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街区开放空间形态的再生研究——以南通寺街—西南营街区为例
本文关键词:历史街区开放空间形态的再生研究——以南通寺街—西南营街区为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如何保护历史街区形态,延续城市记忆是目前中国城市规划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以南通寺街—西南营片区为例,首先针对街区中开放空间进行功能、结构等方面的研究,并进行问卷调研,发现街区中开放空间存在的问题,了解居民对传统街区的发展要求。然后,以街区形态再生为目的,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接下来,提出具有可行性的再生策略,如社区参与策划、人性化设计、功能多样性、街区文化网络等,使街区形态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再生。
【作者单位】: 南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关键词】: 历史街区 开放空间形态 再生
【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利用传统城市形态的分形特征延续地区历史文脉”(14KJB560013) 南通市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南通城市空间的江海文化特征研究”(2014A-NT-004)
【分类号】:TU984.114
【正文快照】: 1.概述:城市形态与城市记忆2.南通历史街区形态现状及存在问题19世纪中叶,形态学的概念和研究方法被沿用于城市问题,2.1街区历史背景及形态目的是研究城市的生长机制,了解其内在的发展动因。城市形南通城历史久远,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已建城。老城态(Urban Morphology)从广义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德莹,戴世智,张宏伟;大庆市东城区开放空间体系建构[J];低温建筑技术;2001年02期
2 覃莺,覃宣;城市沿江地带开放空间概念性设计——武汉长江一桥武昌桥头江边和花鸟公园空间改造[J];新建筑;2002年04期
3 黄蕴菁;;上海社会开放空间实施的回顾与思考[J];上海城市规划;2002年04期
4 艾志刚;论大学校园开放空间的多样化[J];建筑学报;2005年06期
5 张宝成;住区开放空间的环境行为研究[J];山西建筑;2005年20期
6 林墨飞;复合型开放空间——“公园广场”的构建探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17期
7 多莉斯·赫斯;王琳;;过渡性开放空间:城市开放空间开发中兴起的临时使用现象[J];城市环境设计;2007年03期
8 刘怡;;建筑开放空间探讨[J];中外建筑;2007年07期
9 王晓南;;五凤溪场镇开放空间的特色与保护[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年03期
10 田波;刘春香;;基于东北气候特点下的开放空间设计[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承照;方家;;美国城市自然保护与开放空间的历史演变[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蒋羿;;浅谈城市发展中的边缘化开放空间[A];2010北京园林绿化新起点[C];2010年
3 季如漪;曾新春;;开放空间的安全性[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蔡泓;;城市绿色开放空间发展策略借鉴思考——以美国的城市绿色开放空间策略为例[A];2010北京园林绿化新起点[C];2010年
5 宋立新;;城市边缘区开放空间保护策略研究[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张英;王云才;;发达国家户外开放空间包容性设计经验与启示[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7 徐留生;;校园开放空间景观偏好研究——以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为例[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3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3年
8 梁慧颖;;城市边缘区开放空间资源的优先保护——以南京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贾超;刘宏;曹宇钧;;森环水绕连园趣,雪乡冰景入城来[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3.城市详细规划)[C];2012年
10 李韶霞;彭蓉;刘广林;;洛阳市周王城广场改建设计[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珂;三大皇家孔庙周边开放空间设计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5年
2 耿越;城市滨河开放空间优化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3 赵成功;高校校园户外开放空间社会共享化探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5年
4 刘智能;公园开放空间与大众行为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5 张婷;武汉·中国光谷高科技园开放空间现状研究与评价[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6 劳炳丽;规模住区开放空间建构策略与规划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7 仲利强;近期建成的中学校园开放空间设计探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年
8 周谦;城市绿色开放空间复合性整合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9 刘鑫;长春市开放空间的历史演变及优化策略[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一平;唐山市中心城区绿色开放空间布局优化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历史街区开放空间形态的再生研究——以南通寺街—西南营街区为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943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494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