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上海多伦路文化遗产保护性再利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12 15:03

  本文关键词:上海多伦路文化遗产保护性再利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以上海多伦路文化街为研究对象,从文化街的保护性再利用意义及其现状,反思问题所在,对比田子坊和新天地空间再利用案例,具体分析了文化街的功能定位不当、空间与功能的错配和空间形态局限性的缺失。力图为今后城市历史建筑遗产保护性再利用的空间规划提供有益借鉴,也希望有更多的人关注城市近现代建筑的保护性再利用。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艺术教育中心;
【关键词】保护性再利用 空间形态 功能定位 线性空间
【分类号】:TU984.114
【正文快照】: 一、多伦路文化街的保护性再利用意义 文化遗产不再是过去印象中的死气沉沉、徒留躯壳的“静态遗产”,它们是与时俱进、充满生活气息和当下时代特征的“动态遗产”。“静态遗产”是历史的化石而不可再生,“动态遗产”是存活在现实生活中的文化遗产,其生命历程需要保持在利用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海平;天津港口发展功能定位与战略规划目标[J];中国港口;2004年10期

2 穆真;;图书馆如何从功能定位中获得活力——从电大图书馆功能的重新定位获得的思考[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年08期

3 许泽成;;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区域的功能定位[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9年10期

4 唐兵;刘建国;岳顺;;长江上游航运中心概念和功能定位[J];水运工程;2009年11期

5 赵广全;;高校设备采购功能定位浅析[J];安徽建筑;2013年01期

6 牟爱兰;;试论结算在公路项目施工中的功能定位及实践[J];中国投资;2013年S2期

7 唐洪雷;方R,

本文编号:4442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4442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75d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