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地下工程模型试验加卸载装置的研制
本文关键词:深地下工程模型试验加卸载装置的研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考虑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的边界条件:一是等位移边界条件,二是等应力边界条件。由于深部岩体介质具有储能特性,在进行深地下地质力学模型试验时,模型边界应设置于弹性区,除满足试验模型表面均匀应力场条件外,需更多考虑加载边界处试验装置的整体刚度,其能及时补给模型因开挖卸荷导致围岩回弹所需的能量,并提供一回弹刚度,边界上应力可随此刚度进行调节。探讨并分析了试验装置刚度对围岩破坏模式的影响,分别以弹性模型和弹塑性模型计算了卸荷时围岩的回弹刚度。将碟簧引入加载框架,并对碟簧系统进行设计,通过试验对碟簧系统刚度进行验证。研究表明,该新型加卸载试验系统能更精确地模拟深部岩体原始属性,可适用于深地下工程地质力学模型试验。
【作者单位】: 解放军理工大学爆炸冲击防灾减灾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地质力学模型试验 碟型弹簧 边界条件 刚度 深部岩体 试验装置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No.2013CB036005)~~
【分类号】:TU91
【正文快照】: 1引言随着我国矿山、国防、水利等地下工程建设的迅猛发展,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逐渐向深部发展,各种工程灾害屡有发生,如岩爆、分区破裂化等,严重威胁着施工人员的安全,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1-2]。目前,主要有理论研究、模型试验、数值模拟3种研究方法。在基本满足相似理论条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汉鹏;李术才;郑学芬;朱维申;;地质力学模型试验新技术研究进展及工程应用[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9年S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捷;马凤山;赵海军;魏爱华;;岩土体现场水平推剪试验装置的应用及改进探讨[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1年06期
2 舒志乐;刘保县;梁宁慧;李月;王道良;;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土石体粗料分形特性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2年03期
3 梁晓丹;赵坚;宋宏伟;;围岩自调节成拱特性的实验与数值分析[J];工程地质学报;2012年01期
4 王静;王正方;隋青美;李术才;李树忱;李立平;刘斌;;FBG应变传感系统在巷道涌水模型试验中的研究[J];光电子.激光;2010年12期
5 欧阳振华;李世海;刘晓宇;;柔性加载条件下碎石材料变形特征研究[J];中外公路;2009年04期
6 狄圣杰;汪明元;邓南沙;宋庆滔;;土石混合体REV尺度数值方法研究[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12年05期
7 田子玄;李广奇;罗福君;高峰;;滑坡变形规律的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研究[J];硅谷;2013年08期
8 张艳丽;伍永平;李开放;;大型三维可加载物理相似模拟实验中围岩变形的声发射特征[J];煤炭工程;2011年09期
9 刘刚;赵坚;宋宏伟;李元海;;断续节理方位对巷道稳定性的影响[J];煤炭学报;2008年08期
10 闫振东;杨仁树;岳中文;董聚才;牛学超;;渗水厚砾石层斜井围岩破坏机理模型试验[J];煤炭学报;2009年1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钦;炭质页岩隧道软弱破碎围岩大变形机理与控制对策及其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2 王静;光纤光栅多参数传感理论技术研究及在地下工程灾害监测中的应用[D];山东大学;2011年
3 陈旭光;高地应力条件下深部巷道围岩分区破裂形成机制和锚固特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4 林斌;考虑损伤效应的黄土流变模型研究[D];长安大学;2005年
5 陈陆望;物理模型试验技术研究及其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6年
6 王琦;深部厚顶煤巷道围岩破坏控制机理及新型支护系统对比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7 赵衡;岩石变形特性与变形全过程统计损伤模拟方法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8 李新志;超浅埋大跨度连拱隧道围岩受力分析及工程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9 王亚军;基于模拟对比的水封液化气库地下结构设计参数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3年
10 石少帅;深长隧道充填型致灾构造渗透失稳突涌水机理与风险控制及工程应用[D];山东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泰;地质力学模型试验技术的进展[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1年05期
2 李宏男,李东升,赵柏东;光纤健康监测方法在土木工程中的研究与应用进展[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2年06期
3 钱七虎;深部岩体工程响应的特征科学现象及“深部”的界定[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4 王文静,程秀芝,张申;模型试验位移测量技术的研究[J];能源技术与管理;2005年03期
5 姜耀东,陆士良;巷道底臌机理的研究[J];煤炭学报;1994年04期
6 陈霞龄,,韩伯鲤,梁克读;地下洞群围岩稳定的试验研究[J];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1994年01期
7 韩伯鲤,陈霞龄,宋一乐,李宏明;岩体相似材料的研究[J];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1997年02期
8 杜应吉;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西北水资源与水工程;1996年02期
9 蒋树屏,黄伦海,宋从军;利用相似模拟方法研究公路隧道施工力学形态[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2年05期
10 李仲奎,卢达溶,中山元,细见浩,孙建生;三维模型试验新技术及其在大型地下洞群研究中的应用[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3年09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明洋;周泽平;钱七虎;;深部岩体的构造和变形与破坏问题[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6年03期
2 王德荣;陆渝生;冯淑芳;王明洋;;深部岩体动态特性多功能试验系统的研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8年03期
3 王明洋;解东升;李杰;张宁;;深部岩体变形破坏动态本构模型[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3年06期
4 李杰;王明洋;张宁;范鹏贤;;深部岩体动力变形与破坏基本问题[J];中国工程科学;2013年05期
5 卢敦华;王星华;;深部岩体水热弱化修正及其因素确定方法[J];科技导报;2008年23期
6 ;图书推荐[J];科技传播;2011年01期
7 李树忱;冯现大;李术才;袁超;李文婷;孙倩;;深部岩体分区破裂化现象数值模拟[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1年07期
8 周小平;周敏;钱七虎;;深部岩体损伤对分区破裂化效应的影响[J];固体力学学报;2012年03期
9 包兴隆;;深部岩体力学特性的问题思考[J];山西建筑;2013年21期
10 何满潮;郭平业;;深部岩体热力学效应及温控对策[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3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七虎;;深部岩体工程响应的特征科学现象及“深部”的界定[A];钱七虎院士论文选集[C];2007年
2 严鹏;单治钢;陈祥荣;周永;;深部岩体爆破损伤及控制研究[A];第三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3 王明洋;解东升;李杰;范鹏贤;;深部岩体加卸荷变形与破坏本构关系[A];第十二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4 李新平;汪斌;周桂龙;;我国大陆实测深部地应力分布规律研究[A];第3届全国工程安全与防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5 钱七虎;;序[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21:深部岩石工程围岩分区破裂化效应[C];2008年
6 谭云亮;;深部岩体分区破裂问题的讨论[A];煤炭科学与技术研究论文集[C];2010年
7 周叔举;张春会;徐克林;;深部岩体工程地质勘察技术方法及设备[A];全国第三次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选集(下卷)[C];1988年
8 李杰;王明洋;范鹏贤;施存程;;岩体的加、卸载状态与能量的分配关系[A];第3届全国工程安全与防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9 单治钢;严鹏;;深部岩体开挖瞬态卸荷诱发岩爆机理初探[A];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第四届地质及勘探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潘一山;王凯兴;;岩块尺度对摆型波传播影响的研究[A];第十二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成良;深部岩体多场耦合分析及地下空间开挖卸荷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2 隋斌;深部岩体脆性破坏机理及相关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3 杜坤;真三轴卸载下深部岩体破裂特性及诱发型岩爆机理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宋韩菲;深部岩体分区破裂化机理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2 郑璇;深部工程围岩间隔断裂化机制数值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3 万贻平;深部岩体损伤变形特性研究[D];西华大学;2008年
4 耿鸣山;深部岩体硐室分区破裂化数值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汪斌;深部大理岩的加卸载力学特性及多场耦合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6 谢瑞峰;深井高应力围岩松动爆破机理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0年
7 张伯虎;深埋洞室围岩分区破裂化机理及应用[D];重庆大学;2008年
8 赵航;深部大理岩卸荷力学特性及数值模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深地下工程模型试验加卸载装置的研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549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4549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