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江南文化何所寄——江南的历史流变与苏南乡村空间特色保护的现实路径

发布时间:2017-08-29 21:19

  本文关键词:江南文化何所寄——江南的历史流变与苏南乡村空间特色保护的现实路径


  更多相关文章: 江南 江南文化 空间表达 保护与传承 策略


【摘要】:江南是中国传统的人居理想地,但是"江南"一词从最初出现到今天,无论在空间范围还是文化内涵上,都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基于对古代文献、历史地图和古代诗词绘画作品的综合分析,梳理"江南"地理空间变迁的历史脉络,探讨江南文化在聚落选址、街巷格局、建筑风格、园林营建、公共空间等方面的物化表征,分析当前江南乡村空间文化特色留存与面临的挑战,提出苏南乡村空间文化特色保护与传承的策略与建议。
【作者单位】: 江苏省城市发展研究所;
【关键词】江南 江南文化 空间表达 保护与传承 策略
【分类号】:TU982.29
【正文快照】: 江南文化源远流长,“小桥、流水、江村”的江南人居意象,蕴藉着中国人对美好家园的无穷想象和乡愁寄托,而苏南乡村作为长时期积淀并传承下来的人、建筑、自然的综合体,虽受现代文明冲击,历经岁月洗礼,仍然保存了不同历史时期社会文化习俗、聚落营建、建筑技术等地域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心灵;柴之澄;;月河客栈的古韵浓郁[J];家居主张;2012年07期

2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洪岳;;江南文化与长三角当代城市文化的建构[A];“都市文化学科建设论坛暨都市文化原理编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傅丹;;“江南文化与日本”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复旦举行[A];中日关系史研究·2011年第3期(总第104期)[C];2011年

3 孙勇才;;佛教与江南文化轴心期[A];六朝历史与吴文化转型高层论坛论文专辑[C];2007年

4 张正奎;;江南文化哺育宁波商帮[A];百年伟人光百代——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理论研讨论文集[C];2004年

5 赵思运;;潘维江南文化的诗意解码[A];“中生代与新世纪诗坛的新格局——两岸四地第五届当代诗学论坛”论文集[C];2013年

6 洪宜宾(洪亮);;寻得桃源好避秦[A];第二届江南文化论坛——江南都市与中国文学[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士林;国学与江南文化刍议[N];今日信息报;2008年

2 苏报驻常熟首席记者 商中尧;“江南文化”的品牌魅力[N];苏州日报;2012年

3 葛永海 浙江师范大学江南文化研究中心;江南文化传统的时空形态[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4 记者 李玉;江南文化与都市发展密切相关[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5 罗婧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江南文化与文化江南[N];文汇报;2014年

6 刘士林;江南文化精神的“在”与“说”[N];学习时报;2008年

7 驻常熟首席记者 商中尧;“江南文化中可挖掘独特基因”[N];苏州日报;2010年

8 苏州大学教授 博导 朱栋霖;山水名城托起江南文化软实力[N];苏州日报;2011年

9 驻常熟首席记者 商中尧;“留住江南文化就是留住根”[N];苏州日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张力农;常熟用文化力彰显江南文化之魂[N];经理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永;江南文化的诗性精神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2 景遐东;江南文化与唐代文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吴淼清;《东方文化周刊》对江南文化的传播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2 马雨瑾;江南文化影响下的汪曾祺小说创作[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3 高屹;范成大与江南文化关系研究[D];宁夏大学;2013年

4 程小青;《浮生六记》与江南文化[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5 赵菲;心灵的还乡[D];浙江大学;2008年

6 戴丹;江南文化与江苏当代女作家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7 王晓洋;明清江南文化望族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8 高居清;暴力审美与温情叙事[D];浙江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7554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7554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b4e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