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际化城市中心区空间指标比较研究
本文关键词:亚洲国际化城市中心区空间指标比较研究
【摘要】:亚洲国际化城市大都具有人口高密度聚集的特征,且中心区存在着规模、等级及形态的较大差异,表现出一定的规模门槛规律,对我国城市化发展具有较大的借鉴价值。本文在现状调研及数据矢量化的基础上,逐项定量剖析亚洲17个国际化城市29个中心区的空间形态,对其规模、等级及格局所涉及的用地规模、建设规模、开发强度、街区大小、道路密度等指标进行了比较研究,探寻其间存在的门槛规律,并对其空间形态类型进行分类研究,提出相应的数据簇群;进而揭示在非市场经济因素限制的基础上,城市经济等级规模、服务产业业态结构以及交通方式的支持是促使亚洲国际化城市中心区形成门槛特征及不同形态模式的主要因素。
【作者单位】: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东南大学城市中心区研究所;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关键词】: 国际化城市中心区 空间指标 比较研究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人—地—业—能’大数据平台的城市空间形态时空演化与结构特征研究”(51578128);“特大城市中心区多核空间结构模式的定量研究:基于亚洲高密度城市的中心区案例”(51278114)
【分类号】:TU984.16
【正文快照】: 【修改日期】2016-01-07(2016)01-0032-111引言中心区是城市的标志性窗口地区,代表了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是城市形象的精华所在,也是城市等级的集中体现。中心区等级的差异与规模有着直接的关系,一般来看,等级越高所对应的规模越大,反之则越小,而一定的中心区等级与一定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牛慧恩,朱晓宝 ;美国市长论城市中心区开发[J];国外城市规划;2000年03期
2 徐雷,胡燕;多核 层级 网络——兼并型城市中心区形态问题研究[J];城市规划;2001年12期
3 孙世界;城市中心的发展、制约与规划原则——以南京城市中心为例[J];华中建筑;2002年05期
4 ;漳州城市中心区规划[J];世界建筑导报;2002年Z1期
5 Eugenie Ladner Birch,张赛;城市中心区生活的复兴:更为深入的探察[J];国外城市规划;2003年04期
6 谢升平;新香洲地区城市中心的再塑造[J];四川建筑;2003年S1期
7 梁智雄;城市中心区规划的问题及解决途径探析[J];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16期
8 孙洪庆,李书亭;城市中心区规划的问题及解决途径探析[J];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01期
9 郭磊;案例集粹[J];国外城市规划;2005年02期
10 王玉英;;城市中心的世外桃源[J];中国花卉盆景;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华俊;孔令龙;;城市中心区空间发展的“集约型一体化”构建研究——以溧阳市中心区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谢建和;庄霖海;;城市中心区活力的可持续性研究[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3-城市总体规划)[C];2013年
3 练玉春;;城市实践:俯瞰还是行走[A];都市文化研究(第5辑)——都市空间与文化想象[C];2008年
4 解
本文编号:6984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6984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