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基于总应力法的静压桩极限承载力时效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27 10:11

  本文关键词:基于总应力法的静压桩极限承载力时效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考虑天然饱和黏土的应力历史和初始应力各向异性,推导得出了静压沉桩过程和再固结过程中静压桩周土体应力状态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根据静压桩承载时桩侧土体应力状态与单剪试验及三轴试验中土体应力状态之间的相关性,基于总应力法推导了天然饱和黏土地层中静压桩时变承载力的解析解,提出了桩侧和桩端承载系数的理论计算方法。采用离心模型试验对本文解答进行验证,研究了沉桩结束后静压桩承载力随再固结时间的变化规律,分析了土体原位力学特性与静压桩承载系数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沉桩结束后静压桩承载力的增长主要是由于桩侧承载力的增长,而且静压桩承载力在沉桩结束后较短时间内增加的幅度较大,随后增长幅度变缓并趋于稳定;土体超固结比和静止侧压力系数越大,沉桩结束后承载力增长速率越快,但桩侧和桩端承载系数均随土体超固结比和静止侧压力系数的增大而减小。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岩土及地下地下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系;上海大学土木工程系;
【关键词】总应力法 初始应力各向异性 再固结 承载系数 离心模型试验 时变承载力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2288)
【分类号】:TU473.1
【正文快照】: 饱和黏土中静压桩的极限承载力问题一直是岩土工程界和学术界所重视的课题之一[1-4]。目前,总应力法(?法)和有效应力法(?法)是估算饱和黏土中桩侧极限承载力的两种主要方法。如图1所示,采用?*通讯作者(E-mail:lilin_sanmao@163.com)法计算静压桩侧极限承载力时须同时确定桩周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坚庆;静压桩施工质量控制[J];西部探矿工程;2001年S1期

2 ;大吨位静压桩深基础处理技术获得成功[J];地质装备;2001年02期

3 许加安;静压桩施工中的若干技术问题[J];电力勘测;2002年04期

4 郭卫;静压桩施工技术[J];工程质量;2003年09期

5 许勇毅;浅谈预制空心静压桩的施工监理[J];山西建筑;2003年04期

6 罗红杰;静压桩在工程中的应用[J];广西城镇建设;2003年10期

7 石宇熙;静压桩偏移原因及处理措施[J];土工基础;2004年03期

8 阮志忠,张羽;静压桩的施工技术及其质量保证[J];低温建筑技术;2004年04期

9 吴纪宁,曾婕,黄河;风险管理技术在静压桩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江苏建筑;2004年04期

10 郭春香;;对某公司新车间静压桩质量的分析与评价[J];中国煤田地质;200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彦江;赵文义;;浅析静压桩施工技术[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2卷)[C];2009年

2 郑建锋;;静压桩的施工应用[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08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3 司孝东;杜趁娅;周中原;;论预制静压桩基础工程的施工技术措施[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7卷)[C];2007年

4 袁勋;张永钧;;静压桩技术在人民大会堂增层加固中的应用[A];工程安全及耐久性——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0年

5 郭春香;;对某公司新车间静压桩质量的分析与评价[A];中国地质学会、中国煤炭学会、中国煤田地质专业委员会2005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林本海;王离;;静压桩承载性能的分析研究[A];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下册)[C];2003年

7 林本海;王离;;静压桩承载性能的分析研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九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3年

8 赵学勐;王安玲;刘希林;牟昌渝;;全液压静压桩在西安黄土地区的应用[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八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9 吕永平;孙云;宋东伟;;静压桩在某火车站站房装修地基加固工程中的应用[A];地基处理理论与实践——第七届全国地基处理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10 周建民;徐成贤;;静压桩桩顶抗剪加固技术的应用研究[A];第二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记者 郑静;我市在建设领域推广“静压桩”技术[N];临汾日报;2007年

2 邓金科 王志成;一项新技术 节省300万[N];中国建设报;2001年

3 冯济武 莫湘雄 姜雅玲;山河智能原始创新带动建筑施工绿色革命[N];中国工业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志广;软弱土地基中静压桩压力的控制分析与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5年

2 牛永昌;静压桩连续贯入的工程实测与数值模拟分析[D];青岛理工大学;2015年

3 张友权;静压桩挤土问题及减小其效应的措施研究[D];中冶集团建筑研究总院;2007年

4 卢文晓;静压桩与土的相互作用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4年

5 肖同刚;坑式静压桩在湿陷性黄土地区多高层建筑顶升纠偏中的技术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年

6 张宇;长春地区静压桩承载性状及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7 李兴洋;基于ABAQUS的扩大头静压桩连续贯入数值模拟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2年

8 刘辉;静压桩压桩力计算及长期承载力预测[D];青岛理工大学;2009年

9 张文超;静压桩残余应力数值模拟及其对桩承载性状影响分析[D];天津大学;2007年

10 何建锋;软土地区静压桩沉桩阻力的研究及应用探讨[D];同济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总应力法的静压桩极限承载力时效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893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4893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816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