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效精细化连梁计算单元的高层结构核心筒地震行为模拟
本文关键词:基于高效精细化连梁计算单元的高层结构核心筒地震行为模拟
更多相关文章: 钢筋混凝土连梁 联肢剪力墙 核心筒 纤维梁单元 非线性剪切 地震行为
【摘要】:钢筋混凝土联肢剪力墙和核心筒在多高层结构体系中有着广泛应用。本文基于所开发的用于钢筋混凝土连梁地震反应分析的考虑非线性剪切的纤维梁单元,结合常规不考虑非线性剪切的纤维梁单元和分层壳单元,在通用有限元软件MSC.MARC(2007r1)平台上建立了一种新的联肢剪力墙和核心筒分析模型。模型分别采用所开发连梁单元、分层壳单元和常规纤维梁单元模拟钢筋混凝土连梁、剪力墙和边缘约束构件,具有高效、准确、建模方便的特点。首先利用相关联肢墙拟静力试验验证模型的准确性。随后对一31层高的核心筒结构进行地震反应模拟,重点对地震激励过程中核心筒内各处连梁的受力规律进行了详细分析,并与采用分层壳单元的计算模型进行了对比。本文提出的联肢剪力墙、核心筒计算模型为基于通用有限元软件平台的高层结构体系弹塑性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工具。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安全与耐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大连理工大学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北京市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连梁 联肢剪力墙 核心筒 纤维梁单元 非线性剪切 地震行为
【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8162023) 大连理工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GZ15108)
【分类号】:TU973.2
【正文快照】: 引言钢筋混凝土(RC)联肢剪力墙由墙肢和连梁构成,是一种广泛使用的较为高效的构件形式[1-3]。小震下连梁不屈服,可以提高整体刚度,大震下连梁屈服耗能,可以增强结构的整体耗能能力。目前高层结构体系中常见的核心筒也与联肢剪力墙有着类似的组成形式和工作机理。由于联肢剪力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丁然;聂建国;陶慕轩;;用于钢筋混凝土连梁地震反应分析的考虑非线性剪切的纤维梁单元II:应用与讨论[J];土木工程学报;2016年04期
2 丁然;聂建国;陶慕轩;;用于钢筋混凝土连梁地震反应分析的考虑非线性剪切的纤维梁单元Ⅰ:原理与开发[J];土木工程学报;2016年03期
3 陶慕轩;聂建国;;面向体系非线性分析的钢管混凝土柱-组合梁节点多尺度高效数值模型[J];土木工程学报;2014年09期
4 聂建国;陶慕轩;;采用纤维梁单元分析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地震反应的应用[J];建筑结构学报;2011年10期
5 聂建国;陶慕轩;;采用纤维梁单元分析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地震反应的原理[J];建筑结构学报;2011年10期
6 聂建国;陶慕轩;;多高层钢-混凝土组合框架结构体系弹塑性分析模型[J];建筑结构学报;2010年07期
7 陈伯望,王海波,沈蒲生;剪力墙多垂直杆单元模型的改进及应用[J];工程力学;2005年03期
8 陈云涛,吕西林;剪力墙非线性分析中多垂直杆元模型的分析与改进[J];结构工程师;2001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徐自国;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楼层层高变化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研究[D];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2013年
2 陶慕轩;钢—混凝土组合框架结构体系的楼板空间组合效应[D];清华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胡妤;高烈度地区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抗震性能研究[D];清华大学;2014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曦;聂鑫;樊健生;;方钢管混凝土节点核心区剪切试验及其数值模拟[J];建筑结构学报;2017年05期
2 肖魁;张其林;;RC框架-内填带竖缝剪力墙结构的滞回性能及计算模型研究[J];振动工程学报;2016年06期
3 丁然;陶慕轩;聂建国;;基于高效精细化连梁计算单元的高层结构核心筒地震行为模拟[J];土木工程学报;2016年S2期
4 陶慕轩;聂建国;;组合节点变形机制和破坏形态的定量评价[J];土木工程学报;2016年08期
5 潘建荣;杨正挺;王湛;董现;;基于多尺度的半刚性组合框架抗震性能数值分析[J];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2016年S1期
6 楚留声;崔中敏;张俊峰;赵军;;SRC柱-钢梁混合框架抗震性能研究[J];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2016年03期
7 许立言;陶慕轩;樊健生;杜飞;;大跨度钢-混凝土组合人行天桥舒适度分析[J];建筑结构学报;2016年05期
8 丁然;聂建国;陶慕轩;;用于钢筋混凝土连梁地震反应分析的考虑非线性剪切的纤维梁单元II:应用与讨论[J];土木工程学报;2016年04期
9 丁然;陶慕轩;周萌;聂建国;周建军;赵春莲;;考虑楼板大开洞及大质量比附属设施的结构抗震性能实例研究[J];工程力学;2016年03期
10 丁然;聂建国;陶慕轩;;用于钢筋混凝土连梁地震反应分析的考虑非线性剪切的纤维梁单元Ⅰ:原理与开发[J];土木工程学报;2016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秦鹏;CFRP约束钢管混凝土柱的抗震性能研究[D];湖南大学;2016年
2 王徽;体型收进对高层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及控制方法研究[D];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2015年
3 刘晓刚;组合式消能减震墩柱的受力性能及理论模型研究[D];清华大学;2015年
4 安钰丰;方形钢管混凝土叠合压弯构件力学性能和设计方法研究[D];清华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石楷锋;某超限框筒结构的外框柱研究[D];安徽建筑大学;2016年
2 谢丰蔚;地震动记录选择和调幅方法的研究及评价[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然;聂建国;陶慕轩;;用于钢筋混凝土连梁地震反应分析的考虑非线性剪切的纤维梁单元Ⅰ:原理与开发[J];土木工程学报;2016年03期
2 陶慕轩;聂建国;;考虑楼板空间组合作用的组合框架体系设计方法(Ⅱ)——刚度及验证[J];土木工程学报;2013年02期
3 陶慕轩;聂建国;;考虑楼板空间组合作用的组合框架体系设计方法(Ⅰ)——极限承载能力[J];土木工程学报;2012年11期
4 樊健生;周慧;聂建国;李全旺;;双向荷载作用下方钢管混凝土柱-组合梁空间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2年06期
5 蔡茂;顾祥林;华晶晶;林峰;;考虑剪切作用的钢筋混凝土柱地震反应分析[J];建筑结构学报;2011年11期
6 聂建国;陶慕轩;;采用纤维梁单元分析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地震反应的应用[J];建筑结构学报;2011年10期
7 聂建国;陶慕轩;;采用纤维梁单元分析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地震反应的原理[J];建筑结构学报;2011年10期
8 徐桂根;聂建国;;方钢管混凝土柱内隔板贯通式节点核心区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1年08期
9 聂建国;王宇航;;钢板-混凝土组合受弯加固梁疲劳性能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1年02期
10 聂建国;陶慕轩;;多高层钢-混凝土组合框架结构体系弹塑性分析模型[J];建筑结构学报;2010年07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唐曹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层刚度比限制方法研究[D];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马传静;高层建筑结构抗震性能分析与设计[D];青岛理工大学;2011年
2 王建;配置特定钢筋的剪力墙小跨高比洞口连梁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3 易波;综合斜筋小跨高比剪力墙连梁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及设计方法[D];重庆大学;2008年
4 刘光伟;小跨高比剪力墙洞口连梁抗震性能试验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景毅;连梁的结构设计[J];中外建筑;2004年03期
2 王结进,周汉志,卢伟锋,王占峰,王震国;一种连梁超筋的处理[J];平顶山工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3 刘迪,王全凤;框架-剪力墙结构中连梁问题的探讨[J];基建优化;2004年05期
4 周林聪;陈龙珠;陈晓宝;;连梁破坏模式与安全状态的简化判断[J];工业建筑;2006年03期
5 莫东;;浅议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连梁超筋的解决办法[J];广西城镇建设;2007年11期
6 李珊;程建立;蒋悦;;浅谈高层建筑结构中的连梁[J];才智;2010年14期
7 胥玉祥;朱玉华;赵昕;李学平;;双连梁受力性能研究[J];结构工程师;2010年03期
8 徐民彦;;高层建筑抗震设计时剪力墙连梁的作用[J];科技信息;2011年11期
9 钟亚红;;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连梁超筋问题[J];科技与企业;2012年05期
10 吕西林;陈云;蒋欢军;;新型可更换连梁研究进展[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欣;乔清朝;;简议连梁超限处理[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4卷)[C];2010年
2 陈云涛;;双连梁的等效分析[A];第三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3 朱勇;周云;;钢板与钢筋混凝土连梁的组合协同作用机理分析[A];中国钢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分会第十一次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姜忻良;宣波;;剪力墙结构中双连梁的转角刚度等效方法[A];城市地下空间综合开发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5 郭秉山;王海飞;闫月梅;张成林;;剪力墙连梁在循环荷载下的受力性能研究[A];第二届全国工程结构抗震加固改造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6 胥玉祥;朱玉华;赵昕;;新型内嵌铅芯耗能连梁[A];第九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范重;李波;范学伟;;超高层建筑剪力墙短连梁有效配筋形式研究[A];建筑结构(2009·增刊)——第二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8 吴晋辉;吴伟田;;延性连梁设计浅议[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4卷)[C];2010年
9 李杰臣;苏园园;;高层剪力墙中连梁的设计[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0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张海洋;李璐;;关于剪力墙结构中连梁常见问题的探讨[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9卷)[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市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副秘书长名单[N];湛江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车佳玲;FRC对角斜筋连梁及联肢剪力墙抗震性能与设计方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年
2 宋安良;新型混合连肢墙节点抗震性能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年
3 韩小雷;带刚性连梁的双肢剪力墙及其结构控制性能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1991年
4 杨忠;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构件受剪性能试验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春晖;半通缝连梁抗震性能数值模拟分析[D];青岛理工大学;2015年
2 王利强;新型耗能连梁抗震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3 施唯;钢筋混凝土连梁的破坏机制与损伤控制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5年
4 钟海牛;桁架式钢骨混凝土连梁抗震性能试验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5 夏承柱;新型配筋形式小跨高比连梁抗震性能与抗剪承载力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6 胡京亚;新型可更换耗能连梁设计方法研究[D];广州大学;2015年
7 刘军;带可替换连梁双肢双钢板组合剪力墙结构滞回性能研究[D];苏州科技学院;2015年
8 周忠亮;钢连梁与钢—混凝土组合剪力墙连接抗震性能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9 张爱环;考虑墙肢约束小跨高比复合配筋连梁抗震性能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10 孙云飞;PVA-ECC对角斜筋小跨高比连梁试验研究及理论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8075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8075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