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柱的非弹性恢复力模型与参数识别
本文关键词:钢筋混凝土柱的非弹性恢复力模型与参数识别
更多相关文章: 钢筋混凝土柱 非弹性 恢复力 破坏模式 参数识别
【摘要】:结合Bouc-Wen-Baber-Noori(BWBN)模型和微分进化(DE)算法,提出了一种能够有效考虑强度退化、刚度退化和捏拢效应等典型滞回特性的钢筋混凝土(RC)柱的非弹性恢复力模型及其参数识别方法,并讨论了破坏模式对RC柱非弹性恢复力模型参数的影响规律。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较好地描述弯曲、弯剪和剪切破坏模式下RC柱的典型滞回特性;基于DE算法能够较好地识别RC柱的非弹性恢复力模型参数,具有收敛速度快、识别精度高和全局优化性强等优点;RC柱的非弹性恢复力模型参数与破坏模式密切相关,随着RC柱的破坏模式从弯曲破坏到弯剪破坏和剪切破坏的变化,强度退化、刚度退化、捏拢总滑移量、捏拢斜率等参数均逐渐增大,说明剪切破坏型RC柱的退化效应和捏拢效应更加明显。
【作者单位】: 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工程防灾与结构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柱 非弹性 恢复力 破坏模式 参数识别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368006)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012GXNSFEA053002) 广西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2013GXNSFBA019237) 广西高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2013YB009)
【分类号】:TU375.3;TU317
【正文快照】: 钢筋混凝土(RC)柱是工程结构的重要承力构件,在地震作用下容易发生损伤破坏,是结构抗震分析与设计的重要对象。受剪跨比、轴压比、配箍率、配筋率等因素的影响,RC柱在地震作用下可能发生弯曲、弯剪或剪切破坏。不同破坏模式下RC柱的恢复力滞回特性差异较大。同时,受混凝土损伤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年超;徐一卓;;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恢复力模型研究[J];山西建筑;2009年01期
2 刘佩;袁泉;魏庆朝;;概率方法在恢复力模型参数识别中的应用分析[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9期
3 张克穷,王国周;钢框架单元恢复力模型研究[J];建筑结构;1998年08期
4 聂建国,余洲亮,袁彦声,米观,林伟;钢-混凝土组合梁恢复力模型的研究[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6期
5 唐昌辉;叶林;赵铸;;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恢复力模型的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2014年01期
6 翟长海;谢礼立;张茂花;;恢复力模型对等延性地震抗力谱的影响分析[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08期
7 刘佩;袁泉;魏庆朝;;基于贝叶斯理论的恢复力模型参数识别方法[J];计算力学学报;2013年05期
8 高菲;刘文锋;李春晖;;钢筋混凝土压弯构件恢复力模型的研究[J];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9 邹向阳;王晓天;刘波;刘玉英;杜有龙;;磁电阻尼器恢复力模型理论推导及参数研究[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10 赵彤,张祖光,王金国,王晓光;砂质减震器恢复力模型[J];油田地面工程;199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贾英杰;姚谦峰;陈平;赵冬;王建强;;密肋壁板轻框结构恢复力模型探讨[A];第十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2001年
2 高向宇;张慧;杜海燕;梁峰;;组合热轧角钢防屈曲支撑恢复力模型[A];第17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8年
3 杜宏彪;沈聚敏;;用于空间钢筋砼结构弹塑性分析的杆件多维恢复力模型[A];第六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二卷)[C];1997年
4 章钢雷;曹双寅;敬登虎;陈玉立;;低竖向压应力水平下钢板-砖砌体组合框架恢复力模型研究[A];建筑结构高峰论坛——复杂建筑结构弹塑性分析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5 于旭光;于长亮;郑宏;刘志杰;;钢板深梁填充钢框架结构的恢复力模型研究[A];第21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12年
6 阎兴华;郝国龙;;轻钢框架结构的恢复力模型及弹塑性分析[A];钢结构工程研究(五)——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2004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7 赵敬义;徐亚丰;;钢骨-钢管混凝土柱延性与恢复力模型的研究[A];庆祝刘锡良教授八十华诞暨第八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袁建力;;SARCF的应用与发展[A];计算机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第十届全国工程设计计算机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剑群;钢筋混凝土结构考虑负刚度的随机层恢复力模型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2 李栻;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恢复力模型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3 曾航;密肋复合墙恢复力模型及影响因素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4 孙希;基于遗传算法的非线性系统恢复力模型识别[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5 魏绪;密肋复合墙结构恢复力模型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6 李鹏;钢筋混凝土柱—钢梁组合框架节点恢复力模型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年
7 李亮;部分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恢复力模型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8 王学民;锈蚀钢筋混凝土构件抗震性能试验与恢复力模型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9 肖峰;钢筋混凝土深梁填充钢框架恢复力模型及非线性行为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10 王坤;基于损伤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恢复力模型试验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9943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994359.html