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BIM在基坑桩撑支护结构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16 03:15

  本文关键词:BIM在基坑桩撑支护结构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基坑工程 桩撑支护结构 结构分析模型 建筑信息模型(BIM) 模型转换 工业基础类(IFC)


【摘要】:自2002年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理论被提出以来,BIM技术在建设工程的方案展示、施工模拟、工程管理等方面已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近年来,建筑结构工程领域开展了利用BIM生成结构分析模型方面的研究,以简化由于方案调整引起的设计计算建模工作。在基坑工程领域,现阶段BIM主要用于方案展示和土方挖运过程的模拟,利用基坑BIM生成支护结构分析模型与现行的设计工作方法衔接方面的探索工作很少。基坑工程有“动态设计”的特点,利用BIM生成结构分析模型衔接现行的基坑设计工作方法,对于方便调整和优化设计,提高设计质量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基坑桩撑支护结构形式,通过分析BIM软件ArchiCAD和有限元分析软件SAP2000各自模型文件的信息描述方式,提出了基于IFC(Industry Foundation Classes)标准的BIM转换到SAP2000结构分析模型的方法,并在Visual Studio 2010平台开发了模型转换程序ArchiCAD To SAP2000。选取深圳工商银行大厦基坑支护工程为应用实例。实例应用结果为:1)该程序可准确提取基坑BIM中支护桩、立柱、冠梁、腰梁、支撑梁构件的端点坐标和截面信息,生成SAP2000基坑结构几何模型;2)该程序可准确提取基坑BIM中相关信息,实现对SAP2000基坑结构几何模型中支护桩及立柱底约束、冠梁及腰梁线弹簧约束、支护桩前地基土弹簧约束以及坑外水土压力荷载的添加,进而生成SAP2000基坑结构分析模型。实例应用结果验证了模型转换方法和程序的合理性和适用性。
【关键词】:基坑工程 桩撑支护结构 结构分析模型 建筑信息模型(BIM) 模型转换 工业基础类(IFC)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753.3;TU17
【目录】:
  • 致谢4-5
  • 摘要5-6
  • ABSTRACT6-16
  • 1 绪论16-28
  • 1.1 研究背景16-17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17-18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8-25
  • 1.3.1 建筑结构工程中BIM研究现状18-24
  • 1.3.2 基坑工程中BIM研究现状24-25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点25-26
  • 1.5 本文研究技术路线26-28
  • 2 基坑桩撑支护结构的内力分析28-41
  • 2.1 引言28
  • 2.2 基坑桩撑支护结构的平面分析28-39
  • 2.2.1 挡土结构计算28-34
  • 2.2.1.1 计算原理28
  • 2.2.1.2 支撑刚度计算28-29
  • 2.2.1.3 水平弹簧支座刚度计算29-30
  • 2.2.1.4 主动侧水土压力计算30-32
  • 2.2.1.5 求解方法32-33
  • 2.2.1.6 基坑施工过程的模拟33-34
  • 2.2.2 内支撑结构计算34
  • 2.2.2.1 水平力作用下的水平支撑计算34
  • 2.2.2.2 竖向力作用下的水平支撑计算34
  • 2.2.3 计算实例34-39
  • 2.2.3.1 工程概况34-35
  • 2.2.3.2 挡土结构断面计算35-36
  • 2.2.3.3 内支撑结构计算36-39
  • 2.3 基坑桩撑支护结构的空间分析39-40
  • 2.3.1 空间“m”法计算原理39-40
  • 2.3.2 土弹簧刚度系数的确定40
  • 2.3.3 土压力的计算40
  • 2.3.4 求解方法40
  • 2.4 本章小结40-41
  • 3 BIM与SAP2000结构分析模型文件41-56
  • 3.1 引言41
  • 3.2 ArchiCAD模型文件—ifc文件41-50
  • 3.2.1 IFC标准的信息描述41-45
  • 3.2.1.1 IFC标准组成结构41-42
  • 3.2.1.2 信息描述示例42-45
  • 3.2.2 IFC标准的信息传递45-47
  • 3.2.2.1 中性文件格式45-46
  • 3.2.2.2 中性文件信息传递示例46-47
  • 3.2.3 IFC标准应用示例47-50
  • 3.2.3.1 柱模型及其IFC信息描述47-48
  • 3.2.3.2 柱的定位48-49
  • 3.2.3.3 柱的形状表达49-50
  • 3.3 SAP2000模型文件—s2k文件50-55
  • 3.3.1 s2k文件组成50-51
  • 3.3.2 s2k基坑结构几何模型的信息描述51-52
  • 3.3.2.1 结构构件材料的信息描述51-52
  • 3.3.2.2 结构构件截面的信息描述52
  • 3.3.2.3 结构构件几何位置的信息描述52
  • 3.3.3 s2k基坑结构约束的信息描述52-53
  • 3.3.3.1 支护桩底约束52-53
  • 3.3.3.2 冠梁、腰梁线弹簧约束53
  • 3.3.3.3 点弹簧约束53
  • 3.3.4 s2k坑外土压力的信息描述53-55
  • 3.3.5 s2k荷载、分析工况的信息描述55
  • 3.4 本章小结55-56
  • 4 BIM三维基坑信息模型的建立56-60
  • 4.1 引言56
  • 4.2 BIM三维基坑信息模型的建模流程56
  • 4.3 建模总体约定56-57
  • 4.4 挡土结构和立柱的建立57-58
  • 4.5 内支撑体系的建立58
  • 4.5.1 冠梁58
  • 4.5.2 腰梁58
  • 4.5.3 内支撑58
  • 4.6 约束信息的添加58-59
  • 4.6.1 挡土结构、立柱底约束59
  • 4.6.2 冠梁、腰梁线弹簧约束59
  • 4.6.3 桩前土反力弹簧约束59
  • 4.7 荷载信息的添加59
  • 4.8 本章小结59-60
  • 5 模型转换程序的开发60-69
  • 5.1 引言60
  • 5.2 模型转换程序总流程60-61
  • 5.3 模型转换程序各模块关键技术61-68
  • 5.3.1 ifc文件读取解析模块61-65
  • 5.3.1.1 模块开发流程图61-62
  • 5.3.1.2 柱(Ifccolumn)的读取、解析及存储62-63
  • 5.3.1.3 板(Ifcslab)的读取、解析及存储63-64
  • 5.3.1.4 梁(Ifcbeam)的读取、解析及存储64
  • 5.3.1.5 变形体(Ifcbuildingelementproxy)的读取、解析及存储64-65
  • 5.3.2 人工交互模块65-68
  • 5.3.2.1 模块开发流程图65-66
  • 5.3.2.2 约束信息的输入66-67
  • 5.3.2.3 荷载信息的输入67-68
  • 5.3.3 s2k文件生成模块68
  • 5.4 SAP2000三维基坑结构分析模型的生成68
  • 5.5 本章小结68-69
  • 6 工程实例应用69-82
  • 6.1 引言69
  • 6.2 工程实例概述69-72
  • 6.2.1 工程概况69-70
  • 6.2.2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70
  • 6.2.2.1 地层岩性70
  • 6.2.2.1 场地地下水70
  • 6.2.3 周边环境70
  • 6.2.4 基坑支护设计方案70-71
  • 6.2.4.1 主要设计原则70-71
  • 6.2.4.2 支护方案71
  • 6.2.5 补充说明71-72
  • 6.3 BIM在基坑桩撑支护结构分析中的应用72-81
  • 6.3.1 三维基坑结构分析模型的生成72-76
  • 6.3.1.1 三维基坑信息模型的建立72-73
  • 6.3.1.2 三维基坑结构分析模型的生成73-76
  • 6.3.2 三维基坑结构分析模型的调整76-81
  • 6.3.2.1 立柱位置的调整76-79
  • 6.3.2.2 支撑位置的调整79-81
  • 6.4 本章小结81-82
  • 7 结论及建议82-84
  • 7.1 本文主要结论82
  • 7.2 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建议82-84
  • 参考文献84-89
  • 附录Ⅰ柱模型完整IFC中性文件89-94
  • 附录Ⅱ 6m深基坑模型完整s2k文件94-114
  • 附录Ⅲ 主要程序代码114-150
  • 作者简历及科研成果清单150-151
  • 学位论文数据集15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辉;赵志川;;浅议城市环境下基坑工程动态监测技术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0年05期

2 苗恒亚;吴杰;;基坑监测控制网的稳定分析[J];甘肃科技;2010年23期

3 王进;;深基坑监测技术探讨[J];技术与市场;2011年04期

4 范建;;基坑监测技术的应用分析[J];技术与市场;2013年09期

5 马穗斌,魏宏海,杨俊炜;试论理论分析指导下的现场基坑监测[J];江苏地质;1999年01期

6 蒋希亮;;基坑监测技术及其应用研究[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4年04期

7 王友元;珠海口岸广场基坑监测结果分析[J];水运工程;2005年09期

8 赵琪,周恩度,谢剑彬,曾虹程,张帆;深大“人”字形开叉双基坑施工技术研究[J];建筑施工;2005年08期

9 王友元;珠海口岸广场基坑监测结果分析[J];岩土工程界;2005年11期

10 陈能辉;朱增洪;;南昌百脑汇购物广场基坑监测与分析[J];江西测绘;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俊能;刘干斌;刘晓虎;;宁波轨道交通工程福明路站基坑监测分析[A];面向低碳经济的隧道及地下工程技术——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隧道及地下空间运营安全与节能环保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姜晨光;朱烨昕;顾持真;姜科;何跃平;;基于实测的苏南软土区基坑预警指标体系研究[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四)[C];2008年

3 曹培峰;王巍;周维良;;世博中国馆临近地铁边超大基坑、多坑施工技术[A];施工机械化新技术交流会论文集(第十辑)[C];2009年

4 张丰收;陈桂兵;吴涛;;基坑监测方案的探讨[A];第九届长三角科技论坛(测绘分论坛)论文集[C];2012年

5 黄皓晖;;广州地区基坑工程质量安全事故预防及应急救援措施[A];第三届全国地下、水下工程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6 何志燕;杨兆兵;;常州莱蒙都会深基坑监测分析[A];第十三届华东六省一市测绘学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7 张克恭;;建筑基坑监测实践[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九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3年

8 周冠南;崔涛;李有德;张羽;;软弱地层异形基坑群施工风险控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五届年会暨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2年

9 冯丽;;土木工程监测在基坑工程中的应用[A];江苏省地质学会岩土工程专业委员会论文集[C];2003年

10 刘元庆;;新时期基坑工程现场监测技术及监测方案的优化设计[A];2013年2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晏明智 记者 曲倩影;地铁1号线珠江路站正式开挖基坑[N];南昌日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韩庆文 见习记者 任,

本文编号:5468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5468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0ee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