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生态治水:“海绵城市”与“海绵国土”
发布时间:2017-09-18 07:15
本文关键词:论生态治水:“海绵城市”与“海绵国土”
更多相关文章: 生态治水 海绵城市 海绵国土 生态修复 景观设计学 洪涝防治
【摘要】:近来热议中的"海绵城市"既是一种城市形态的生动描述,更是一种雨洪管理和生态治水的哲学、理论和方法体系。"海绵城市"是建立在生态基础设施之上的生态型城市建设模式。这个生态基础设施有别于常规的、机械的、以单一目标为导向的"灰色"的工程性基础设施,而是以综合生态系统服务为导向,用生态学的原理,用国土和区域生态规划的方法以及景观设计学的途径与技术,来实现生态防洪、水质净化、地下水补给、生态修复、生物保护、气候调节和人居环境改善等综合目标。"海绵城市"是适应于中国复杂的地理气候特征提出来的,以中国悠久的水文化遗产为基础,并融合了当代国际先进的雨洪管理技术和生态城市思想而形成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体系。"海绵城市"的理念必须放在综合解决中国面临的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问题,从区域到局地尺度上探索适应全球气候变化的解决方案,以及美丽中国建设的大背景下来理解,因此"海绵城市"的建设也就是"海绵国土"的建设。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学院;
【关键词】: 生态治水 海绵城市 海绵国土 生态修复 景观设计学 洪涝防治
【分类号】:TU992;TV213.9
【正文快照】: 201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建设自然存积、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的思想,开启了全国性的海绵城市建设热潮。2014年2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2014年工作要点》中明确提出,“督促各地加快雨污分流改造,提高城市排水防涝水平,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萍乡市国土资源勘测设计院[J];江西测绘;2014年02期
2 ;国土资源部关于做好淮河流域灾后重建和治淮工程用地管理工作的通知[J];江苏政报;2003年24期
3 肖建成,骆高远,姜安源;江汉平原内涝形成因素及其治理刍议[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6年03期
4 本刊编辑部;;国内w鸞J];资源导刊;2010年02期
5 ;[J];;年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首席记者 李响 本报记者 胡志喜 通讯员 易必洪;只为“同饮一江水”[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4年
2 记者 李平;国土资源部紧急部署战“旱魔”[N];中国矿业报;2009年
3 首席记者 李响;国土资源部启动汛期地灾日报告制度[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4年
4 钟文邋周慧敏;外雄电站建设用地调查[N];中国企业报;2007年
5 记者 冉玉兰;云南将打井266口为旱区“解渴”[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2年
,本文编号:8741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8741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