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宜居城市建设经验及其对北京的启示
本文关键词:世界宜居城市建设经验及其对北京的启示
更多相关文章: 宜居城市 建设经验 科学内涵 评价标准 北京
【摘要】:本文结合宜居城市的科学内涵和评价标准辨析,重点从人与自然和谐、以人为本、公共服务设施、公共交通、包容开放等视角梳理总结了世界宜居城市建设经验,阐明其对北京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借鉴启示。北京应该从健全宜居城市规划与相关政策、完善住房保障、健全公共服务设施、重视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提升城市文化内涵和鼓励低碳交通出行等内容来促进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建设。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宜居城市 建设经验 科学内涵 评价标准 北京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我国快速城市化地区人居环境演变规律与调控机制研究”(41230632)
【分类号】:TU984
【正文快照】: 引言 十八大以来,我国政府高层决策相继把建设和谐宜居城市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如《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新一届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和十三五规划纲要等均对建设和谐宜居城市作出专门论述,表明和谐宜居城市建设已经成为新时期中国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导向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立敏;;从宜居城市建设谈北京发展策略[J];北京规划建设;2007年01期
2 李响;覃盟琳;;“十二五”时期南宁宜居城市建设初探[J];广西城镇建设;2010年09期
3 高扬帆;李和平;;探寻统筹协调发展的中小城市宜居之路——以莆田市宜居城市建设规划为例[J];华中建筑;2011年04期
4 高芙蓉;李和平;;面向实施的宜居城市建设规划方法——以《宜居莆田建设规划》为例[J];规划师;2012年06期
5 林柯余;袁奇峰;;环境营建视角下的宜居城市行动探索——以广东省云浮市宜居城市建设为例[J];国际城市规划;2011年06期
6 申菊香;邱灿红;王彬;;可持续理念下宜居城市建设评价体系研究——以岳阳为例[J];中外建筑;2012年11期
7 姜煜华;甄峰;魏宗财;;国外宜居城市建设实践及其启示[J];国际城市规划;2009年04期
8 秦元元;;重庆打造宜居城市问题与对策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2年27期
9 张庆平;雷涛;;宋都水系开发将有效推进开封宜居城市建设[J];河南建材;2009年04期
10 郝之颖;;对宜居城市建设的思考——从国际宜居城市竞赛谈宜居城市建设实践[J];国外城市规划;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瑞芳;;公园在宜居城市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及其作用——以北京市市属公园为例[A];2009北京生态园林城市建设[C];2010年
2 张象枢;曹颖;;关于宜居城市建设的系统思考[A];建设宜居城市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林柯余;袁奇峰;;环境营建视角下的宜居城市行动探索——以广东省云浮市宜居城市建设为例[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兰晓红;;促进沈阳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为宜居城市建设提供经济保证[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B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5 李锋;;基于生态服务功能的宜居城市建设途径研究[A];中国生态学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荟萃[C];2006年
6 陈伟;廖炳英;孙金坤;;攀枝花市宜居城市建设的思考[A];2013第六届中青年专家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3年
7 李鸿辉;;宜居城市建设与城镇集群的协调发展——以珠江三角洲为例的分析[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8 李鸿辉;;宜居城市建设与城镇集群的协调发展——以珠江三角洲为例的分析[A];2006中国科协年会9.2分会场——人居环境与宜居城市论文集[C];2006年
9 曾舜;;关于宜居城市建设的思考[A];“我为宜春中心城区‘聚人气 促发展’献良策”征文活动论文集[C];2009年
10 苗世光;王晓云;郭文利;季崇萍;;从北京总规修编看气象环境宜居城市建设[A];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任永亮;吕梁宜居城市建设华丽变身[N];山西日报;2013年
2 黄启艳;着力优化城市功能和人居环境 加强宜居城市建设[N];中山日报;2007年
3 通讯员 施富;学习借鉴世界宜居城市建设先进理念 加快南京宜居城市建设[N];南京日报;2012年
4 本报记者 李狮;学习借鉴现代宜居城市建设经验[N];榆林日报;2012年
5 深圳特区报见习记者 唐珊珊 涂晟;将民生作为宜居城市建设着力点[N];深圳特区报;2012年
6 钟森凤;立体绿化助力宜居城市建设[N];中华建筑报;2014年
7 郝之颖;宜居城市建设的理论与实践[N];建筑时报;2006年
8 通讯员 宗禾 本报记者 宗文兵;加快推进生态和谐宜居城市建设[N];淄博日报;2009年
9 记者 王志萍;我市宜居城市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N];朔州日报;2009年
10 吕梁市委党校理论组 白营科;从“三项整治”看宜居城市建设[N];吕梁日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国丽;宜居城市建设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2 李英新;沈阳市环境宜居城市建设研究[D];东北大学;2011年
3 蔡艳;重庆市宜居城市建设探析[D];重庆大学;2010年
4 胡娟;西安市宜居城市建设评价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孟上飞;宜居城市建设过程中政府行为分析[D];苏州大学;2013年
6 李国进;新会宜居城市建设的评价与对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7 褚阔;我国宜居城市建设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9年
8 侯典安;区域宜居城市建设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9 朱慧霞;石家庄宜居城市建设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申菊香;基于可持续思想的岳阳宜居城市营建评价体系构建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8790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8790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