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余垃圾排放对不同高度住宅排水系统的影响初探
本文关键词:厨余垃圾排放对不同高度住宅排水系统的影响初探
【摘要】:粉碎后的厨余垃圾能否快速、有效地排至室外是衡量厨余垃圾排放系统性能好坏的重要指标。为了防止厨余垃圾排放对住宅排水系统产生不利影响,需要合理地选择排水系统。采用水龙头连续给水模拟实际厨余垃圾排放情况,对3种不同高度住宅的DN75和DN110伸顶通气排水系统开展厨余垃圾排放足尺试验研究,主要考察排水系统底部楼层的最大正压,并结合试验录像探索厨余垃圾排放对住宅排水系统的影响。研究发现,在相同的系统高度下,DN75伸顶通气排水系统底部最大正压比DN110伸顶通气排水系统底部最大正压大;在相同的立管管径下,排水系统越高,底部产生的正压越大。
【作者单位】: 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大学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
【关键词】: 厨余垃圾 排水系统 最大正压
【基金】: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4ZX07406002)
【分类号】:TU82
【正文快照】: 环境工程学院,重庆400030)厨余垃圾经过粉碎后进入排水管道,极大地提高了厨房排水中悬浮固体及可沉降固体的含量。针对以上现象日本学者对厨余垃圾横支管的输送性能做了一定的研究[1],定性地说明了厨余垃圾排水流态特征和管道淤积情况,但对于厨余垃圾排放对住宅排水系统影响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贵平;杨万;张广裕;;国内主要城市厨余垃圾处理进展[J];城市管理与科技;2006年06期
2 董颜平;;厨余垃圾车系列产品一:一种带搅拌预处理的厨余垃圾车[J];专用汽车;2010年06期
3 吕丽霞;;厨余垃圾车的功能及推广前景[J];汽车维修;2013年02期
4 周丽丽;;令人尴尬的厨余垃圾[J];建材与装修情报;2013年04期
5 徐白晓;张后亮;;欧洲典型的厨余垃圾收集车[J];专用汽车;2010年05期
6 孙国明;;浅析国内厨余垃圾车市场化的发展方向[J];专用汽车;2010年05期
7 张云龙;;厨余垃圾处理器,科技设计助力环保[J];工业设计;2011年11期
8 王琬;孙远波;孙大禹;;一种新型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设计[J];机械科学与技术;2013年07期
9 赖文琴;刘海明;张娜;;小区厨余垃圾的能源再生系统设计[J];城市管理与科技;2013年06期
10 陈朱蕾,周传斌,周磊,黄亮,张文静,熊尚凌;粪便与厨余垃圾地埋式处理工艺研究[J];给水排水;200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朱跃姿;林建;;浅谈厨余垃圾的资源化利用[A];福建省科协第四届学术年会能源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邵蕾;周传斌;曹爱新;徐琬莹;;家庭厨余垃圾处理技术研究进展[A];2011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1年专刊(一)[C];2011年
3 王艳芳;王婷;谭力;孙照勇;汤岳琴;木田建次;;利用厨余垃圾生产燃料乙醇的研究[A];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第七章)[C];2014年
4 张付申;刘振刚;;餐厨垃圾液化制取生物燃料[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桑雪骐;减少厨余垃圾 避免浪费是关键[N];中国消费者报;2009年
2 实习生 陈高翔;厨余垃圾分类进社区[N];科技日报;2010年
3 记者 杨汛 刘昊;鼓励厨余垃圾在小区就地“消化”[N];北京日报;2011年
4 实习生 孔芳晶;厨余垃圾的家庭微循环图景[N];工人日报;2011年
5 记者 李锐 通讯员 杜志鑫;厨余垃圾变居民养花种树肥料[N];长江日报;2012年
6 记者 全杰;厨余垃圾专袋:有了“耳朵” “身份证”升级[N];广州日报;2012年
7 记者 全杰;垃圾量下降率超8% 厨余垃圾专袋最有效[N];广州日报;2012年
8 本报记者 王硕;送来厨余垃圾 拎走萝卜白菜[N];中国消费者报;2013年
9 本报记者 王春兰;把厨余垃圾分出来[N];人民日报;2003年
10 毛丹;家中厨余垃圾能像水一样流走[N];金华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海力;厨余垃圾的燃烧与热解特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秀景;5T压缩式厨余垃圾车工作机构优化设计及分析[D];山东理工大学;2015年
2 李鑓;利用菜场和厨余垃圾厌氧发酵产酸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3 王隽哲;两种典型厨余垃圾的水热转化工艺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6年
4 张玉冬;厨余垃圾堆肥过程中H_2S和NH_3的减排技术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6年
5 赵立军;厨余垃圾组份分选装置及关键部件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3年
6 郑慧清;太原市某高校厨余垃圾产生特性及其资源化利用潜力分析[D];山西农业大学;2013年
7 邵蕾;厨余垃圾家庭好氧生物处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8 邓兵;基于干湿分离预处理的厨余垃圾处理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9 赵振焕;酵母菌对厨余垃圾厌氧发酵产乙酸的影响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10 李江华;厨余垃圾混合厌氧消化及动力学模型初探[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5716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5716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