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教育】解构主义建筑代表作品
本文关键词:解构主义建筑,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设计教育】解构主义建筑代表作品
来源:非常设计师网 阅读:(6476) 评论:(11) 收藏:(0)
20世纪80年代,西方建筑界出现了一种被称为”解构主义”的新思潮。它不仅质疑现代建筑,还对现代主义以后出现的历史主义、通俗主义的思潮持批评态度,试图建立关于建筑存在方式的全新思考。
20世纪80年代,西方建筑界出现了一种被称为”解构主义”的新思潮。它不仅质疑现代建筑,还对现代主义以后出现的历史主义、通俗主义的思潮持批评态度,试图建立关于建筑存在方式的全新思考。
解构主义建筑的得名,与两次重要活动有关:一次是1988年6月至8月,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了一个名为“解构主义建筑”的七人作品展;另一次是同年7月,在伦敦泰特美术馆举行了一个名为“建筑与艺术中的解构主义”的国际研讨会。
解构主义建筑与解构主义哲学:在思想观念上确实存在着某种关联,一些解构建筑师比较关注哲学,试图将建筑纳入更深层次的文化思考;而另一些解构建筑师则不然,他们更加关注建筑形式与空间的全新创造。
解构主义建筑的特点: 解构主义最大的特点是反中心、反权威、反二元对抗、反非黑即白的理论。德里达本人对于建筑非常感兴趣,他视建筑的目的是控制社会的沟通、交流,从广义来看,建筑的目的要控制经济。因此,他认为新的建筑、后现代的建筑应该是要反对现代主义的垄断控制,反对现代主义的权威地位,反对把现代建筑和传统建筑对立起来的二元对抗方式。
解构主义的代表作品
伯纳德·屈米 巴黎拉维莱特公园
为处理拉维莱特公园开发计划的复杂性和不定性,屈米以“分解”的观念在公园用地上建立起三个结构系统:“面”系统,以一种表层结构来表达;“线”系统,用了许多连接线条和线性构件;“点”系统,精心设计了许多小型构筑物。“点”、“线”、“面”三个系统,还无法控制公园的整体结构。屈米将“点”系统上的10。8m见方的构筑物放置在一个间距为120m的方网格的交叉点上。构筑物形式各异,,但红色却是唯一的保留颜色。在方网格有秩序地组织下,“点”系统及构筑物具有了决定整个公园结构的作用。至此,公园设计才由“分解”实现了三个迥然不同系统的“叠合”。
转载申明:非常设计师网独家专稿,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设计教育】解构主义建筑代表作品
来源:非常设计师网 阅读:(6476) 评论:(11) 收藏:(0)
20世纪80年代,西方建筑界出现了一种被称为”解构主义”的新思潮。它不仅质疑现代建筑,还对现代主义以后出现的历史主义、通俗主义的思潮持批评态度,试图建立关于建筑存在方式的全新思考。
扎哈·哈迪 香港顶峰俱乐部方案
这是标志着哈迪德崛起的一个设计,在1982~1983年“香港之峰俱乐部”竞赛中,她获得了一等奖。方案的获奖与日本建筑大师矶崎新有很大的关系。正是矶崎新的慧眼,把她的方案从初审淘汰的名单中拣了回来,这之后一跃获得首奖。矶崎新在评价这个方案时说: “我被她那独特的表现和透彻的哲理性所吸引”。
这座建筑被设计成一系列巨大而抽象的花岗岩几何体。4个巨大的管状物抽象自山下的摩天楼形象,被躺倒戳入削去山尖的山头。这件作品的惊人之处在于这些线形的管和人工地形之间体量的剧烈冲击。4个管状物相互扭曲,每个都带有与它者冲突的意象。内部功能单元结构因此被打乱,墙被折叠或弯曲,封闭的空间被打开,原有的正交格网崩溃。每个冲突都不尽相同,所以每个部分都以不同的方式破碎。上面的一对管状物与下面的一对竖向拉开,产生一个深深的空洞。在这个空洞处悬浮着入口的甲板、游泳池、浮动平台、小吃柜台和图书馆等建筑单元。
转载申明:非常设计师网独家专稿,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文关键词:解构主义建筑,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83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483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