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浅层地下水压力回灌现场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01 23:18

  本文关键词:浅层地下水压力回灌现场试验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基坑工程中常采用地下水回灌的方法解决基坑降水带来的周围地面不均匀沉降和水资源浪费等问题。压力回灌作为地下水回灌中较为高效合理的方式,在工程应用方面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实用意义。目前国内对于压力回灌技术的研究和相关规定较少,没有比较系统的理论和规范,所以对于尚未成熟的压力回灌技术工程应用的探索和试验研究很有必要。本文在对目前国内外压力回灌技术研究的现状、发展动态和相关理论进行系统地探讨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利用变频恒压系统控制的不同构造的回灌井以及周围布置的观测井进行了压力回灌的相关试验研究。系统地分析了试验现场的水文地质情况、压力回灌施工工艺、管井设计等试验相关参数和设计。最后通过对压力回灌的试验数据和相关参数的对比分析,对压力回灌相比无压回灌的优势、回灌压力与回灌量的关系、管井构造、影响半径、回灌井的布置和最优回灌压力的选择等方面做了深入探讨和研究,主要得到了以下几点研究成果:1、通过现场试验及分析,压力回灌是基坑降水后,解决基坑周围地面不均匀沉降和水资源浪费较好的方式。2、通过试验过程和结果验证了课题组所设计的用于压力回灌的变频恒压控制系统是合理和实用的。3、通过试验数据对比分析及从经济方面出发,得出0.05MPa~0.10MPa是压力回灌时比较经济高效的回灌压力区间。4、通过不同管井构造对回灌量的影响,得到在管井井壁开孔率均满足一定要求的情况下,管壁滤网采用40目尼龙网做滤网是比较经济合理的方式;滤管上部封井材料选用水泥砂浆密封效果更好。5、回灌井之间的间距可以根据现场降水量的多少和场地情况,保证两井之间不发生土体破坏为安全间距,建议两回灌井间距大于3m为宜。6、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回灌压力(不大于0.20MPa)的增加,回灌井的回灌影响半径也在增加,但相差不大,压力回灌的影响半径可以通过修正后的库萨金公式进行计算。
【关键词】:基坑降水 压力回灌试验 回灌压力 回灌量 影响半径 地下水 渗流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建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753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第1章 绪论11-17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11-12
  • 1.2 工程中的压力回灌方法及适用条件12-13
  • 1.2.1 真空回灌法12-13
  • 1.2.2 压力回灌法13
  • 1.3 国内关于压力回灌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13-15
  • 1.4 泉城济南地下水保护问题15
  • 1.5 本文思路及主要工作15-17
  • 第2章 地下水压力回灌相关理论及技术探讨17-26
  • 2.1 地下水相关基本概念17-19
  • 2.1.1 地下水形式17-18
  • 2.1.2 地下水渗流的基本概念18-19
  • 2.2 达西定律19-20
  • 2.3 裘布依公式与地下水研究发展历程20-23
  • 2.3.1 抽水量的计算20-21
  • 2.3.2 回灌量的计算21-22
  • 2.3.3 渗透系数22
  • 2.3.4 地下水研究的发展历程22-23
  • 2.4 回灌技术原理23-26
  • 2.4.1 回灌解决地基沉降技术原理23-24
  • 2.4.2 回灌解决水资源浪费24
  • 2.4.3 现有规范关于压力回灌的规定24-26
  • 第3章 压力回灌试验过程及数据26-41
  • 3.1 试验场地情况及地质条件26-28
  • 3.2 单井压力回灌试验目的及准备工作28-33
  • 3.2.1 试验目的28-29
  • 3.2.2 现场试验场地布置、试验设备和管井构造29-33
  • 3.2.3 试验前准备工作33
  • 3.3 压力回灌的施工工艺及要求33-34
  • 3.3.1 回灌井成井工艺流程33
  • 3.3.2 回灌井点的施工要求33-34
  • 3.4 单井压力回灌试验内容34
  • 3.5 压力回灌试验具体的工作流程34-35
  • 3.6 单井压力回灌试验过程及数据35-41
  • 3.6.1 H1井压力回灌试验35-38
  • 3.6.2 H3回灌井压力回灌试验38-41
  • 第4章 试验数据与分析41-49
  • 4.1 回灌压力与回灌量的关系41-43
  • 4.1.1 回灌井压力和回灌量关系分析41
  • 4.1.2 最优回灌压力选择41-42
  • 4.1.3 H1和H3井回灌对比分析42-43
  • 4.2 与无压自然回灌对比43
  • 4.2.1 回灌量对比43
  • 4.2.2 影响半径对比43
  • 4.3 回灌量与回灌井滤管结构的关系43-44
  • 4.4 压力回灌的影响半径44-48
  • 4.5 回灌井数量与间距的选择48-49
  • 4.5.1 回灌井数量的确定48
  • 4.5.2 回灌井间距的确定48-49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49-52
  • 5.1 结论49-50
  • 5.2 展望50-52
  • 参考文献52-56
  • 后记56-57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5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道吉;伏圣菊;王建军;许兵;王菲;刘萍;;济南城区地下水补给试验及供水模式研究[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4年05期

2 瞿成松;;上海陆家嘴地区回灌试验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4年02期

3 曹骥;;群井抽水及井点回灌工艺在超深基坑施工中的应用[J];中国市政工程;2014年01期

4 陆建生;;基于环境控制的深基坑工程管井回灌设计分析[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14年01期

5 陆建生;潘伟强;沈池;林长荣;;深基坑承压水抽灌一体化设计及工程应用[J];施工技术;2014年01期

6 陆建生;付军;;复杂环境下深基坑地下水综合控制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3年06期

7 原华;张庆贺;;深基坑降水-回灌系统的最优化设计与应用[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3年09期

8 陆建生;;深基坑工程回灌管井设计若干问题探讨[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13年08期

9 朱报金;;轻型井点降水与回灌技术在砂性土中的应用[J];安徽建筑;2013年04期

10 刘莉莉;宋苏林;崔春梅;;济南泉水的成因及保泉对策研究[J];山东水利;2013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严军;多层非均质地基现场回灌实验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5年

2 王迪迪;济南市回灌保泉方案安全评价体系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3 李昭;减小基坑施工对坑外环境影响的数值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4 李志平;基坑降水引起的地面沉降分析[D];中南大学;2008年

5 张文娟;济南泉域回灌补源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6 章亦兵;济南市人工回灌补源保护泉水的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7 姚懿伦;非稳定渗流的数值模拟在基坑降水和回灌中的研究和应用[D];浙江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浅层地下水压力回灌现场试验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137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4137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211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