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接触问题的互补模型及其光滑化算法
本文关键词:三维接触问题的互补模型及其光滑化算法
更多相关文章: 岩石力学 三维接触 互补理论 光滑化 约束函数 有限元
【摘要】:接触问题是岩石等非连续介质研究中的关键力学问题。基于三维接触问题的实际物理意义,分别在法向和切向建立等价的互补模型。针对互补模型呈现出的强非线性性质,提出一个新的光滑逼近函数,当该函数中的参数趋于0~+时,它等价于原来的互补模型。由于该逼近函数具有C~1连续,相应的Jacobian矩阵在任何条件下非奇异,这使得常规的Newton法及Newton族算法可以顺利地求解。同时,通过方向向量的引入,将已有研究在二维摩擦接触问题中所提出的约束函数法推广到三维,解决了三维接触问题中由于方向角的周期性带来的求解稳定性问题。在此基础上,建立三维点面接触有限元模型,并用经典算例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和适应性。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关键词】: 岩石力学 三维接触 互补理论 光滑化 约束函数 有限元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157200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1538001)~~
【分类号】:TU45
【正文快照】: 1引言接触问题是岩土工程中比较重要的非线性问题之一。岩土工程中存在着大量的接触问题,如结构物和岩土的接触,节理、断层两侧的接触等。该力学问题有着不同的数学模型,例如可以等价为不等式约束条件下的变分问题,也可以等价为直接求解该变分问题的驻值问题,还可以采用等价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石露;李小春;王伟;白冰;;基于互补理论的扩展有限元接触问题实现[J];岩土力学;2011年12期
2 郑宏;江巍;;基于互补理论的非连续变形分析方法[J];中国科学(E辑:技术科学);2009年10期
3 余德浩;有限元、自然边界元与辛几何算法——冯康学派对计算数学发展的重要贡献[J];高等数学研究;2001年04期
4 李学文,陈万吉;三维接触问题的非光滑算法[J];计算力学学报;2000年01期
5 陈国庆,陈万吉,冯恩民;三维接触问题的非线性互补原理及算法[J];中国科学(A辑 数学 物理学 天文学 技术科学);1995年11期
6 沙德松,孙焕纯,徐守泽;弹性摩擦接触问题的边界元—线性互补解法[J];应用数学和力学;1990年1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春梅;王明斌;雍敏;蔚立元;张磊;;基于DDARF的节理岩体破坏和锚固效应[J];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2016年04期
2 郑春梅;孙国富;王明斌;蔚立元;李英超;;非连续变形分析方法的改进及应用[J];力学与实践;2016年03期
3 邵霞萍;谢凡;刘腾;朱明杰;;基于扩展有限元的滑坡应力场分析[J];低温建筑技术;2016年01期
4 李翠华;郑宏;姜清辉;周创兵;;三维接触问题的互补模型及其光滑化算法[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6年06期
5 刘鹏飞;韦化;李滨;阳育德;;基于哈密尔顿系统与辛算法的暂态稳定约束最优潮流[J];电网技术;2015年05期
6 严成增;郑宏;葛修润;;基于统一标定的势接触力计算[J];岩土力学;2015年01期
7 孙艳波;蒋建林;;线性互补问题中几类特殊矩阵与半正定矩阵之间的关系[J];纯粹数学与应用数学;2014年05期
8 王振;余天堂;;模拟三维裂纹问题的多尺度扩展有限元法[J];岩土力学;2014年09期
9 付晓东;盛谦;张勇慧;;基于矢量和 非连续变形分析的滑坡安全系数计算方法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4年S2期
10 陈礼彪;刘泉声;车爱兰;;一种新的块体接触检测技术及在非连续变形分析方法中的应用[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4年06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宏;江巍;;基于互补理论的非连续变形分析方法[J];中国科学(E辑:技术科学);2009年10期
2 陈云敏;高登;朱斌;陈仁朋;;垃圾填埋场沿衬垫界面的地震稳定性及永久位移分析[J];中国科学(E辑:技术科学);2008年01期
3 王建全;林皋;刘君;;Static and dynamic stability analysis using 3D-DDA with incision body scheme[J];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2006年02期
4 李录贤,王铁军;扩展有限元法(XFEM)及其应用[J];力学进展;2005年01期
5 陈文胜,郑宏,郑榕明,葛修润;岩石块体三维接触判断的侵入边法[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年04期
6 彭自强;王水林;葛修润;;单位分解法、无网格法、数值流形方法之形函数的内在联系[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2年S2期
7 陈国庆,陈万吉;接触问题的非线性互补-接触柔度法[J];计算结构力学及其应用;1996年04期
8 陈万吉,陈国庆;接触问题的互补变分原理及非线性互补模型[J];计算结构力学及其应用;1996年02期
9 陈国庆,陈万吉,冯恩民;三维接触问题的非线性互补原理及算法[J];中国科学(A辑 数学 物理学 天文学 技术科学);1995年11期
10 陈国庆,陈万吉,冯恩民;摩擦接触问题数学规划法的收敛性和算法的改进[J];计算结构力学及其应用;1994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和祥;橡皮环大变形接触问题[J];应用数学和力学;1986年03期
2 董海,,张远鹏;接触问题的简化方法[J];力学与实践;1995年02期
3 吕和祥,马莉颖;三维接触问题的拟二维序列解法[J];固体力学学报;1996年01期
4 ;机械科技奖励项目“接触问题的边界元方法”简介[J];太原重型机械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5 薛隆泉,刘荣昌,王慧武,石瑞真;静载荷接触问题中材料力学状态的研究[J];机械设计;2002年10期
6 徐延海,贾丽萍,张建武;基于接触面几何的接触问题解法[J];机械工程学报;2002年10期
7 王建伟,罗宁;有限元法在分析轴承接触问题中的应用[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4期
8 郝伟,张洪,郝永福;有限元法在接触问题中的应用[J];机械管理开发;2005年02期
9 姜育松;苏超;;工程接触问题数值分析方法[J];水力发电;2010年04期
10 李定坤;方形簿板与刚性支撑的接触问题[J];福州大学学报;1979年0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平;;边界单元分离法解接触问题[A];边界元法在岩石力学和工程中应用会议文集[C];1987年
2 温诗铸;朱东;;弹性流体动力润滑椭圆接触问题的完全数值解[A];摩擦学第三届全国学术交流会论文集流体润滑部分(Ⅰ)[C];1982年
3 钱华山;高玉臣;;橡胶材料大变形接触问题渐近分析及有限元计算[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下)[C];2005年
4 邵朋礼;房加志;汪建兵;;关于结构有限元接触问题的一种解法研究[A];第五届中国CAE工程分析技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刘铁军;汪越胜;;功能梯度涂层半空间受刚性球形压头作用下的完全黏着接触问题[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下)[C];2007年
6 王守信;彭天国;娄晓钟;杨忠瑜;;用二次等参元解算工程中的三维接触问题[A];第三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1994年
7 谭晓华;亢一澜;Eann Patterson;;大变形软材料接触问题的三维实验观测[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8 王晨晖;肖永浩;;基于多约束图剖分的冲击-接触问题区域分割算法[A];中国计算力学大会'2010(CCCM2010)暨第八届南方计算力学学术会议(SCCM8)论文集[C];2010年
9 王建;钱若军;王人鹏;罗涛;;接触问题本构模型探讨[A];第三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0 吕来清;胡伟平;;销钉耳片连接件接触问题分析[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刘永健;三维弹性体移动接触问题的边界元法研究[D];清华大学;2003年
2 李翠华;三维弹塑性和接触问题的非线性互补方法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3 王福军;冲击接触问题有限元法并行计算及其工程应用[D];清华大学;2000年
4 刘天祥;宏观—微观热弹塑性粗糙表面接触问题的EFG-FE耦合方法[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5 张燎军;水工结构接触问题的力学模型及其在三峡工程中的应用[D];河海大学;2005年
6 王克用;弹性接触问题的杂交Trefftz有限元解法[D];天津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欢;接触问题的等几何分析理论与算法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2 李冬龙;三维弹塑性滚/滑接触问题的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3 翟俊辉;多层弹性体接触问题的数值分析[D];江苏大学;2006年
4 周跃亭;具裂纹弹性材料接触问题[D];宁夏大学;2004年
5 周家杰;三维弹塑性大变形接触问题的无网格分析[D];湖南大学;2003年
6 赵万友;接触问题的分析方法研究与工程应用[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7 宋慧;梯度材料夹层在圆柱形压头作用下的接触问题[D];内蒙古工业大学;2013年
8 徐科;板片空间结构接触问题定量分析有限元模型的研究[D];东南大学;2004年
9 王丽彪;三维弹性接触问题形状优化及应用[D];太原理工大学;2001年
10 周韶园;考虑接触问题时某型导弹静动特性分析[D];西北工业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7298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7298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