仿真模拟79-83
  • 6.4.3 地源热泵系统负荷侧、地源侧同时变流量运行仿真模拟83-88
  • 6.4.4 能耗对比及经济性分析88
  • 6.5 地源热泵负荷侧、地源侧变流量运行后期运行优化88-89
  • 6.6 本章小结89-90
  • 第7章 总结90-92
  • 参考文献92-94
  • 后记94-95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9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华梅;张敏;;一次泵变流量控制策略探讨[J];中国西部科技;2006年36期

2 高养田;;空调变流量水系统设计技术发展(之二)[J];暖通空调;2009年01期

3 曹荣光;由世俊;张欢;李国庆;董书芸;;变流量水系统调速水泵运行测试分析[J];暖通空调;2011年08期

4 高养田;空调变流量水系统设计技术发展(续)[J];暖通空调;1996年04期

5 陈观生,秦红;变流量水系统的应用问题[J];制冷;1998年03期

6 董宝春;刘传聚;杨伟;;变流量水系统优化运行的探讨[J];暖通空调;2007年01期

7 吴和英;;变流量水系统及其节能[J];中国科技信息;2008年09期

8 陈涛;王海桥;张登春;;空调变流量水系统水泵变频运行效率分析[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9 黄健勇;;在节能的前提下分析几种流量调节阀在变流量水系统中的应用[J];建筑节能;2009年03期

10 钱辉;王健;;集中空调冷却水变流量问题讨论[J];制冷空调与电力机械;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谋雄;;冷水机组变流量的性能[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2 黄大汉;宋小涵;;一次泵和二次泵变流量水系统的选用比较[A];第13届全国暖通空调技术信息网技术交流大会文集[C];2005年

3 李苏泷;朱孟标;;一次泵变流量水系统模拟和存在问题分析[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4年学术年会资料摘要集(2)[C];2004年

4 代伯清;张扬;张海舟;;空调一次泵变流量水泵组节能技术[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6学术年会资料集[C];2006年

5 刘蕾;江阳;;空调变流量水系统二级泵变频调速性能分析[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2年学术年会资料集[C];2002年

6 李宜浩;梁启双;;集中空调变流量水系统电动压差旁通控制系统的设计[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李宜浩;梁启双;王相果;;中央空调变流量水系统电动压差旁通控制系统的设计[A];山东省暖通空调制冷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梁永辉;;暖通空调变流量水系统全面平衡控制问题方法分析[A];2014年6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9 王凤艳;;浅谈地铁车站节能设计措施[A];07’中国西安能源动力科技创新研讨会及展示会论文集[C];2007年

10 袁建新;易小文;;浅析变流量对电制冷机房综合COP值的影响[A];2004年湖南省暖通空调制冷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金卓;一次泵变流量水系统控制策略的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2 杨少刚;基于TRNSYS地埋管地源热泵变流量系统仿真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6年

3 邹娜;空调一次泵水系统变流量节能分析[D];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

4 陈晓锋;中央空调变流量节能运行控制系统的研究和实现[D];重庆大学;2006年

5 李晓琪;空调冷冻水系统变流量节能分析与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6 于秋红;中央空调变流量节能控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吉林建筑工程学院;2012年

7 郑中杰;中央空调变流量节能控制设备的设计与实现[D];厦门大学;2008年

8 毛林;一次泵变流量空调系统的冷却水节能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9 郝庆;土壤源热泵一次泵变流量控制方式的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07年

10 郭安;基于GA的一次泵变流量系统运行参数优化[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TRNSYS地埋管地源热泵变流量系统仿真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54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4054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8e1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